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正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餐饮油烟VOC的活性炭纤维超净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1487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餐饮油烟VOC的活性炭纤维超净吸附装置,包括烟箱、吸附筒、油烟口,烟箱内设有隔板将烟箱内部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上烟箱和下烟箱,隔板上分布若干个插孔,吸附筒插接在插孔内,下烟箱设有第一油烟口,上烟箱设有第二油烟口。所述的吸附筒包括包括外网筒、内网筒、活性炭纤维层、提手,相互连接的外网筒和内网筒之间设有活性炭纤维层,内网筒上设有提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吸附筒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吸附于活性炭纤维中,过滤后达到排放标准。对油烟中的VOCs吸附效果好、吸附效率可达85%以上。烟气阻力小、清理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餐饮油烟VOC的活性炭纤维超净吸附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烟技术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餐饮油烟VOC的活性炭纤维超净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在人们认识的现阶段不可避免的要产生一定的污染;另一方面,人类的进步对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也提出来更高的要求,群众对环境污染反映强烈,各级环保部门对污染排放物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污染大气环境,是危害人体健康的罪魁祸首。现阶段对挥发性有机物(VOC)净化的几种方法如下:1)热破坏法:热破坏法是指直接和辅助燃烧有机气体,也就是VOC,或利用合适的催化剂加快VOC的化学反应,最终达到降低有机物浓度,使其不再具有危害性的一种处理方法。热破坏法对于浓度较低的有机废气处理效果比较好,但是能耗比较大,燃爆的危险性比较高。2)吸附法:有机废气中的吸附法主要适用于低浓度、高通量有机废气。现阶段,这种有机废气的处理方法已经相当成熟,能量消耗比较小,但是处理效率却非常高,而且可以彻底净化有害有机废气。实践证明,这种处理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吸附法的缺点是设备体积比较庞大,工艺流程比较复杂,吸附剂的选择是关键。3)生物处理法: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处理有机废气,是使用微生物的生理过程把有机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比如CO2、H2O和其它简单无机物等。这是一种无害的有机废气处理方式。生物处理法的缺点是设备庞大,净化效果不稳定。4)变压吸附分离与净化技术:变压吸附分离与净化技术是利用气体组分可吸附在固体材料上的特性,在有机废气与分离净化装置中,气体的压力会出现一定的变化,通过这种压力变化来处理有机废气。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设备比较复杂,操作麻烦,对低浓度的废气处理效果不理想。5)液体吸收法:液体吸收法指的是通过吸收剂与有机废气接触,把有机废气中的有害分子转移到吸收剂中,从而实现分离有机废气的目的。这种处理方法是一种典型的物理化学作用过程。有机废气转移到吸收剂中后,采用解析方法把吸收剂中有害分子去除掉,然后回收,实现吸收剂的重复使用和利用。该方法适合处理浓度较大的有机废气,设备复杂,操作要求高,对低浓度废气处理效果不理想。6)冷凝回收法:在不同温度下,有机物质的饱和度不同,冷凝回收法便是利用有机物这一特点来发挥作用,通过降低或提高系统压力,把处于蒸汽环境中的有机物质通过冷凝方式提取出来。该方法的缺点是操作难度比较大,在常温下也不容易用冷却水来完成,需要给冷凝水降温,所以需要较多费用。这种处理方法主要适用于浓度高且温度比较低的有机废气处理。餐饮油烟流量一般不太大,VOCs浓度又比较低,上述方法中除了吸附法,其它方法都难以达到超净化。目前在餐饮油烟处理中所采用的吸附法,吸附剂通常采用活性炭颗粒,堆积成过滤层的形式,体积大,气体阻力大,吸附剂吸附能力较差,不能达到超净化的效果。同时热脱附时需要300℃以上的温度,能耗比较大,还有起火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餐饮油烟VOC的活性炭纤维超净吸附装置,高效、低阻力、净化率高、使用寿命长、轻巧、便于维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餐饮油烟VOC的活性炭纤维超净吸附装置,包括烟箱、吸附筒、油烟口,烟箱内设有隔板将烟箱内部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上烟箱和下烟箱,隔板上分布若干个插孔,吸附筒插接在插孔内,下烟箱设有第一油烟口,上烟箱设有第二油烟口。所述的吸附筒包括包括外网筒、内网筒、活性炭纤维层、提手,相互连接的外网筒和内网筒之间设有活性炭纤维层,内网筒上设有提手。所述的活性炭纤维层的厚度大于5mm。所述的吸附筒的底部由定位装置固定,定位装置固定连接在下烟箱底面上。所述的定位装置为管套。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为餐饮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废气吸附净化处理装置。通过吸附筒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吸附于活性炭纤维中,过滤后达到排放标准。对油烟中的VOCs吸附效果好、吸附效率可达85%以上。烟气阻力小、清理维护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隔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吸附筒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图5为吸附筒结构部分剖视图。图中:烟箱1、隔板4、上烟箱2、下烟箱3、插孔5,吸附筒6、管套9、第一油烟口7、第二油烟口8、外网筒61、内网筒62、活性炭纤维层63、提手64、管箍6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5,一种用于餐饮油烟VOC的活性炭纤维超净吸附装置,包括烟箱1、烟箱1内设有隔板4将烟箱1内部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上烟箱2和下烟箱3,隔板4上分布若干个插孔5,吸附筒6插接在插孔5内,吸附筒6的底部由定位装置固定,定位装置为管套9,管套9固定连接在下烟箱3底面上。下烟箱2设有第一油烟口7,上烟箱3设有第二油烟口8。所述的吸附筒6为中空圆筒状,包括外网筒61、内网筒62、活性炭纤维层63、提手64,相互连接的外网筒61和内网筒62之间设有活性炭纤维层63,内网筒62上设有提手64。外网筒61和内网筒62采用不锈钢网制作,外筒网61外表面间隔设有多个管箍65。活性炭纤维层63采用活性炭纤维棉制作。活性炭纤维层的厚度大于5mm。当第一油烟口7为进气口,第二油烟口8为出气口时,油烟从第一油烟口7进入下烟箱3,油烟从各个吸附筒6外部向吸附筒6内部渗透通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被吸附筒6的活性炭纤维吸附,过滤后达到排放标准的烟气进入上烟箱2,从第二油烟口8排出。当第二油烟口8为进气口,第一油烟口7为出气口时,油烟从第二油烟口8进入上烟箱2,油烟从各个吸附筒6的上口进入吸附筒6内部,向吸附筒6外部渗透通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被吸附筒6的活性炭纤维吸附,过滤后达到排放标准的烟气进入下烟箱3,从第一油烟口7排出。该装置烟气可反向流动,均能达到吸附净化效果。便于安装,适用范围广,对油烟中的VOCs吸附效果好、吸附效率可达85%以上。实施例1一种用于餐饮油烟VOC的活性炭纤维超净吸附装置,包括烟箱1、烟箱1内设有隔板4将烟箱1内部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上烟箱2和下烟箱3,隔板4上分布若干个插孔5,吸附筒6插接在插孔5内,吸附筒6的底部由定位装置固定,定位装置为管套9,管套9固定连接在下烟箱3底面上。下烟箱2设有第一油烟口7,上烟箱3设有第二油烟口8。所述的吸附筒6为中空圆筒状,包括外网筒61、内网筒62、活性炭纤维层63、提手64,相互连接的外网筒61和内网筒62之间设有活性炭纤维层63,内网筒62上设有提手64。外网筒61和内网筒62采用不锈钢网制作,外筒网61外表面间隔设有多个管箍65。活性炭纤维层63采用活性炭纤维棉制作。活性炭纤维层的厚度10mm。...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餐饮油烟VOC的活性炭纤维超净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箱、吸附筒、油烟口,烟箱内设有隔板将烟箱内部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上烟箱和下烟箱,隔板上分布若干个插孔,吸附筒插接在插孔内,下烟箱设有第一油烟口,上烟箱设有第二油烟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餐饮油烟VOC的活性炭纤维超净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箱、吸附筒、油烟口,烟箱内设有隔板将烟箱内部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上烟箱和下烟箱,隔板上分布若干个插孔,吸附筒插接在插孔内,下烟箱设有第一油烟口,上烟箱设有第二油烟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餐饮油烟VOC的活性炭纤维超净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筒包括外网筒、内网筒、活性炭纤维层、提手,相互连接的外网筒和内网筒之间设有活性炭纤维层,内网筒上设有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婉凝徐浩展徐正曾阳丁仁远
申请(专利权)人:徐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