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21506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按重量比由以下原料组成:无机中空材料40‑50份、聚醚多元醇20‑30份、异氰酸酯15‑20份、环氧树脂为20‑30份、催化剂5‑6份、固化剂4‑5份、发泡剂5‑10份。上述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按重量配比,将聚醚多元醇、环氧树脂、催化剂、固化剂和发泡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材料A,然后将无机中空材料与所述材料A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异氰酸酯搅拌30~60秒,经聚合、膨胀、固化得到。上述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提高了材料的耐温性、憎水性和强度,解决了保温材料与工作钢管的分离开裂和碳化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力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供热行业直埋保温管普遍采用硬质聚氨酯作为保温材料,聚氨酯与工作钢管的附着力差、强度低,经常出现保温管与工作钢管分离的现象。一般情况下,直埋保温管网埋在地下一米以下,地下水位高时直埋保温管长期浸泡在水中,一旦外保护层破损,地下水将直接侵入保温层。当直埋保温管内输送温度超过100℃时,水侵入保温层接触到工作钢管外侧会产生汽化,保温层内压力增大进而导致保温层破裂,保温层碳化,最终失去保温效果,导致热损失巨大,运行成本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与工作钢管附着力强、并且抗压强度大的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按重量比由以下原料组成:无机中空材料40-50份、聚醚多元醇20-30份、异氰酸酯15-20份、环氧树脂为20-30份、催化剂5-6份、固化剂4-5份、发泡剂5-10份。进一步地,所述无机中空材料密度为0.2~0.4g/cm3,粒径为40~100μm。进一步地,所述无机中空材料为粉煤灰漂珠或中空玻璃微珠。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为三乙烯二胺。进一步地,所述固化剂为乙二胺、己二胺或二乙烯三胺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发泡剂为一氟二氯乙烷。上述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配比,将聚醚多元醇、环氧树脂、催化剂、固化剂和发泡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材料A,然后将无机中空材料与所述材料A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异氰酸酯搅拌30~60秒,经聚合、膨胀、固化得到。上述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的应用,用于180℃以下的直埋保温管,所述直埋保温管包括钢管,在所述钢管外设有上述保温材料层,在保温材料层外设有保护层。本专利技术的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解决了保温材料与工作钢管的分离开裂和碳化问题,提高了保温材料的耐温性、憎水性和强度,进而提高了直埋保温管的保温性能,为实现高温供水运行提供了可靠保证。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按重量比由以下原料组成:无机中空材料40-50份、聚醚多元醇20-30份、异氰酸酯15-20份、环氧树脂为20-30份、催化剂5-6份、固化剂4-5份、发泡剂5-10份。所述无机中空材料密度为0.2~0.4g/cm3,粒径为40~100μm;无机中空材料可以为粉煤灰漂珠或中空玻璃微珠。所述催化剂为三乙烯二胺;所述固化剂为乙二胺、己二胺或二乙烯三胺中的一种;所述发泡剂为一氟二氯乙烷。上述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配比,将聚醚多元醇、环氧树脂、催化剂、固化剂和发泡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材料A,然后将无机中空材料与所述材料A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异氰酸酯搅拌30~60秒,经聚合、膨胀、固化得到。上述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的应用,用于180℃以下的直埋保温管,所述直埋保温管包括钢管,在所述钢管外设有上述保温材料层,在保温材料层外设有保护层,保护层可以为高密度聚乙烯或玻璃钢。本专利技术的保温材料,基于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聚合发泡原理,添加了导热系数极低的无机中空材料(粉煤灰漂珠或中空玻璃微珠,密度为0.2~0.4g/cm3,粒径为40~100μm)为骨料,配以环氧树脂作为交联剂,进而改善保温管材的耐热性及抗压强度和韧性,提高了保温材料与工作钢管的粘合度。本专利技术中用到的骨料粉煤灰漂珠或中空玻璃微珠,本身为球形且中空的无机材料,提高了保温材料耐热性的同时也增加了材料的抗压强度;所用交联剂环氧树脂不仅可以增加保温材料的韧性,而且在发泡膨胀的过程中环氧树脂会离析到保温层表面,从而提高保温材料与工作钢管的附着力,并且在保温材料表面形成了光滑的树脂层,提高了保温材料的憎水性。实施例1一种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1)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见表1。一种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按重量比由以下原料组成:粉煤灰漂珠45份、聚醚多元醇25份、异氰酸酯18份、环氧树脂为25份、催化剂三乙烯二胺5份、固化剂乙二胺4份、发泡剂一氟二氯乙烷8份。所述粉煤灰漂珠密度为0.4g/cm3,粒径为40~100μm。(2)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将保温材料成型模具安装在工作钢管上,留有投料口。按重量配比将聚醚多元醇、环氧树脂、催化剂、固化剂、发泡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材料A;将材料A与粉煤灰漂珠混合均匀后,加入异氰酸酯搅拌30秒,然后投入保温材料成型模具中,经聚合、膨胀、固化得到。(3)应用:用于180℃以下的直埋保温管,在工作钢管外为实施例1的保温材料层,在保温材料层外为高密度聚乙烯。(4)用实施例1保温材料的直埋保温管的性能评价见表2。实施例2一种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1)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见表1。一种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按重量比由以下原料组成:中空玻璃微珠45份、聚醚多元醇25份、异氰酸酯18份、环氧树脂为25份、催化剂三乙烯二胺5份、固化剂乙二胺4份、发泡剂一氟二氯乙烷8份。所述中空玻璃微珠密度为0.3g/cm3,粒径为40~100μm。(2)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将保温材料成型模具安装在工作钢管上,留有投料口。按重量配比将聚醚多元醇、环氧树脂、催化剂、固化剂、发泡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材料A;将材料A与中空玻璃微珠混合均匀后,加入异氰酸酯搅拌30秒,然后投入保温材料成型模具中,经聚合、膨胀、固化得到。(3)应用:用于180℃以下的直埋保温管,在工作钢管外为实施例2的保温材料层,在保温材料层外为高密度聚乙烯。(4)用实施例2保温材料的直埋保温管的性能评价见表2。实施例3一种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1)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见表1。一种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按重量比由以下原料组成:粉煤灰漂珠50份、聚醚多元醇30份、异氰酸酯20份、环氧树脂为30份、催化剂三乙烯二胺6份、固化剂己二胺5份、发泡剂一氟二氯乙烷10份。所述粉煤灰漂珠密度为0.4g/cm3,粒径为40~100μm。(2)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将保温材料成型模具安装在工作钢管上,留有投料口。按重量配比将聚醚多元醇、环氧树脂、催化剂、固化剂、发泡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材料A;将材料A与粉煤灰漂珠混合均匀后,加入异氰酸酯搅拌60秒,然后投入保温材料成型模具中,经聚合、膨胀、固化得到。(3)应用:用于180℃以下的直埋保温管,在工作钢管外为实施例3的保温材料层,在保温材料层外为高密度聚乙烯。(4)用实施例3保温材料的直埋保温管的性能评价见表2。实施例4一种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1)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见表1。一种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按重量比由以下原料组成:中空玻璃微珠50份、聚醚多元醇30份、异氰酸酯20份、环氧树脂为30份、催化剂三乙烯二胺6份、固化剂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由以下原料组成:无机中空材料40-50份、聚醚多元醇20-30份、异氰酸酯15-20份、环氧树脂为20-30份、催化剂5-6份、固化剂4-5份、发泡剂5-1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由以下原料组成:无机中空材料40-50份、聚醚多元醇20-30份、异氰酸酯15-20份、环氧树脂为20-30份、催化剂5-6份、固化剂4-5份、发泡剂5-1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中空材料密度为0.2~0.4g/cm3,粒径为40~10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中空材料为粉煤灰漂珠或中空玻璃微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埋保温管用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三乙烯二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埋保温管用保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剑杰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嘉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