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数据安全输送通道的构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244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加密数据安全输送通道的构件方法,其步骤在于:首先,数据加密传输的过程中,插接装置沿着插孔插入至安装筒内,插接装置中的解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一相匹配,加密机构一解密并且内部导通;而后,插接装置中的解密机构二与加密机构二相匹配,加密机构二解密并且内部导通,加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人导通后,线段一、线段二以及线段三相接通,即输出导线将存储器与输出触头之间建立数据传输信道,输入触头与输出触头触碰接通并且使得输出导线与输出导线对接接通;最后,输出触头与输入触头相接触接通,数据由存储器经过输出导线、输出触头、输入触头以及输入导线传输至移动硬盘内,实现数据的加密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密数据安全输送通道的构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据加密传输
,具体涉及加密数据安全输送通道的构件方法。
技术介绍
现阶段,在计算机、平板电脑或者是智能手机上的通信装置上,多采用软件进行加密对数据的传输进行加密。然而,对于加密算法的软件的实施而言,攻击者很容易进行破解访问,攻击者不仅仅可以看到加载到通信装置上的存储器二进制值并且可以替换这些值,而且还可以随意的控制被实施的加密算。如果通过该上所述的攻击存储器而使得用于加密/解密的密钥被暴露于攻击者,则攻击者可容易解读任何密文,导致该加密算法事实上起不到任何的数据加密功能,并且可能被攻击者反制。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机械式结构进行物理加密的双加密数据传输方法,其包括与存储器接通的传输装置、与移动硬盘接通的插接装置,传输装置加密并且插接装置可对插接装置进行解密实现两者对接接通,进而对数据的传输信道进行加密,避免数据泄露。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式结构进行物理加密的双加密数据传输方法,其包括与存储器接通的传输装置、与移动硬盘接通的插接装置,传输装置加密并且插接装置可对插接装置进行解密实现两者对接接通,进而对数据的传输信道进行加密,避免数据泄露。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加密数据安全输送通道的构件方法,其步骤在于:(一)解密阶段一;S1:数据加密传输的过程中,插接装置沿着插孔插入至安装筒内,插接装置中的解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一相匹配,加密机构一解密并且内部导通;绝缘安装筒、设置于安装筒外圆面上的加密机构一、加密机构二、输出触头以及输出导线共同构成了传输装置,输出导线的输入端与存储器建立数据连接接通、输出端与输出触头连接接通,加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二初始状态下内部断开并且串联于输出导线上,加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二位于输出导线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加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二可由插接装置进行解密接通;所述的插接装置包括解密机构一、解密机构二、输入触头以及输入导线,输入导线一端与输入触头对接接通、另一端与移动硬盘对接接通,解密机构一用于对加密机构一进行解密并且使加密机构一内部导通,解密机构二用于对加密机构二进行解密并且使加密机构二内部导通;所述的安装筒为圆形的筒体结构并且两端开口布置,安装筒的一端同轴固定设置有圆形的端盖且端盖的直径大于安装筒的直径,端盖上开设有同轴布置的插孔且插孔的孔径等于安装筒的内径,安装筒的外部同轴套接设置有圆筒形的薄壁外壳且外壳与端盖固定连接,外壳与端盖将安装筒密封与其内部并且加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二设置于安装筒的外圆面与外壳的内圆面之间,输出触头穿设于端盖上并且凸起于端盖的端面相齐平,加密机构一、加密机构二、输出触头以及输出导线设置有四组并且沿安装筒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所述的输出导线包括线段一、线段二以及线段三,线段一的一端延伸至外壳的外部并且与存储器连接接通、另一端与加密机构一的一端连接接通,线段二的一端与加密机构一的另一端连接接通、另一端与加密机构二的一端连接接通,线段三的一端与加密机构二的另一端连接接通、另一端与输出触头连接接通;所述安装筒的外圆面上固定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布置的隔板且隔板的一端延伸至安装筒的一端端部、另一端延伸至安装筒的另一端端部,隔板设置有四个并且沿安装筒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相邻两隔板之间形成了安装区,四组加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二与安装区一一对应并且加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二设置于对应的安装区内;所述安装筒的外圆面上还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布置的矩形安装板且安装板位于相邻两隔板的中间,安装板平行并列设置有两个并且间距布置,所述的加密机构一包括固定安装于两安装板之间的对接块、转动设置于两安装板之间的弹性对接片,对接块靠近安装板的一端,对接片与安装板之间转动连接处形成的固定轴靠近安装板的另一端,对接片的活动端延伸至对接块与安装筒的外圆面之间,初始状态下对接片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绕着其固定轴与安装筒的外圆面相接触并且与对接块相分离,线段一的另一端与对接块相连接、线段二的一端与对接片相连接,为了能够克服对接片的弹性力使对接片绕着其固定轴向上转动与对接块相接触对接,所述安装筒上开设有内外贯穿的内沉槽,内沉槽与并列布置的两安装板相对齐内沉槽设置成倒梯形并且由安装筒的内部指向外部开口逐渐收窄,内沉槽的小开口与对接片的中部位置相对齐;加密机构一具体解密过程为,解密机构一沿着插孔插入至安装筒内,而后,解密机构一将沿着内沉槽向上拱起对对接片进行向外抵推,对接片将绕着固定轴靠近对接块转动直至与对接块相接触接通,加密机构一内部导通,加密机构一解密弯沉,线段一与线段二相接通;(二)解密阶段二;S2:插接装置中的解密机构二与加密机构二相匹配,加密机构二解密并且内部导通,加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人导通后,线段一、线段二以及线段三相接通,即输出导线将存储器与输出触头之间建立数据传输信道,输入触头与输出触头触碰接通并且使得输出导线与输出导线对接接通;所述的加密机构二位于安装板与端盖之间,加密机构二包括与安装筒固定连接的绝缘筒体且筒体的轴向平行于安装筒的轴向,筒体的外圆面上穿设有对接触头一与对接触头二并且两者沿筒体的轴向对称布置,对接触头一与对接触头二均由筒体的外部延伸至其内部,线段二的另一端与对接触头一连接接通、线段三的一端与对接触头二连接接通;规定筒体靠近安装板一端为后端、靠近端盖一端为前端,筒体的后端开口布置并且该开口处设置有对其密封封堵的密封块,筒体的前端密封布置并且同轴穿设有与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滑杆,滑杆一端始终位于筒体的外部、另一端始终位于筒体的内部,滑杆位于筒体外部的一端同轴固定设置有圆形的磁铁一,磁铁一位于开设于端盖上的浮动孔内,磁铁一可沿着浮动孔的轴向进行浮动,滑杆位于筒体内部的外圆面上同轴固定套设有环形的前触片与后触片,前出片与后触片初始状态下均位于筒体的中部位置并且两者之间间隔有间隙,所述的后触片与密封块之间设置有置中弹簧一,置中弹簧一一端与密封块抵触、另一端与后触片抵触,所述前触片与筒体的封闭端之间设置有置中弹簧二,置中弹簧二一端与筒体的封闭端抵触、另一端与前触片抵触,初始状态下置中弹簧一与置中弹簧二相配合并且使对接触头一与对接触头二位于前触片与后触片之间;所述的前触片与后触片中有一个为导电片、另一个为绝缘片,若前触片为导电片、后触片为绝缘片,插接装置中的解密机构二需要对磁铁一施加排斥力使滑杆朝向筒体内部滑动,前触片将向后滑动并且与对接触头一、对接触头二接触接通,加密机构二解密;若前触片为绝缘片、后触片为导电片,插接装置中的解密机构二需要对磁铁一施加吸引力使滑杆朝向筒体外部滑动,后触片将向前滑动并且与对接触头一、对接触头二接触接通,加密机构二解密;所述端盖的端面上同轴开设有梅花形凹槽一且梅花形凹槽一形成了四个相互接通的花瓣形凹槽,四组磁铁一以及输出触头与四个花瓣形凹槽一一对应并且磁铁一以及输出触头设置于花瓣形凹槽的左侧部位;加密机构二具体解密过程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加密数据安全输送通道的构件方法,其步骤在于:/n(一)解密阶段一;/nS1:数据加密传输的过程中,插接装置沿着插孔插入至安装筒内,插接装置中的解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一相匹配,加密机构一解密并且内部导通;/n绝缘安装筒、设置于安装筒外圆面上的加密机构一、加密机构二、输出触头以及输出导线共同构成了传输装置,输出导线的输入端与存储器建立数据连接接通、输出端与输出触头连接接通,加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二初始状态下内部断开并且串联于输出导线上,加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二位于输出导线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加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二可由插接装置进行解密接通;/n所述的插接装置包括解密机构一、解密机构二、输入触头以及输入导线,输入导线一端与输入触头对接接通、另一端与移动硬盘对接接通,解密机构一用于对加密机构一进行解密并且使加密机构一内部导通,解密机构二用于对加密机构二进行解密并且使加密机构二内部导通;/n所述的安装筒为圆形的筒体结构并且两端开口布置,安装筒的一端同轴固定设置有圆形的端盖且端盖的直径大于安装筒的直径,端盖上开设有同轴布置的插孔且插孔的孔径等于安装筒的内径,安装筒的外部同轴套接设置有圆筒形的薄壁外壳且外壳与端盖固定连接,外壳与端盖将安装筒密封与其内部并且加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二设置于安装筒的外圆面与外壳的内圆面之间,输出触头穿设于端盖上并且凸起于端盖的端面相齐平,加密机构一、加密机构二、输出触头以及输出导线设置有四组并且沿安装筒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n所述的输出导线包括线段一、线段二以及线段三,线段一的一端延伸至外壳的外部并且与存储器连接接通、另一端与加密机构一的一端连接接通,线段二的一端与加密机构一的另一端连接接通、另一端与加密机构二的一端连接接通,线段三的一端与加密机构二的另一端连接接通、另一端与输出触头连接接通;/n所述安装筒的外圆面上固定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布置的隔板且隔板的一端延伸至安装筒的一端端部、另一端延伸至安装筒的另一端端部,隔板设置有四个并且沿安装筒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相邻两隔板之间形成了安装区,四组加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二与安装区一一对应并且加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二设置于对应的安装区内;/n所述安装筒的外圆面上还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布置的矩形安装板且安装板位于相邻两隔板的中间,安装板平行并列设置有两个并且间距布置,所述的加密机构一包括固定安装于两安装板之间的对接块、转动设置于两安装板之间的弹性对接片,对接块靠近安装板的一端,对接片与安装板之间转动连接处形成的固定轴靠近安装板的另一端,对接片的活动端延伸至对接块与安装筒的外圆面之间,初始状态下对接片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绕着其固定轴与安装筒的外圆面相接触并且与对接块相分离,线段一的另一端与对接块相连接、线段二的一端与对接片相连接,为了能够克服对接片的弹性力使对接片绕着其固定轴向上转动与对接块相接触对接,所述安装筒上开设有内外贯穿的内沉槽,内沉槽与并列布置的两安装板相对齐内沉槽设置成倒梯形并且由安装筒的内部指向外部开口逐渐收窄,内沉槽的小开口与对接片的中部位置相对齐;/n加密机构一具体解密过程为,解密机构一沿着插孔插入至安装筒内,而后,解密机构一将沿着内沉槽向上拱起对对接片进行向外抵推,对接片将绕着固定轴靠近对接块转动直至与对接块相接触接通,加密机构一内部导通,加密机构一解密弯沉,线段一与线段二相接通;/n(二)解密阶段二;/nS2:插接装置中的解密机构二与加密机构二相匹配,加密机构二解密并且内部导通,加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人导通后,线段一、线段二以及线段三相接通,即输出导线将存储器与输出触头之间建立数据传输信道,输入触头与输出触头触碰接通并且使得输出导线与输出导线对接接通;/n所述的加密机构二位于安装板与端盖之间,加密机构二包括与安装筒固定连接的绝缘筒体且筒体的轴向平行于安装筒的轴向,筒体的外圆面上穿设有对接触头一与对接触头二并且两者沿筒体的轴向对称布置,对接触头一与对接触头二均由筒体的外部延伸至其内部,线段二的另一端与对接触头一连接接通、线段三的一端与对接触头二连接接通;/n规定筒体靠近安装板一端为后端、靠近端盖一端为前端,筒体的后端开口布置并且该开口处设置有对其密封封堵的密封块,筒体的前端密封布置并且同轴穿设有与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滑杆,滑杆一端始终位于筒体的外部、另一端始终位于筒体的内部,滑杆位于筒体外部的一端同轴固定设置有圆形的磁铁一,磁铁一位于开设于端盖上的浮动孔内,磁铁一可沿着浮动孔的轴向进行浮动,滑杆位于筒体内部的外圆面上同轴固定套设有环形的前触片与后触片,前出片与后触片初始状态下均位于筒体的中部位置并且两者之间间隔有间隙,所述的后触片与密封块之间设置有置中弹簧一,置中弹簧一一端与密封块抵触、另一端与后触片抵触,所述前触片与筒体的封闭端之间设置有置中弹簧二,置中弹...

【技术特征摘要】
1.加密数据安全输送通道的构件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解密阶段一;
S1:数据加密传输的过程中,插接装置沿着插孔插入至安装筒内,插接装置中的解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一相匹配,加密机构一解密并且内部导通;
绝缘安装筒、设置于安装筒外圆面上的加密机构一、加密机构二、输出触头以及输出导线共同构成了传输装置,输出导线的输入端与存储器建立数据连接接通、输出端与输出触头连接接通,加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二初始状态下内部断开并且串联于输出导线上,加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二位于输出导线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加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二可由插接装置进行解密接通;
所述的插接装置包括解密机构一、解密机构二、输入触头以及输入导线,输入导线一端与输入触头对接接通、另一端与移动硬盘对接接通,解密机构一用于对加密机构一进行解密并且使加密机构一内部导通,解密机构二用于对加密机构二进行解密并且使加密机构二内部导通;
所述的安装筒为圆形的筒体结构并且两端开口布置,安装筒的一端同轴固定设置有圆形的端盖且端盖的直径大于安装筒的直径,端盖上开设有同轴布置的插孔且插孔的孔径等于安装筒的内径,安装筒的外部同轴套接设置有圆筒形的薄壁外壳且外壳与端盖固定连接,外壳与端盖将安装筒密封与其内部并且加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二设置于安装筒的外圆面与外壳的内圆面之间,输出触头穿设于端盖上并且凸起于端盖的端面相齐平,加密机构一、加密机构二、输出触头以及输出导线设置有四组并且沿安装筒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
所述的输出导线包括线段一、线段二以及线段三,线段一的一端延伸至外壳的外部并且与存储器连接接通、另一端与加密机构一的一端连接接通,线段二的一端与加密机构一的另一端连接接通、另一端与加密机构二的一端连接接通,线段三的一端与加密机构二的另一端连接接通、另一端与输出触头连接接通;
所述安装筒的外圆面上固定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布置的隔板且隔板的一端延伸至安装筒的一端端部、另一端延伸至安装筒的另一端端部,隔板设置有四个并且沿安装筒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相邻两隔板之间形成了安装区,四组加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二与安装区一一对应并且加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二设置于对应的安装区内;
所述安装筒的外圆面上还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布置的矩形安装板且安装板位于相邻两隔板的中间,安装板平行并列设置有两个并且间距布置,所述的加密机构一包括固定安装于两安装板之间的对接块、转动设置于两安装板之间的弹性对接片,对接块靠近安装板的一端,对接片与安装板之间转动连接处形成的固定轴靠近安装板的另一端,对接片的活动端延伸至对接块与安装筒的外圆面之间,初始状态下对接片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绕着其固定轴与安装筒的外圆面相接触并且与对接块相分离,线段一的另一端与对接块相连接、线段二的一端与对接片相连接,为了能够克服对接片的弹性力使对接片绕着其固定轴向上转动与对接块相接触对接,所述安装筒上开设有内外贯穿的内沉槽,内沉槽与并列布置的两安装板相对齐内沉槽设置成倒梯形并且由安装筒的内部指向外部开口逐渐收窄,内沉槽的小开口与对接片的中部位置相对齐;
加密机构一具体解密过程为,解密机构一沿着插孔插入至安装筒内,而后,解密机构一将沿着内沉槽向上拱起对对接片进行向外抵推,对接片将绕着固定轴靠近对接块转动直至与对接块相接触接通,加密机构一内部导通,加密机构一解密弯沉,线段一与线段二相接通;
(二)解密阶段二;
S2:插接装置中的解密机构二与加密机构二相匹配,加密机构二解密并且内部导通,加密机构一与加密机构人导通后,线段一、线段二以及线段三相接通,即输出导线将存储器与输出触头之间建立数据传输信道,输入触头与输出触头触碰接通并且使得输出导线与输出导线对接接通;
所述的加密机构二位于安装板与端盖之间,加密机构二包括与安装筒固定连接的绝缘筒体且筒体的轴向平行于安装筒的轴向,筒体的外圆面上穿设有对接触头一与对接触头二并且两者沿筒体的轴向对称布置,对接触头一与对接触头二均由筒体的外部延伸至其内部,线段二的另一端与对接触头一连接接通、线段三的一端与对接触头二连接接通;
规定筒体靠近安装板一端为后端、靠近端盖一端为前端,筒体的后端开口布置并且该开口处设置有对其密封封堵的密封块,筒体的前端密封布置并且同轴穿设有与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滑杆,滑杆一端始终位于筒体的外部、另一端始终位于筒体的内部,滑杆位于筒体外部的一端同轴固定设置有圆形的磁铁一,磁铁一位于开设于端盖上的浮动孔内,磁铁一可沿着浮动孔的轴向进行浮动,滑杆位于筒体内部的外圆面上同轴固定套设有环形的前触片与后触片,前出片与后触片初始状态下均位于筒体的中部位置并且两者之间间隔有间隙,所述的后触片与密封块之间设置有置中弹簧一,置中弹簧一一端与密封块抵触、另一端与后触片抵触,所述前触片与筒体的封闭端之间设置有置中弹簧二,置中弹簧二一端与筒体的封闭端抵触、另一端与前触片抵触,初始状态下置中弹簧一与置中弹簧二相配合并且使对接触头一与对接触头二位于前触片与后触片之间;
所述的前触片与后触片中有一个为导电片、另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拔沃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