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687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5
衣物处理设备。根据本公开的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滚筒,其构造成接收衣物并绕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和提升器,其布置在所述滚筒的内周表面上。所述提升器包括:提升器框架,其联接至所述滚筒;和框架盖,其构造成覆盖所述提升器框架。所述提升器框架包括:框架基座,其固定至所述滚筒的所述内周表面;框架上板,其在朝向所述滚筒的内部的方向上与所述框架基座隔开;框架侧壁,其构造成连接所述框架上板和所述框架基座;以及间隔件,其从所述框架上板朝向所述框架盖的内表面突出,以使得所述框架盖的所述内表面与所述框架上板间隔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衣物处理设备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设置有提升器的旋转滚筒的衣物处理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这样的提升器的衣物处理设备,该提升器包括联接至滚筒的提升器框架以及构造成覆盖提升器框架的框架盖。
技术介绍
韩国专利申请公报No.10-2017-0082055(以下称为“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洗衣机,该洗衣机在滚筒的内周表面上具有多个提升器,滚筒绕大致水平的旋转轴线旋转。提升器包括:第一构件,其联接至滚筒的内周表面;以及第二构件,其安装在第一构件上并突出到滚筒的内部,以便在滚筒旋转时提升衣物。第二构件大致形成为拱顶形状,以限定容纳衣物的空间。第一构件包括:安装在滚筒的内周表面上的第一部分;和从安装部分凸出地伸出并插入空间的中第二部分。第二构件的拱顶形状的基部与第二部分接触,但是拱顶形状的在径向上与底部间隔开的顶点与第二部分间隔开。因为拱顶形状的顶点不能由第一构件支撑,所以存在如下缺点:当第二构件被外力按压时,第二构件的内部空间(特别是拱顶形状的顶点)被压低。特别地,在第二构件由金属(例如不锈钢)制成的情况下,存在的缺点在于,由于材料的塑性变形,第二构件不能恢复到其原始形状。此外,如果第二构件由于塑性变形而不能恢复到其原始形状,则提升器之间的平衡被破坏。因此,在滚筒旋转期间发生偏心,并且甚至由提升器施加至滚筒上的负载而产生不平衡,并且在严重情况下,滚筒可能因此变形或损坏。此外,当由于第二构件的变形而引起第一构件的外表面和第二构件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变小时,异物可能被夹在该间隙中,这引起卫生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中,装设在滚筒中的提升器包括提升器框架和构造成覆盖该提升器框架的框架盖,并且即使在外力施加到框架盖的情况下,该框架盖也被防止变形。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中,借助提升器框架来改善框架盖的结构稳定性。本公开的又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改进了用于框架盖的支撑结构,使得即使当框架盖由金属制成时,也防止框架盖塑性变形。本公开的又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水在提升器框架和框架盖之间流动,从而可以维持框架盖的内部的清洁状态。本公开的再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中即使当外力施加到框架盖时也维持流路不会被堵塞。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提升器的外部由金属制成的框架盖限定,并且该框架盖可以容易地装设在滚筒上。本公开的各方面不限于上述那些,并且根据以下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理解上述未提及的其他方面。根据本公开的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滚筒,其构造成接收衣物并绕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和提升器,其布置在所述滚筒的内周表面上。所述提升器包括:提升器框架,其联接至所述滚筒;和框架盖,其借助所述提升器框架固定。所述框架盖构造成与所述滚筒中的衣物接触。所述框架盖用于当所述滚筒旋转时提起所述衣物。所述框架盖联接至所述提升器框架,而不直接联接至所述滚筒。所述提升器框架包括:框架基座,其固定至所述滚筒的所述内周表面;框架上板,其在朝向所述滚筒的内部的方向上(或在沿滚筒的径向方向远离所述框架基座的方向上)与所述框架基座间隔开;以及框架侧壁,其构造成连接所述框架上板和所述框架基座。所述框架盖的内表面借助从所述框架上板朝向所述框架盖的内表面突出的间隔件与所述框架上板间隔开。间隔件可以与框架盖的内表面接触,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提供非接触式间隔件(即,间隔件可以与框架盖的内表面间隔开)。在任何情况下,框架盖的内表面都与框架上板间隔开至少从框架上板突出的间隔件的高度(或长度)。即,在间隔件与框架盖的内表面接触的情况下,框架盖的内表面的与间隔件接触的部分与框架上板间隔开突出的间隔件的长度。相反,在间隔件不与框架盖的内表面接触的情况下,即,在框架盖的内表面与间隔件之间存在间隙的情况下,框架盖的内表面与框架上板间隔开一定距离,该距离是通过将间隙的长度与突出的间隔件的长度相加而得到的。特别地,在这种情况下,当外力施加至框架盖时,该间隙被克服并且允许框架盖变形,直到框架盖的内表面与间隔件接触。同时,所述滚筒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水流入口孔,所述水流入口孔形成在被所述框架盖覆盖的区域中。所述框架盖可以具有在面对所述框架上板的盖上板中形成的至少一个水流排出孔。经由所述水流入口孔引入的洗涤水经由该至少一个水流排出孔排出到所述滚筒中。间隔件可以使得所述盖上板与所述框架上板间隔开。所述至少一个水流入口孔可以位于所述提升器框架的内部,并且所述提升器框架具有至少一个水流通过孔,所述至少一个水流通过孔构造成使得所述提升器框架的内部和外部彼此连通。所述至少一个水流排出孔可以分别形成在沿所述盖上板的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区域中。所述间隔件可以分别定位在所述多个区域之间。框架盖可以包括盖上板,盖上板的内表面面对框架上板,并且间隔件可以与盖上板的内表面接触。所述框架盖可以具有在与所述间隔件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的拱顶。所述拱顶的面向所述间隔件的内表面凹入地形成,并且可以与所述间隔件接触。拱顶的外表面可以是凸的。可以在所述提升器的纵向方向上布置有多个拱顶,并且所述间隔件可以形成在与所述多个拱顶相对应的位置处。所述多个拱顶可以包括:大拱顶,其内表面的凹入部具有第一深度;和小拱顶,其内表面的凹入部具有小于所述第一深度的第二深度。对应于所述大拱顶的所述间隔件的高度可以大于对应于所述小拱顶的所述间隔件的高度。在所述提升器的纵向方向上可以布置有一对大拱顶,并且所述小拱顶可以布置在所述一对大拱顶之间。大拱顶的内表面的凹入部可以大于小拱顶的内表面的凹入部,并且对应于大拱顶的间隔件可以大于对应于小拱顶的间隔件。框架盖可以具有在多个拱顶之间形成的水流排出孔。所述间隔件可以包括:沿所述提升器框架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竖直肋;和与所述竖直肋交叉地延伸的水平肋。所述间隔件可以在所述竖直肋和所述水平肋彼此相交的相交部处与所述框架上板间隔开最远,并且所述相交部可以与所述框架盖的内表面间隔开。所述框架盖可以由金属制成。所述提升器框架可以由合成树脂制成。所述框架基座可以具有安放槽,所述框架盖的下端插入所述安放槽中。在所述框架盖的下端可以形成有联接突片,并且在所述安放槽中可以形成有供所述联接突片插入的突片结合口。可以设置多个提升器,并且所述多个提升器可以包括沿所述滚筒的周向布置的多个前提升器以及沿所述滚筒的周向布置的多个后提升器,所述多个后提升器在所述多个前提升器的后侧。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滚筒,其构造成接收衣物并绕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以及提升器,其布置在所述滚筒的内周表面上。所述提升器包括:提升器框架,其固定至所述滚筒的所述内周表面;以及框架盖,其构造成覆盖所述提升器框架,并且所述提升器框架包括:框架基座,其固定至所述滚筒的内周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该衣物处理设备包括:/n滚筒,其构造成接收衣物并绕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和/n提升器,其布置在所述滚筒的内周表面上,/n其中,所述提升器包括:/n提升器框架,其联接至所述滚筒;和/n框架盖,其构造成覆盖所述提升器框架,/n其中,所述提升器框架包括:/n框架基座,其固定至所述滚筒的所述内周表面;/n框架上板,其在朝向所述滚筒的内部的方向上与所述框架基座间隔开;/n框架侧壁,其构造成连接所述框架上板和所述框架基座;以及/n间隔件,其从所述框架上板朝向所述框架盖的内表面突出,以使得所述框架盖的所述内表面与所述框架上板间隔开。/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01 KR 10-2019-0013924;20190704 KR 10-2019-00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该衣物处理设备包括:
滚筒,其构造成接收衣物并绕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和
提升器,其布置在所述滚筒的内周表面上,
其中,所述提升器包括:
提升器框架,其联接至所述滚筒;和
框架盖,其构造成覆盖所述提升器框架,
其中,所述提升器框架包括:
框架基座,其固定至所述滚筒的所述内周表面;
框架上板,其在朝向所述滚筒的内部的方向上与所述框架基座间隔开;
框架侧壁,其构造成连接所述框架上板和所述框架基座;以及
间隔件,其从所述框架上板朝向所述框架盖的内表面突出,以使得所述框架盖的所述内表面与所述框架上板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框架盖包括盖上板,所述盖上板的内表面面向所述框架上板,并且所述间隔件与所述盖上板的所述内表面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框架盖包括盖上板,所述盖上板的内表面面向所述框架上板,并且所述间隔件与所述盖上板的所述内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滚筒具有至少一个水流入口孔,所述水流入口孔形成在被所述框架盖覆盖的区域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框架盖具有在面对所述框架上板的盖上板中形成的至少一个水流排出孔,经由所述水流入口孔引入的洗涤水经由该水流排出孔排出到所述滚筒中;并且
所述间隔件使得所述盖上板与所述框架上板间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水流入口孔位于所述提升器框架的内部,并且所述提升器框架具有至少一个水流通过孔,所述至少一个水流通过孔构造成使得所述提升器框架的内部和外部彼此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水流排出孔分别形成在沿所述盖上板的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区域中,并且所述间隔件分别定位在所述多个区域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框架盖具有在与所述间隔件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的拱顶,所述拱顶的面向所述间隔件的内表面凹入地形成为凹入部,并且所述间隔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拱顶的所述内表面的所述凹入部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间隔件与所述拱顶的所述凹入部间隔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间隔件与所述拱顶的所述凹入部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拱顶的外表面是凸的。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在所述提升器的纵向方向上布置有多个拱顶,并且所述间隔件分别形成在与所述多个拱顶相对应的位置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多个拱顶包括:
大拱顶,其内表面的所述凹入部具有第一深度;和
小拱顶,其内表面的所述凹入部具有小于所述第一深度的第二深度,并且
其中,对应于所述大拱顶的所述间隔件的高度大于对应于所述小拱顶的所述间隔件的高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在所述提升器的纵向方向上布置有一对大拱顶,并且所述小拱顶布置在所述一对大拱顶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框架盖具有形成在所述多个拱顶之间的水流排出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间隔件包括:
沿所述提升器框架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竖直肋;和
与所述竖直肋交叉地延伸的水平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吉龙金骏映李洪旻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