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履带式微耕机器人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018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履带式微耕机器人底盘,包括车体支架,所述车体支架一端通过紧固件与动力锂电池支架相连接,车体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动力输出支架,动力输出支架的一侧设置有行驶电机支架,车体支架与动力锂电池支架的外侧面设置有支架连接板,支架连接板的外侧面设置有支重轮支架,支重轮支架铰接有支重轮,支架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轮和行驶轮,所述导向轮与车体支架上固定设置的履带张紧机构相连接,本双履带式微耕机器人器人底盘空间分布合理,传动结构紧凑,通过履带张紧机构可以调整履带的松紧,同时采用两两一组的支重轮进一步提高平稳性,行驶电机支架上表面的筋板提高该装置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履带式微耕机器人底盘
本技术涉及底盘
,具体为一种双履带式微耕机器人底盘。
技术介绍
微耕机在我国运用广泛,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特点,省去了大型农用机械无法进入山区田块的烦恼。其广泛适用于平原、山区、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园等,是广大农民从业者代替繁琐高强度劳动的最佳选择。目前市场上微耕机普遍采用的底盘结构分两大类:一种是运输时采用轮胎,作业时将轮胎拆下换成旋耕刀或者其他工作部件,第二种是采用前轮后刀或者前刀后轮的结构。轮式底盘机构具有滑转率大、通过性能差等缺点,另外有少数机型采用单履带作为行走机构,工作时由于旋耕刀受土壤反作用力,机器横向平稳性能差,操作者靠体力保持机身平衡,操纵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双履带式微耕机器人器人底盘,该装置空间布局合理,空间尺寸大小合理,其转向灵活,平稳性强,而且性能可靠,适合复杂工况使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履带式微耕机器人器人底盘,包括车体支架,所述车体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履带式微耕机器人底盘,包括车体支架(1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支架(13)一端通过紧固件与动力锂电池支架(6)相连接,车体支架(13)的另一端设置有动力输出支架(2),动力输出支架(2)的一侧设置有行驶电机支架(5),车体支架(13)与动力锂电池支架(6)的外侧面设置有支架连接板(14),支架连接板(14)的外侧面设置有支重轮支架(11),支重轮支架(11)铰接有支重轮(10),支架连接板(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轮(8)和行驶轮(12),所述导向轮(8)与车体支架(13)上固定设置的履带张紧机构(7)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履带式微耕机器人底盘,包括车体支架(1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支架(13)一端通过紧固件与动力锂电池支架(6)相连接,车体支架(13)的另一端设置有动力输出支架(2),动力输出支架(2)的一侧设置有行驶电机支架(5),车体支架(13)与动力锂电池支架(6)的外侧面设置有支架连接板(14),支架连接板(14)的外侧面设置有支重轮支架(11),支重轮支架(11)铰接有支重轮(10),支架连接板(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轮(8)和行驶轮(12),所述导向轮(8)与车体支架(13)上固定设置的履带张紧机构(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履带式微耕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支架(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农具支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霖唐鹏飞刘军帅周祥王鹏闫贵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