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算管理提高民航运输经济效益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2571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预算管理提高民航运输经济效益的方法,基于往期航班班次曲线、成本曲线、旅客吞吐量曲线,计算三者之间的指数指标,作为当年同期预算指标的校正参数,该方法以实际运营为基础,分析了三者之间有效增益关系,从而得到了一个三者彼此关联的济效益指数,以此指导下一期的计算指标,从而提高了机场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预算管理提高民航运输经济效益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民航运输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预算管理提高民航运输经济效益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着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人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速度快、舒适度高、服务好的航空运输方式出行,我国民用航空运输也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截止2014年底,民航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748.1亿吨公里,较2010年增加209.6亿吨公里,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6%,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3.92亿人次,较上年增长10.7%,全国民航机场旅客吞吐量更是自2010年以来每年均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速度,2014年我国民航运输机场全年的旅客吞吐量达8.32亿人次,较2013年增加0.78亿人次,年增长速度高达10.3%,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数量达到24个,其中我国三大机场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分别高达8613万、5169万和5478万人次。要完成如此巨量的人次输送,对机场航班路线和班次的规划要求极高,而机场的成本主要在航班班飞行成本、机场维护成本、人员工资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对机场经济效益起直接影响的,因此如何计算机场的成本和航班预算对机场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就目前而言,在实践中,预算的执行控制是最大的难点。如投资预算从批准预算到预算执行,期间时间跨度大,情况变化复杂,预算执行偏差大,超预算执行必须申请追加预算,有一定的批准程序,否则,预算就没有严肃性。对经营预算要定期调整,因为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内部状况也在不断变化,从而导致预算指标不精准。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预算管理在进行参数采集时,往往只关注往期同期数据本身,未关注各数据之间的关联度,以机场为例,机场的成本和班次直接挂钩,而班次由于利益直接挂钩,两者之间的纽带就是航班班次,但是如何评价航班班次对成本和利益的影响指数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方法,从而导致机场运营中对于成本的预算、航班班次的预算并无实际规划,造成经济效益低下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预算管理提高民航运输经济效益的方法,基于往期航班班次曲线、成本曲线、旅客吞吐量曲线,计算三者之间的指数指标,作为当年同期预算指标的校正参数,该方法以实际运营为基础,分析了三者之间有效增益关系,从而得到了一个三者彼此关联的济效益指数,以此指导下一期的计算指标,从而提高了机场的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预算管理提高民航运输经济效益的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S1:以年为周期T,基于机场历史数据生成前一年的航班班次曲线F1(t)、成本曲线F2(t)、旅客吞吐量曲线F3(t);基于年为周期,是当下数据分析领域的最佳周期,尤其是对于旅游出行行业,以年为周期其数据为一个完整的循环周期,因此本专利技术中以年为周期分析上一年度的航班班次曲线F1(t)、成本曲线F2(t)、旅客吞吐量曲线F3(t),作为分析依据。S2:将航班班次曲线F1(t)和成本曲线F2(t)置于同一时间轴坐标系中绘制第一交叉面积集合S1={S11、S12、S13......S1n},将成本曲线F2(t)和旅客吞吐量曲线F3(t)置于同一时间轴坐标系中绘制第二交叉面积集合S2={S21、S22、S23......S2n}。S3:第一交叉面积集合S1和第二交叉面积集合S2中的各交叉面积进行面积扫描计算,其中位于成本曲线F2(t)上方的取正值,位于成本曲线F2(t)下方的取负值;在成本相同的情况下,航班班次越多、接待旅客越多,属于一个积极增益,因此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同纵轴曲线对比,消除单位影响,且采用同一个纵坐标作为起点,得到了一个类似于相对值的比例曲线,因此对位于成本曲线F2(t)上方的交叉面积取正值,表示积极增益,位于本曲线F2(t)下方的取负值的交叉面积取负,表示负面增益,在后期预算管理中,其目的就是消除负面增益,尽量提高积极增益。S4:以时间t为单位计算每期经济效益指数其中∑S1n、∑S2n表示当期t交叉面积值之和;S5:以相同的方法计算当年同期经济效益指数δ't,则有:下一期预算航班班次其中F1'(t)为上一期实际航班班次;下一期预算成本其中F2'(t)为上一期实际成本。该步骤是在结合上一年度同期数据和当年度上一期数据作为基础数据,通过比例提高了积极增益的影响,减小或消除负面增益,从而提高机场的经济效益。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航班班次曲线F1(t)、成本曲线F2(t)、旅客吞吐量曲线F3(t)的时间轴坐标以日为单位进行统计。以日单位符合航班安排的规律周期。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在进行航班班次曲线F1(t)、成本曲线F2(t)、旅客吞吐量曲线F3(t)交叉面积曲线绘制时,由于各曲线取值不同,在同一时间轴进行中进行绘制时,按起点坐标相同为比例设置纵坐标取值,即F1(0)、F2(0)、F3(0)在纵坐标上的所表示的高度相同,以此为基础进行交叉面积集合S1和交叉面积集合S2的绘制。该设计是为了保证绘制第一交叉面积集合S1和第二交叉面积集合S2时其基础比例完全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交叉面积集合S1和第二交叉面积集合S2在取值过程中,对于数值远远小于最大交叉面积的部分忽略不计。进一步的,所述远远小于是指该交叉面积值小于统计周期内最大面积值的1%。进一步的,本方法还包括一个预算分解步骤:S01:获取前一年度同期当月的航班排班分布数据以及订票数据;S02:根据前一年当月的航班排班分布数据和订票数据按日分解所述下一期预算航班班次F'1(t+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02中订票数据不足航班班次时,则对应的按比例减少班次。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时间t取值为月,以月单位更适合机场实际的工作运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和传统的预算管理相比,本专利技术基于机场的特性,分析了成本与航班班次、成本与接待旅客数之间的关系,根据积极增益和负面增益的指数并结合历史同期和上一期数据对下一期的预算管理做出决定性指标,从而提高了机场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F1(t)曲线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F2(t)曲线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F3(t)曲线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S1曲线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S2曲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一种基于预算管理提高民航运输经济效益的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S1:以年为周期T,基于机场历史数据生成前一年的航班班次曲线F1(t)、成本曲线F2(t)、旅客吞吐量曲线F3(t)。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使得原理阐述更加清楚,时间轴坐标以月为单位进行绘制,但在实际工作做应以日为单位进行绘制,本实施例仅仅是为了简化计算流程而做出的相宜改动,其绘制的三条曲线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预算管理提高民航运输经济效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nS1:以年为周期T,基于机场历史数据生成前一年的航班班次曲线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预算管理提高民航运输经济效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
S1:以年为周期T,基于机场历史数据生成前一年的航班班次曲线F1(t)、成本曲线F2(t)、旅客吞吐量曲线F3(t);
S2:将航班班次曲线F1(t)和成本曲线F2(t)置于同一时间轴坐标系中绘制第一交叉面积集合S1={S11、S12、S13......S1n},将成本曲线F2(t)和旅客吞吐量曲线F3(t)置于同一时间轴坐标系中绘制第二交叉面积集合S2={S21、S22、S23......S2n};
S3:第一交叉面积集合S1和第二交叉面积集合S2中的各交叉面积进行面积扫描计算,其中位于成本曲线F2(t)上方的取正值,位于成本曲线F2(t)下方的取负值;
S4:以时间t为单位计算每期经济效益指数其中∑S1n、∑S2n表示当期t交叉面积值之和;
S5:以相同的方法计算当年同期经济效益指数δ't,则有:
下一期预算航班班次其中F1'(t)为上一期实际航班班次;
下一期预算成本其中F2'(t)为上一期实际成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预算管理提高民航运输经济效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航班班次曲线F1(t)、成本曲线F2(t)、旅客吞吐量曲线F3(t)的时间轴坐标以日为单位进行统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预算管理提高民航运输经济效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雅玺王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