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行走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车体,尤其涉及一种能交替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行走的双向行走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国家需要建造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铁路和核电站等大型建筑。在建造大型建筑时,不可避免地需要用到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的主要框架,能够为建筑提供主要的支撑作用。在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前,需要先将多根钢筋绑扎成钢筋框架,以形成大直径的钢筋网片。目钢筋绑扎目前主要采用的方式是人工手动捆扎和小型手持式钢筋捆扎机,其中人工手动捆扎费事费力,效率低下,而另一种小型手持式钢筋捆扎机,又叫全自动钢筋捆扎机,内部设有微控制器,能够自动完成钢筋捆扎的所有步骤,是一种智能化手持式钢筋快速捆扎工具。钢筋捆扎机主要由机体、专用线盘、电池盒、充电器四部分组成。虽然小型手持式钢筋捆扎机的速度相对人工捆扎有所提高,但是在钢筋捆扎过程中只能一个人手持一台捆扎机单次单个的捆扎,而且需要工作人员反复的弯腰起蹲操作,会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伤害,效率也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行走机构,其包括:/n壳体;/n第一行走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并受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的、且分别位于壳体外、壳体相对两侧的支腿,所述第一行走结构用于带动壳体沿第一方向行走;以及/n第二行走结构,第二行走结构包括与壳体固定的第二驱动装置以及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并受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的移动结构,所述第二行走结构用于带动壳体沿第二方向行走,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行走机构,其包括:
壳体;
第一行走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并受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的、且分别位于壳体外、壳体相对两侧的支腿,所述第一行走结构用于带动壳体沿第一方向行走;以及
第二行走结构,第二行走结构包括与壳体固定的第二驱动装置以及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并受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的移动结构,所述第二行走结构用于带动壳体沿第二方向行走,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板、两相对的第一侧板以及两相对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依次连接并均与底板垂直连接,所述底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围合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支腿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支腿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且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支腿分别固定于行走方通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与连杆,所述电机包括双向驱动轴,每个所述驱动轴穿过两相对的第一侧板并位于两相对的第一侧板外,所述连杆的一端与驱动轴固定,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每个支腿固定,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能绕着驱动轴及支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行走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柏松,罗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物智建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