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循环中DCR的监测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28712 阅读:5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循环中DCR的监测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所述监测方法包括获取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中的数据,包括时间以及在充放电过程中相应时间的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值和充放电电流值,从中提取若干个充放电循环的测试数据,包括充电开始时一段时间内的电压值、电流值、放电开始前一段时间内的电压值、电流值;根据DCR计算公式得出放电DCR和充电DCR。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可以更好地了解锂离子电池在循环过程中充电DCR和放电DCR的变化趋势,提前识别电芯性能异常的风险,还能在程度上节省时间成本、测试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循环中DCR的监测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测试
,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循环中DCR的监测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技术自诞生以来仍在不断革新、发展,究其原因:目前锂离子电池还存在能量密度低、循环寿命短、安全性能差、成本高等核心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速度,因此锂离子电池行业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但是,伴随着全球汽车电动化、储能、家用等电动化的趋势,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前景依然被全世界看好。直流内阻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电性能之一,锂离子电池的直流内阻简称DCR,包括充电DCR和放电DCR,是评价锂离子电池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DCR较大的电池产热也较大,进而影响锂离子电池在使用时的安全性能,因此测试锂离子电池的DCR很有必要。放电DCR和充电DCR均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性能指标。充电DCR反映了电芯的充电极化大小、充电产热能力,而放电DCR反映的是电芯放电状态的极化和产热能力。非循环过程中的DCR是电芯的短期DCR,由于时间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循环过程中DCR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方法包括:/nS1、获取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数据,包括时间以及在充放电过程中相应时间的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值和充放电电流值;/nS2、从步骤S1获取的数据中提取若干个充放电循环的测试数据,每个充放电循环的测试数据均包括充电开始前的最后一个电压值V1、充电第一时间段t1末端的电压值V2、充电电流值I1、放电开始前的最后一个电压值V3、放电第二时间段t2末端的电压值V4以及放电电流值I2;/nS3、计算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充电DCR和/或放电DCR,计算公式如下:/n充电DCR=(V2-V1)/I1;/n放电DCR=(V3-V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循环过程中DCR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方法包括:
S1、获取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数据,包括时间以及在充放电过程中相应时间的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值和充放电电流值;
S2、从步骤S1获取的数据中提取若干个充放电循环的测试数据,每个充放电循环的测试数据均包括充电开始前的最后一个电压值V1、充电第一时间段t1末端的电压值V2、充电电流值I1、放电开始前的最后一个电压值V3、放电第二时间段t2末端的电压值V4以及放电电流值I2;
S3、计算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充电DCR和/或放电DCR,计算公式如下:
充电DCR=(V2-V1)/I1;
放电DCR=(V3-V4)/I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循环过程中DCR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包括循环执行以下步骤:
S11、将锂离子电池静置第三时间段,持续充电至充电截止电压;
S12、将锂离子电池静置第四时间段,持续放电至放电截止电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循环过程中DCR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所述持续充电在所述充电第一时间段t1内为恒流持续充电,和/或,步骤S12中所述持续放电在所述放电第二时间段t2内为恒流持续放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循环过程中DCR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获取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中的数据具体包括:每隔一预设时间段获取一次数据,所述预设时间段不长于10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循环过程中DCR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方法还包括:根据计算得出的放电DCR和/或充电DCR,获取放电DCR和/或充电DCR的变化趋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循环过程中DCR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第一时间段t1不长于60秒,和/或,所述放电第二时间段t2不长于60秒。


7.一种锂离子电池循环过程中DCR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中的数据,包括时间以及在充放电过程中相应时间的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值和充放电电流值;
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送营李佳杨尘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