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汽轮机零出力的热电联产机组深度调峰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1831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基于汽轮机零出力的热电联产机组深度调峰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基于汽轮机零出力的热电联产机组深度调峰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大部分蒸汽走汽轮机旁路去供暖或供汽,仅保留少量蒸汽通入汽轮机对高中低压缸的叶片和转子进行冷却。此时汽轮机仅维持在3000rpm作为调相机运行,汽轮发电机组处于“电动机”工况,发电机从电网吸收少量功率作为电动机运行。汽轮机零出力运行工况下,机组的调峰能力和供热能力达到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汽轮机零出力的热电联产机组深度调峰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火力发电
,涉及一种基于汽轮机零出力的热电联产机组深度调峰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力装机容量持续快速增长,在役及在建装机容量均已位居世界第一。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清洁电力,但由于风电、光伏发电受风速、光照的强度影响明显,并网后对电网的电能质量造成冲击,导致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弃风、弃光现象。在此背景下,国家能源局要求火电机组参与深度调峰,煤电机组持续低负荷运行或者深度调峰已经成为常态。对于热电联产机组,在发电的同时,还要承担居民采暖供热、工业供热的需求,发电的调峰能力受供热需求限制,长期采用“以热定电”的运行模式。近些年来,火电行业技术研发部门提出了“低压缸零出力”、“中低压缸零出力”等改造方案,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热电解耦”、提高了热电联产机组的调峰能力。但即使经过技术改造等,部分机组的调峰能力也仅能下降至30%额定负荷左右,常规火电与新能源之间难以平衡的矛盾、机组发电与供热难以平衡的矛盾仍然存在,弃风、弃光问题在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汽轮机零出力的热电联产机组深度调峰系统,包括锅炉(1)、汽轮机的高压缸(2)、汽轮机的中压缸(3)及汽轮机的低压缸(4),锅炉(1)中包含过热器(12)及再热器(13),其特征在于,过热器(12)的蒸汽出口分别与高旁阀门(9)及主汽门(5)相连,高旁阀门(9)经由高旁支路连接再热器(13)的蒸汽进口,主汽门(5)连接高压缸(2);再热器(13)的蒸汽出口分别连接低旁阀门(14)、中压缸冷却蒸汽管道(20)、中联门(6)及高压缸冷却蒸汽管道(19),低旁阀门(14)连接用于实现对外供汽或者采暖的管路系统,中压缸冷却蒸汽管道(20)与中压缸(3)上的中压缸回热抽汽口(18)相连通,中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汽轮机零出力的热电联产机组深度调峰系统,包括锅炉(1)、汽轮机的高压缸(2)、汽轮机的中压缸(3)及汽轮机的低压缸(4),锅炉(1)中包含过热器(12)及再热器(13),其特征在于,过热器(12)的蒸汽出口分别与高旁阀门(9)及主汽门(5)相连,高旁阀门(9)经由高旁支路连接再热器(13)的蒸汽进口,主汽门(5)连接高压缸(2);再热器(13)的蒸汽出口分别连接低旁阀门(14)、中压缸冷却蒸汽管道(20)、中联门(6)及高压缸冷却蒸汽管道(19),低旁阀门(14)连接用于实现对外供汽或者采暖的管路系统,中压缸冷却蒸汽管道(20)与中压缸(3)上的中压缸回热抽汽口(18)相连通,中联门(6)连接中压缸(3),高压缸冷却蒸汽管道(19)与高压缸(2)的高压缸端部轴封(17)相连通;冷却完中压缸(3)的蒸汽一方面经由供热调节阀(16)连接用于实现对外供汽或者采暖的管路系统,另一方面对低压缸(4)进行冷却;冷却完低压缸(4)的蒸汽经由凝汽器(15)被送至过热器(12)的蒸汽进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汽轮机零出力的热电联产机组深度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旁支路上设有减压器(10)及减温器(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汽轮机零出力的热电联产机组深度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缸冷却蒸汽管道(20)上设有中压缸冷却蒸汽调门(8)及中压缸冷却蒸汽流量计(22);所述高压缸冷却蒸汽管道(19)上设有高压缸冷却蒸汽调门(7)及高压缸冷却蒸汽流量计(21)。


4.一种基于汽轮机零出力的热电联产机组深度调峰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网扣蒋俊徐佳敏范雪飞刘传亮江路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