吸水处理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3183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8
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发挥多孔质材料的除臭作用的吸水处理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吸水处理材料1是吸收含恶臭物质的液体的吸水处理材料,具备粒状体10和粒状体20。粒状体10实质上仅由对恶臭物质具有除臭作用多孔质材料构成。粒状体20以多孔质材料以外的吸水性材料为主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水处理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收含恶臭物质的液体的吸水处理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吸水处理材料,例如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吸水处理材料。该文献中记载的吸水处理材料是吸收排泄物的排泄物处理材料,除了纸粉、豆腐渣和苯甲酸钠以外,还含有咖啡提取渣(烘焙咖啡豆的提取残渣)。咖啡提取渣是具有多孔质结构的多孔质材料,通过在其细孔中吸附氨等恶臭物质而发挥除臭作用。通过含有该多孔质材料,可以使吸水处理材料具有防臭效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5825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上述吸水处理材料中,以与纸粉等其他材料混合的状态含有多孔质材料(咖啡提取渣)。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多孔质材料的细孔被其他材料堵塞,因此对恶臭物质的吸附能力降低。因此,在以往的吸水处理材料中,存在不能有效地发挥多孔质材料的除臭作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发挥多孔质材料的除臭作用的吸水处理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手段]本专利技术的吸水处理材料是吸收含恶臭物质的液体的吸水处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处理材料具备:第1粒状体,其实质上仅由对上述恶臭物质具有除臭作用的多孔质材料构成;和第2粒状体,其以上述多孔质材料以外的吸水性材料为主材料。在该吸水处理材料中,在以多孔质材料以外的吸水性材料为主材料的通常的粒状体(第2粒状体)之外,另外设置实质上仅由多孔质材料构成的粒状体(第1粒状体)。如此,通过将构成第1粒状体的多孔质材料与其他材料(构成第2粒状体的材料)隔离,能够避免该多孔质材料的细孔被其他材料堵塞的情况。由此,能够有效地发挥多孔质材料的除臭作用。另外,本专利技术吸水处理材料的制造方法是吸收含有恶臭物质的液体来制造吸水处理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粒状体形成工序,形成实质上仅由对上述恶臭物质具有除臭作用的多孔质材料构成的第1粒状体;第2粒状体形成工序,形成以上述多孔质材料以外的吸水性材料为主材料的第2粒状体。在该制造方法中,在以多孔质材料以外的吸水性材料为主材料的通常的粒状体(第2粒状体)之外,另外形成实质上仅由多孔质材料构成的粒状体(第1粒状体)。如此,通过将构成第1粒状体的多孔质材料与其他材料(构成第2粒状体的材料)隔离,能够避免该多孔质材料的细孔被其他材料堵塞的情况。由此,在制造后的吸水处理材料中,能够有效地发挥多孔质材料的除臭作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能够有效地发挥多孔质材料的除臭作用的吸水处理材料及其制造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吸水处理材料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说明粒状体10的示意图。图3是说明粒状体20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同一要素标注同一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图1是说明本专利技术吸水处理材料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吸水处理材料1是吸收含恶臭物质的液体的吸水处理材料,具备粒状体10(第1粒状体)和粒状体20(第2粒状体)。各粒状体10、20具有吸水性,吸收上述液体。吸水处理材料1例如是吸收排泄物的排泄物处理材料、吸收呕吐物的呕吐物处理材料、或吸收厨余垃圾(厨余垃圾所含水分)的厨余垃圾处理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粒状体10及粒状体20各自设置有多个。在吸水处理材料1中,这些粒状体10、20混合存在。粒状体10的个数优选为粒状体10及粒状体20的个数的合计的30%以上70%以下,更优选为40%以上60%以下。图2是说明粒状体10的示意图。粒状体10具有芯部12(第1芯部)。芯部12成形为粒状。作为该粒状的形状,例如可以举出球、圆柱、椭圆体等。芯部12具有吸收和保持液体的功能。作为芯部12的材料,使用对上述恶臭物质具有除臭作用的多孔质材料。多孔质材料可以是有机物,也可以是无机物。作为有机物的多孔质材料,例如可以举出咖啡提取渣、茶叶渣或活性炭。作为无机物的多孔质材料,例如可以举出硅胶或膨润土。芯部12实质上仅由多孔质材料构成。在粒状体10,芯部12是裸露的。在芯部12未设置覆盖部,露出芯部12的整个表面。即,粒状体10仅由芯部12构成。因此,粒状体10也实质上仅由多孔质材料构成。此处,“实质上仅由多孔质材料构成”是指,只要不阻碍多孔质材料的除臭作用,粒状体10中也可以含有芳香物质(香料)、色素、金属离子等添加材料。例如,粒状体10可以含芳香物质,也可以不含芳香物质。对于色素、金属离子也是同样。即使在含有添加材料情况下,添加材料在粒状体10中所占的重量比例也优选为1%以下(即,多孔质材料的重量比例为99%以上)。作为上述金属离子,例如可以使用铜或银这样的具有除臭功能的金属离子。当然,粒状体10也可以“仅由多孔质材料构成”,即粒状体10也可以不含有多孔质材料以外的材料。图3是说明粒状体20的示意图。粒状体20以上述多孔质材料以外的吸水性材料为主材料。此处,粒状体20的主材料是指构成粒状体20的材料中在该粒状体20中所占的重量比例最大的材料。作为粒状体20的主材料的吸水性材料优选为有机物。作为有机物的吸水性材料,例如可以举出纸类、塑料类、或豆腐渣。在本实施方式中,粒状体20不含上述多孔质材料。纸类是指以纸浆为主体的材料。作为纸类,例如除了通常的纸以外,还可以举出氯乙烯壁纸分级物(通过对氯乙烯壁纸进行分级而得到的纸)、绒毛纸浆、造纸浆泥、纸浆泥等。作为塑料类,例如也可以使用纸尿布分级物(通过对纸尿布进行分级而得到的塑料)。豆腐渣优选为干燥豆腐渣。粒状体20具有芯部22(第2芯部)和覆盖部24。芯部22成形为粒状。芯部22具有吸收和保持液体的功能。芯部22以上述吸水性材料为主材料。芯部22可以仅由该吸水性材料构成,也可以由该吸水性材料和其他材料的混合物构成。芯部22的粒径可以与芯部12的粒径相等,也可以与芯部12的粒径不同。此处,粒径定义为能够内包该芯部的最小的球的直径。覆盖部24覆盖芯部22。覆盖部24可以覆盖芯部22的整个表面,也可以仅覆盖芯部22的表面的一部分。覆盖部24具有在使用时使吸收了液体的粒状体10、20彼此粘接而结块的功能。作为覆盖部24的主材料,也可以使用上述吸水性材料。覆盖部24含有粘接性材料。作为这样的粘接性材料,例如可以使用淀粉、CMC(羧甲基纤维素)、PVA(聚乙烯醇)、糊精或吸水性聚合物。如此,在吸水处理材料1中,粒状体10具有仅由芯部12构成单层结构,而粒状体20具有由芯部22及覆盖部24构成的多层结构(双层结构)。接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吸水处理材料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对吸水处理材料1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该制造方法包括第1粒状体形成工序、第2粒状体形成工序及混合工序。第1粒状体形成工序是形成粒状体10的工序。该工序包括第1芯部形成工序。第1芯部形成工序是形成芯部12的工序。在该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水处理材料,其是吸收含恶臭物质的液体的吸水处理材料,其特征在于,/n所述吸水处理材料具备:第1粒状体,其实质上仅由对所述恶臭物质具有除臭作用的多孔质材料构成;和第2粒状体,其以所述多孔质材料以外的吸水性材料为主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18 JP 2018-0799431.一种吸水处理材料,其是吸收含恶臭物质的液体的吸水处理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水处理材料具备:第1粒状体,其实质上仅由对所述恶臭物质具有除臭作用的多孔质材料构成;和第2粒状体,其以所述多孔质材料以外的吸水性材料为主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水处理材料,其中,
所述第1粒状体和所述第2粒状体分别设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水处理材料,其中,
所述第1粒状体的个数为所述第1及第2粒状体的个数的合计的30%以上7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水处理材料,其中,
所述第1粒状体的个数为所述第1及第2粒状体的个数的合计的40%以上6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处理材料,其中,
所述第2粒状体不含所述多孔质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处理材料,其中,
所述第1粒状体在吸收所述液体时崩解。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处理材料,其中,
所述第1粒状体具有粒状的第1芯部,
所述第2粒状体具有粒状的第2芯部和含有粘接性材料且覆盖所述第2芯部的覆盖部,
在所述第1粒状体,所述第1芯部是裸露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水处理材料,其中,
所述第2芯部的粒径与所述第1芯部的粒径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水处理材料,其中,
所述第2芯部的粒径与所述第1芯部的粒径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处理材料,其中,
所述粘接性材料是吸水性聚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处理材料,其中,
所述多孔质材料是有机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水处理材料,其中,
所述多孔质材料是咖啡提取渣、茶叶渣或活性炭。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处理材料,其中,
所述吸水性材料是有机物。


14.一种吸水处理材料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吸收含恶臭物质的液体的吸水处理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第1粒状体形成工序,形成实质上仅由对所述恶臭物质具有除臭作用的多孔质材料构成的第1粒状体;和第2粒状体形成工序,形成以所述多孔质材料以外的吸水性材料为主材料的第2粒状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水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永隼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