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黎良珍专利>正文

中直定位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67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中直定位仪,包括系线部分和摆动部分,其中系线部分包括用于安装摆动部分的摆动轴和用于系住测量线的系线装置,摆动轴和系线装置的位置是相互固定的;摆动部分具有通孔,经该通孔安装在所述摆动轴上,可以绕摆动轴垂下并自由摆动,在摆动部分上设置上基准点和下指示点,所述基准点和指示点位于摆动部分经摆动轴中心的重力线上,当测量线下端固定而上端系于系线装置时,只要该测量线在拉直状态时在所述中直定位仪同一水平的各个方向上都通过所述的上基准点和下指示点,则可以确定一条垂直地面的直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工程中采用的测量仪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确定垂直线的中直定位仪
技术介绍
在楼宇建造及装修工程中,需要划定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十”字线以作为施工的参照线,使得建成后楼宇的高度方向垂直于地面而水平方向平行于地面且各个构件的位置准确无误。目前常用的仪器为铅锤。圆锥形的铅锤在上端表面中心系有细线,圆锥形尖端向下。施工人员拉住细线的另一端,放开铅锤任其自由垂下拉直细线,则此时细线处于铅锤所受重力经过的作用线上,当铅锤静止时,该细线即构成与地面垂直的一条直线。在中国专利申请92208434.3,中国专利ZL98205019.4,英国专利申请GB2277801A及日本专利申请特愿平5-67301中公开了各种类型的测垂仪,但其原理均与铅锤相同,并且均带有如铅锤的装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在于垂直线的确定都是由上向下进行的,即垂基线的基点是在施工面上的,而随着楼层的不断增高,要分段测定垂直线,即基点是不断变化升高的,这样有可能产生的问题是虽然各楼层都是垂直于地面的,但是由于基点的不同,难免使各楼层之间存在微小的横向位移,从而影响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垂直测量基点在下的中直定位仪,从而可以在建筑工程中实现固定的垂直参照线,避免各楼层之间出现横向位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直定位仪包括系线部分和摆动部分,其中系线部分包括用于安装摆动部分的摆动轴和用于系住测量线的系线装置,摆动轴和系线装置的位置是相互固定的;摆动部分具有通孔,经该通孔安装在所述摆动轴上,可以绕摆动轴垂下并自由摆动,在摆动部分上设置上基准点和下指示点,所述基准点和指示点位于摆动部分经摆动轴中心的重力线上,当测量线下端固定而上端系于系线装置时,只要该测量线在拉直状态时在所述中直定位仪同一水平的各个方向上都通过所述的上基准点和下指示点,则可以确定一条垂直地面的直线。附图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直定位仪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中直定位仪的左视图;图3为图1所示中直定位仪的俯视图;图4为图1所示摆动部分的零件图;图5为图1中所示护罩的侧视零件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直定位仪用于测定角度时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直定位仪用于测定角度时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直定位仪一个实施例。该中直定位仪10包括系线部分1和摆动部分2。系线部分1上包括摆动轴3和系线装置4,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系线装置4为系线轴。在系线部分1上可以设置穿过把手软绳11的把手孔12。其它附图未示出把手软绳。当然也可以设置其它的结构以形成便于抓握的把手。摆动部分2为大致扇形,在上端有一直径略大于摆动轴3直径的通孔5。摆动部分2借由该通孔5悬挂在摆动轴3上,从而使摆动部分2可以绕摆动轴3自由摆动。在摆动部分2上设置上基准点C和下指示点B,B和C均位于摆动部分经通孔5的中心A的重力线上。测量线L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作为测量基点。这与现有的传统方法中,基点在上的情况完全不同。测量线L的上端系在中直定位仪10的系线装置4上,手持系线部分1的把手软绳11,令摆动部分2自由垂下。调整系线部分1,使测量线L与经过上垂基准点C和下指示点B的重力线在前后位置上是重合的(观察者看到的是“测量线L通过点B和C”),然后保持系线点和测量线L位置不变,以系线点为轴心平转一个角度(但不能为180°或360°),若此时定位线L同样与经过上垂基准点C和下指示点B的重力线在前后位置上是重合的,则测量线L构成相对于地面的一条垂直线。若定位线L不通过点B和C,则调整定位线L,使其通过点B和C,接着再保持系线点和测量线L位置不变,以系线点为轴心平转一个角度(但不能为180°或360°),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无论中直定位仪平转到任何角度,定位线L都通过点B和C,将测量线L的上端固定而最下端仍固定在原始的测量基点上,则构成一条建筑施工用的垂直参照线。随着建筑物的不断升高,测量线L的上端也随之上移,而该条垂直参照线始终是位于一条直线上,这样就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垂直线变化引起的各楼层之间可能存在的横向错位问题。为了保证测量线L在使用过程中不受破坏,可以在测量线外加装护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系线部分上还安装有用于盖住摆动轴及摆动部分上端的护罩,如附图中标号9所示。图5详细示出了护罩的零件图。护罩9可以包括上端相连的相互平行且间隔开的前后两部分。护罩9的上端通过销钉固定在系线部分1上。从图2中可以看出,系线部分1上有对应的凹部以容纳护罩9。在护罩9的前后部分的对应位置上形成孔,摆动轴3通过这些孔安装在系线部分1上。摆动部分2的上部安装在位于护罩9前后部分之间的摆动轴3上。本专利技术的中直定位仪还可以包括量角器。如图6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量角器7在摆动部分2的扇形下部上形成,以上基准点C为圆心,摆动部分的扇形下部刻有表示偏转角的刻度。此时要求测量线L在系线装置上的系线点与量角器的圆心(即上基准点C)在前后位置上是重合的。当需要形成一条相对于垂直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斜线时,则手持系线部分平移并保证系线点与点C的位置始终重合。当测量线L经过量角器指示刻度达到预定角度时,则此时的测量线L相对于垂直方向的倾斜了预定角度。在其它优选的方案中,量角器还可以在系线部分1上形成。在图7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量角器7’在护罩9的前部分上形成,以摆动轴3的中心作为量角器7’的圆心。此时要求自由摆动部分2自然处于垂直状态,摆动轴3的中心与上基准点C和下基准点B在同一条直线上,当然,此时测量线L与该直线应该在前后方向是重合的。当需要形成一条相对于垂直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斜线时,则手持系线部分倾斜,通过经摆动轴3的中心、上基准点C和下基准点B三点的直线(即重力线)来读取偏转角度,该偏转角度即测量线L相对于垂直方向的倾斜角度。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摆动部分1的量角器7’靠近系线部分处形成尖角,该尖角的上尖点D也位于通过经摆动轴的中心、上基准点C和下基准点B三点的直线(即重力线)上,则该尖点D可以作为读取倾斜角度的指示点。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该垂直测试仪系线装置的顶端还装有圆形的平水珠8,用于指示水平,起辅助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系线部分1在两侧均设有摆动部分2,以保持装置处于平衡状态,也方便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结果。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摆动轴3的一端通过螺纹固定在系线部分1上。在定位线L定位过程中,因为定位线L在一个方向上处于垂直状态时,在另一个方向上可能是倾斜的,当平转中直定位仪时,可能会磨损或切断定位线L。上述情况在公路施工、斜坡修葺工程中定位基准线时经常遇到。此时松开摆动轴3,使得摆动部分2可以向外张开,从而避免与定位线L接触,方便操作。权利要求1.一种中直定位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线部分和摆动部分,其中系线部分包括用于安装摆动部分的摆动轴和用于系住测量线的系线装置,摆动轴和系线装置的位置是相互固定的;摆动部分具有通孔,经该通孔安装在所述摆动轴上,可以绕摆动轴垂下并自由摆动,在摆动部分上设置上基准点和下指示点,所述基准点和指示点位于摆动部分经摆动轴中心的重力线上,当测量线下端固定而上端系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直定位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线部分和摆动部分,其中系线部分包括用于安装摆动部分的摆动轴和用于系住测量线的系线装置,摆动轴和系线装置的位置是相互固定的;摆动部分具有通孔,经该通孔安装在所述摆动轴上,可以绕摆动轴垂下并自由摆动,在摆动部分上设置上基准点和下指示点,所述基准点和指示点位于摆动部分经摆动轴中心的重力线上,当测量线下端固定而上端系于系线装置时,只要该测量线在拉直状态时在所述中直定位仪同一水平的各个方向上都通过所述的上基准点和下指示点,则可以确定一条垂直地面的直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良珍
申请(专利权)人:黎良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