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堤防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1724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堤防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涉及堤防工程技术领域。该施工方法包括在河底靠近挡墙本体的一侧开挖施工用的基坑;沿基坑靠近挡墙本体的一侧铺设防渗层;在防渗层外表面上铺设保护层;对基坑进行回填。通过上述施工方法得到的堤防防渗结构,施工简单,造价成本低,通过在河道在靠近挡墙本体的底部开挖有基坑,防渗层沿基坑底部延伸至挡墙本体的迎水面上,同时在防渗层的外表面上铺设有保护层进行保护,再在基坑内填设回填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实现防渗透的前提下,避免了河道水体与地下水体的隔离,有利于生态的交换,保护了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堤防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堤防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堤防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北方山区河道众多,山区河道的特点是具有季节性,只有在夏季时河道内河水丰沛或洪水泛滥,其它季节只为涓涓细流或断流。在治理山区河道时,由于河道附近天然石料较多,在选择堤防型式时常常使用浆砌石挡墙做为河道堤防,浆砌石挡墙牢靠,满足抗冲刷要求。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和振兴,不少山区河道内修筑景观坝蓄水营造“绿水青山”的美丽景色来吸引城市内的游客。由于山区河道的特点,在河道治理修筑浆砌石挡墙时很少考虑基础防渗,因此在河道内修筑景观坝拦蓄河水需要对两岸堤防基础或河道底面进行防渗处理。然而对已有堤防的基础进行防渗处理时既不能破坏原有浆砌石挡墙,又要达到防渗效果。传统的河道堤防基础防渗主要有垂直防渗和水平防渗,其中,垂直防渗处理措施有防渗墙、帷幕灌浆等,但是由于山区河道基础内含卵石、漂石较多,垂直防渗墙、帷幕灌浆等措施不仅施工困难,而且造价高。河道底面水平防渗措施有铺设(钢筋)混凝土板、沥青混凝土板、粘土防渗层、膨润土防水毯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堤防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挡墙本体,位于河道一侧,所述河道的河底开挖有基坑,所述基坑靠近所述挡墙本体的迎水面;/n防渗层,沿所述基坑底部延伸至所述迎水面上;/n保护层,铺设于所述防渗层的外表面上;及/n回填体,填设于所述基坑内及位于所述保护层面向所述基坑的一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堤防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挡墙本体,位于河道一侧,所述河道的河底开挖有基坑,所述基坑靠近所述挡墙本体的迎水面;
防渗层,沿所述基坑底部延伸至所述迎水面上;
保护层,铺设于所述防渗层的外表面上;及
回填体,填设于所述基坑内及位于所述保护层面向所述基坑的一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层,所述垫层位于所述基坑内及平整的铺设于所述防渗层的内表面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的底部设有锚固沟,所述防渗层延伸并埋置于所述锚固沟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堤防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沟设于基岩层内,所述锚固沟为倒梯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距离所述挡墙本体墙趾的距离大于等于0.5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堤防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深至基岩层,所述基坑两侧边坡坡比依据河底的土层密实程度及开挖深度确定为1:0.5~1: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延伸在所述迎水面上的所述防渗层固定在所述挡墙本体上,且高出洪水水位0.5m及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层为复合土工膜,所述复合土工膜的结构包括一布一膜、两布一膜或三布两膜中的一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彬刘红喜汪登峰杨海林樊宇姣侯攀陈宇清袁子有刘硕王迎峰黄粤鑫田文高王明明佟敬鲁魏诚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