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的回收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145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的回收处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将制备环氧大豆油反应完成后得到的反应好的物料,送入中间储存容器中,静置分层;S2、将所述含酸废水的2/5~3/5放出;S3、将碱洗后的分离机分离出的含油碱水送入中间储存容器内进行酸碱中和,再次静置分层;S4、将上层的环氧大豆油半成品送入进行后续生产工艺,用于制备环氧大豆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的回收处理方法可以带来0.5%到1%左右的回收效率的提高;减少了污水处理环节的COD和油脂的处理;充分利用碱水,减少使用碱水造成环氧大豆油皂化所带来的损失,减少一道分离机;产品可以连续生产,充分利用热量,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的回收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废水回收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的回收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环氧大豆油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无毒非苯类环保型塑料助剂-增塑剂,其兼有增塑剂和热稳定性的双重性能,而且无毒、安全环保,完全符合欧盟RoHS环保指令和美国FDA食品添加剂规则。目前的环氧大豆油增塑剂主要以大豆油、亚麻油、棉籽油、菜子油、米糠油等油脂为原料,在反应釜中经环氧化反应得到,其反应机理是将油脂分子中的不饱和双键与过氧羧酸发生环氧化反应,形成环氧键,具体工艺步骤为:将过氧化氢溶液、有机酸和催化剂及原料油脂按配比加入搅拌式反应釜中,通过搅拌釜内的搅拌桨叶进行搅拌混合反应,其中有机酸和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过氧羧酸,生成的过氧羧酸再对油脂中的不饱和双键进行环氧化反应,从而生成环氧大豆油。例如,申请公布号CN102250693A,申请公布日2011.11.2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以大豆毛油制备环氧大豆油的工艺流程,具体地说是制备环氧大豆油的工艺流程,该工艺以大豆毛油为原料用无溶剂法进行生产环氧值大于6%的环氧大豆油,其中包括了环氧化反应、中和水洗及精制等工艺流程。但是,目前所使用的环氧大豆油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环氧大豆油的制备工艺反应完成后静止分层,排除分层后的下层酸、水和未反应完的双氧水,然后将半成品环氧大豆油进行碱洗、脱碱和脱水过滤精制最后得到需要的环氧大豆油成品。这其中的下层分离出的废水会进行污水处理,由于其中还含有部分未分层出的环氧大豆油,而传统油脂碱洗会使用碱洗锅加一定浓度碱水混合加热控温碱洗,洗完后的半成品再脱碱脱水处理,产生的废水较多并由于皂化的原因有产品损失。基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的回收处理方法,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的回收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的回收处理方法可以带来0.5%到1%左右的回收效率的提高;减少了污水处理环节的COD和油脂的处理;充分利用碱水,减少使用碱水造成环氧大豆油皂化所带来的损失,减少一道分离机;产品可以连续生产,充分利用热量,节能减排。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的回收处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将制备环氧大豆油反应完成后得到的反应好的物料,送入中间储存容器中,静置后,上层为环氧大豆油半成品,下层为含酸废水,即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S2、将所述含酸废水的2/5~3/5放出;S3、将碱洗后的分离机分离出的含油碱水送入中间储存容器内进行酸碱中和,再次静置后,上层为环氧大豆油半成品,下层为含酸废水,即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本专利技术会将碱洗后的分离机分离出的含油碱水打入中间罐内进行酸碱中和,这样可以避免皂化同时可以将未分离出来的环氧大豆油进行回收。而废水处理的回收油脂同样可以打入中间罐内进行回收。由于反应好的半成品中还是会有残余的双氧水的存在,在静止分层过程中会影响分层的效果,而本专利技术通过打入分离后的碱水可以有效减少这部分双氧水对分层过程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在未使用中间罐打入分离后的碱水这个工艺前,要达到理想的分离效果需要经过三台分离机进行,使用中间罐利用分离后的碱水后,分离机可减少一台。S4、将上层的环氧大豆油半成品送入进行后续生产工艺,用于制备环氧大豆油。本专利技术的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的回收处理方法可以带来0.5%到1%左右的回收效率的提高;减少了污水处理环节的COD和油脂的处理;充分利用碱水,减少使用碱水造成环氧大豆油皂化所带来的损失,减少一道分离机;产品可以连续生产,充分利用热量,节能减排。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中间储存容器为圆柱形储罐。圆柱形储罐更便于半成品的环氧大豆油的静止分层。优选的,步骤S2中,将所述含酸废水的1/2放出。优选的,步骤S3中,所述含油碱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2.5~3.7%。优选的,步骤S4中,将2/5~4/5上层的环氧大豆油半成品送入进行后续生产工艺,剩余的留在所述中间储存容器中,并依次重复步骤S1至S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的回收处理方法可以带来0.5%到1%左右的回收效率的提高;减少了污水处理环节的COD和油脂的处理;充分利用碱水,减少使用碱水造成环氧大豆油皂化所带来的损失,减少一道分离机;产品可以连续生产,充分利用热量,节能减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下述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方法或测试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从常规商业途径获得,或以常规方法制备。实施例1:一种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的回收处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将制备环氧大豆油反应完成后得到的反应好的物料,送入中间储存容器中,静置后,上层为环氧大豆油半成品,下层为含酸废水,即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S2、将所述含酸废水的2/5~3/5放出;S3、将碱洗后的分离机分离出的含油碱水送入中间储存容器内进行酸碱中和,再次静置后,上层为环氧大豆油半成品,下层为含酸废水,即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S4、将上层的环氧大豆油半成品送入进行后续生产工艺,用于制备环氧大豆油。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中间储存容器为圆柱形储罐。优选的,步骤S2中,将所述含酸废水的1/2放出。优选的,步骤S3中,所述含油碱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2.5~3.7%。优选的,步骤S4中,将2/5~4/5上层的环氧大豆油半成品送入进行后续生产工艺,剩余的留在所述中间储存容器中,并依次重复步骤S1至S4。实施例2:一种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的回收处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将制备环氧大豆油反应完成后得到的反应好的物料,送入中间储存容器中,静置后,上层为环氧大豆油半成品,下层为含酸废水,即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S2、将所述含酸废水的2/5放出;S3、将碱洗后的分离机分离出的含油碱水送入中间储存容器内进行酸碱中和,再次静置后,上层为环氧大豆油半成品,下层为含酸废水,即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S4、将上层的环氧大豆油半成品送入进行后续生产工艺,用于制备环氧大豆油。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中,所述中间储存容器为圆柱形储罐。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中,所述含油碱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3.7%。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4中,将2/5上层的环氧大豆油半成品送入进行后续生产工艺,剩余的留在所述中间储存容器中,并依次重复步骤S1至S4。实施例3:一种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的回收处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的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nS1、将制备环氧大豆油反应完成后得到的反应好的物料,送入中间储存容器中,静置后,上层为环氧大豆油半成品,下层为含酸废水,即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nS2、将所述含酸废水的2/5~3/5放出;/nS3、将碱洗后的分离机分离出的含油碱水送入中间储存容器内进行酸碱中和,再次静置后,上层为环氧大豆油半成品,下层为含酸废水,即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nS4、将上层的环氧大豆油半成品送入进行后续生产工艺,用于制备环氧大豆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的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S1、将制备环氧大豆油反应完成后得到的反应好的物料,送入中间储存容器中,静置后,上层为环氧大豆油半成品,下层为含酸废水,即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
S2、将所述含酸废水的2/5~3/5放出;
S3、将碱洗后的分离机分离出的含油碱水送入中间储存容器内进行酸碱中和,再次静置后,上层为环氧大豆油半成品,下层为含酸废水,即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
S4、将上层的环氧大豆油半成品送入进行后续生产工艺,用于制备环氧大豆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大豆油生产废水的回收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晨倩助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