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2877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包围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包括衬底基板、位于衬底基板之上的感应天线,感应天线位于非显示区,感应天线至少包括第一天线部和第二天线部,第一天线部和第二天线部位于不同层,且第一天线部和第二天线部并联连接。将感应天线集成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内,节省了在电池上或者机壳上设置天线的空间,有利于降低整机厚度,同时感应天线采用并联天线部的设计,能够降低感应天线的电阻,确保通信中天线产生的信号磁场能够满足通信信号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实现电子设备的通信功能,在电子设备中都需要设置相应的天线。而且随着电子设备功能越来越多,电子设备中设置的天线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比如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System,GPS)天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BDS)天线、蓝牙天线、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天线或调频(FrequencyModulation,FM)天线等,这些天线通常模块化后贴在电池上或者集成在电子设备的机壳上,但是电池上或者机壳上能够设置天线的空间非常有限,而且各种天线的设置会导致整机厚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天线贴合在电池上或者集成在机壳上导致整机厚度增加的问题,同时保证通信中天线产生的信号磁场能够满足信号需要。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包围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包括:衬底基板、位于衬底基板之上的感应天线,感应天线位于非显示区,感应天线至少包括第一天线部和第二天线部,第一天线部和第二天线部位于不同层,且第一天线部和第二天线部并联连接。第二方面,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感应天线集成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内,节省了在电池上或者机壳上设置天线的空间,有利于降低整机厚度,同时感应天线采用并联天线部的设计,能够降低感应天线的电阻,确保通信中天线产生的信号磁场能够满足通信信号需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切线A-A′位置处一种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切线A-A′位置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1中切线A-A′位置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图5为图1中切线A-A′位置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图6为图1中切线A-A′位置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图7为图1中切线A-A′位置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图8为图1中切线A-A′位置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图9为图1中切线A-A′位置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图10为图1中切线A-A′位置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图11为图1中切线A-A′位置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图12为图1中切线A-A′位置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切线A-A′位置处一种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包围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BA,感应天线X位于非显示区BA,感应天线为NFC天线、蓝牙天线、GPS天线、BDS天线、射频天线、FM天线中任意一种。以实现NFC功能为例,NFC模块包括NFC芯片和NFC天线,将NFC天线设置在非显示区BA,NFC天线围绕显示区AA做绕线设计以形成线圈,图1中仅示意表示感应天线在显示区AA的左侧、右侧和上侧的非显示区BA内绕线,实际中感应天线X在非显示区BA内占据的位置可以根据设计需求进行选择;然后NFC天线的两个连接端(如图中示意的两个黑色方块)再通过位于非显示区BA的信号线连接到NFC芯片上。在应用中,当NFC天线的线圈流过电流时,线圈产生磁场,该磁场与其他终端设备的磁场形成电磁耦合效应,从而进行数据交换。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01、感应天线X位于衬底基板101之上,且感应天线X位于非显示区BA,感应天线X至少包括第一天线部X1和第二天线部X2,第一天线部X1和第二天线部X2位于不同层,且第一天线部X1和第二天线部X2并联连接。如图中示意,位于不同层的第一天线部X1和第二天线部X2通过绝缘层上的过孔电连接,从而实现第一天线部X1和第二天线部X2并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将感应天线集成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内,节省了在电池上或者机壳上设置天线的空间,有利于降低整机厚度,同时感应天线采用并联天线部的设计,能够降低感应天线的电阻,确保通信中天线产生的信号磁场能够满足通信信号需要。图2中还示意出了显示区AA内的部分结构,显示面板包括位于衬底基板101之上的薄膜晶体管T,位于薄膜晶体管T之上的像素电极DJ和公共电极COM,其中,像素电极DJ与薄膜晶体管T的漏极d电连接。图2中示意出了位于衬底基板101之上依次排列的遮光金属层102、栅极金属层103、源漏金属层104、第一透明导电层105和第二透明导电层106;多个薄膜晶体管T的栅极g位于栅极金属层103,多个薄膜晶体管T(图中仅示意出一个)的源极s和漏极d位于源漏金属层104,多个遮光部Z(图中仅示意出一个)位于遮光金属层102,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方向上,遮光部Z与薄膜晶体管T的沟道区交叠,其中,沟道区为薄膜晶体管T的有源层w中与栅极g交叠的区域。遮光部Z能够遮挡光线,防止光线射向有源层w的沟道区后对薄膜晶体管T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图中示意公共电极COM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105,像素电极DJ位于第二透明导电层106,也即,像素电极DJ位于公共电极COM的远离衬底基板101的一侧。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像素电极位于公共电极的靠近衬底基板的一侧,在此不再附图示意。也即公共电极和多个像素电极中:一者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另一者位于第二透明导电层。其中,像素电极DJ和公共电极COM的制作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比如金属氧化物,铟锡氧化物。图2以感应天线中的第一天线部X1位于第二透明导电层106、第二天线部X2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105进行示意。感应天线中的天线部均能够利用显示面板原有的膜层结构来制作,不增加额外的工艺制程。实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感应天线可以位于遮光金属层、栅极金属层、源漏金属层、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中至少两层。图2示意感应天线包括两种并联连接的天线部,也即第一天线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包围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n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的感应天线,所述感应天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感应天线至少包括第一天线部和第二天线部,所述第一天线部和所述第二天线部位于不同层,且所述第一天线部和所述第二天线部并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包围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的感应天线,所述感应天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感应天线至少包括第一天线部和第二天线部,所述第一天线部和所述第二天线部位于不同层,且所述第一天线部和所述第二天线部并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天线还包括至少一个中层天线部,所述至少一个中层天线部位于所述第一天线部和所述第二天线部之间;
所述感应天线中各个天线部均位于不同层,且所有的天线部并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屏蔽结构,所述屏蔽结构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且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其中,
所述第二天线部和所述屏蔽结构均位于所述第一天线部的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结构包括第一子屏蔽结构;
所述第一子屏蔽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天线部的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的多个移位寄存器,所述多个移位寄存器位于所述非显示区;
所述第一子屏蔽结构位于所述多个移位寄存器的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一子屏蔽结构位于所述多个移位寄存器的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结构包括第二子屏蔽结构;
所述第二子屏蔽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天线部的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子屏蔽结构具有至少两个开孔;
所述第一天线部和所述第二天线部通过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电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开孔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的多个移位寄存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作银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