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既有建筑结构柱改造的托撑施工方法及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既有建筑结构柱改造的托撑施工方法及结构,属于建筑
技术介绍
在既有建筑工程应用过程中,随着建筑使用功能的变化、空间布局的变化以及活动荷载的增加,致使原结构部分构件无法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必须对结构进行部分拆除或加固补强,在加拆除或固改造过程中,需对结构进行临时支撑,确保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建筑结构柱改造的托撑施工方法及结构,以解决既有建筑结构加固及改造的安全问题和施工方法问题,既满足施工操作过程的结构自身承载力和安全性要求;又能提供拆改结构施工过程的可操作性,以有利于既有建筑工程的可持续使用,从而达到既有建筑的综合利用的目的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既有建筑结构柱改造的托撑施工方法,该方法按以下步骤施工:a、在改造层的上层楼板顶部和下层楼板底部的原结构柱上打一组纵横两个方向的贯穿孔,并在贯穿孔内穿入抗剪锚筋;b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既有建筑结构柱改造的托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施工:/n在改造层的上层楼板顶部和下层楼板底部的原结构柱上打一组纵横两个方向的贯穿孔,并在贯穿孔内穿入抗剪锚筋;/n在穿有抗剪锚筋的原结构柱周围绑扎钢筋、安装预埋螺栓、和支设模板并浇筑上抱柱梁和下抱柱梁;/n待上抱柱梁和下抱柱梁的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后,在抗剪锚筋两端安装垫片和螺母,将原结构柱、抗剪锚筋、上抱柱梁和下抱柱梁固定连接;/n将一组两端焊接有法兰的支撑钢管下端穿过下层楼板与下抱柱梁顶面的预埋螺栓固定连接;/n将支撑钢管上端穿过上层楼板与千斤顶限位装置固定连接;并在千斤顶限位装置内放置千斤顶,通过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建筑结构柱改造的托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施工:
在改造层的上层楼板顶部和下层楼板底部的原结构柱上打一组纵横两个方向的贯穿孔,并在贯穿孔内穿入抗剪锚筋;
在穿有抗剪锚筋的原结构柱周围绑扎钢筋、安装预埋螺栓、和支设模板并浇筑上抱柱梁和下抱柱梁;
待上抱柱梁和下抱柱梁的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后,在抗剪锚筋两端安装垫片和螺母,将原结构柱、抗剪锚筋、上抱柱梁和下抱柱梁固定连接;
将一组两端焊接有法兰的支撑钢管下端穿过下层楼板与下抱柱梁顶面的预埋螺栓固定连接;
将支撑钢管上端穿过上层楼板与千斤顶限位装置固定连接;并在千斤顶限位装置内放置千斤顶,通过千斤顶顶端顶在上抱柱梁底面施加预应力;
将支撑钢管与支撑钢管之间通过角钢连接成整体结构;
按设计要求进行对改造层内的原结构柱进行拆除或加固施工;
拆除或加固施工完成后,拆除所有支撑钢管并修补支撑钢管留下的孔洞完成改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既有建筑结构柱改造的托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抱柱梁和下抱柱梁是在改造层上一层和下一层原结构柱上加设的钢筋混凝土受力件;上抱柱梁和下抱柱梁通过抗剪锚筋固定在原结构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既有建筑结构柱改造的托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锚筋采用直径25mm圆钢制作而成,抗剪锚筋为两端设有外螺纹的杆件;抗剪锚筋与上抱柱梁和下抱柱梁共同构成托撑结构的上下支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既有建筑结构柱改造的托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管的数量不少于四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恩新,高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