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肥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1411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秸秆处理为秸秆颗粒,置入搅拌器中进行搅拌;将沼渣加入所述搅拌器中进行搅拌,形成混合物A;向所述混合物A中加入工业红糖调节碳氮比,加入糠醛废水调节pH,继续搅拌,形成混合物B;向所述混合物B中加入活性炭、沸石与膨润土,继续搅拌,形成混合物C;将所述混合物C进行堆肥、烘干、造粒、粉碎与筛分,制成有机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秸秆与沼渣作为堆肥原料,并添加活性炭与工业红糖,可以有效地促进堆体混合物的腐熟度、减少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臭味气体、对土壤中的Cu、Pb、Zn等重金属元素进行一定程度的降解,并提高制成的有机肥对农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肥料制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为止,我国每年秸秆的产量约为9亿吨,秸秆产量大,产地相对集中。然而,目前秸秆高值化利用技术尚不完善,使得总体秸秆平均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传统农业中对秸秆的处理多为还田与直接焚烧,使得秸秆中的营养成分无法被充分利用,并且每年约有20%左右的秸秆被焚烧及直接废弃,秸秆中的营养物质无法被充分利用,经济利益不能被充分发挥,并且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据估计目前我国年沼废(包括沼渣与沼液)产量高达4亿吨左右。长久以来,由于沼肥养分含量较低以及还田施用设备落后等问题,我国对于沼液与沼渣的主要处理方式仍然以将其经简单加工后作为农用肥料还田利用,因此导致目前我国沼肥利用率总体偏低。现有技术中虽有秸秆用于沼渣堆肥作为高值化利用效果的方式,沼渣以及秸秆配合其他农业废弃物作为底物进行堆肥,实现了二者的高值化利用。但是,现有的有机肥制备方法营养物质利用率低,氮素遭到一定的流失,并且未对有机肥中的重金属等物质进行去除,有机肥施肥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有机肥制备方法营养物质利用率低,氮素遭到一定的流失,并且未对有机肥中的重金属等物质进行去除,有机肥施肥效果不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将秸秆处理为秸秆颗粒,置入搅拌器中进行搅拌;步骤S2、将沼渣加入所述搅拌器中进行搅拌,形成混合物A;<br>步骤S3、向所述混合物A中加入工业红糖调节碳氮比,加入糠醛废水调节pH,继续搅拌,形成混合物B;步骤S4、向所述混合物B中加入活性炭、沸石与膨润土,继续搅拌,形成混合物C;步骤S5、将所述混合物C进行堆肥、烘干、造粒、粉碎与筛分,制成有机肥。可选地,所述步骤S1中,将所述秸秆处理至长度为2cm至3cm的长条状,并将长条状的所述秸秆颗粒置入所述搅拌器中搅拌7min至8min。可选地,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沼渣与置入所述搅拌器的所述秸秆颗粒的质量比在7:1至9:1范围内。可选地,所述步骤S3中,加入所述工业红糖至所述混合物B中的碳氮比在25:1至30:1范围内。可选地,所述步骤S3中还加入补充水至所述混合物B中的含水率达到65%至70%。可选地,所述步骤S4中,加入的所述活性炭、所述沸石与所述膨润土的总质量占所述混合物C总质量的5%至7%。可选地,所述活性炭与所述沸石的质量比在2:1至4.5:1范围内,所述活性炭与所述膨润土的质量比在1:1至2.5:1范围内。可选地,所述步骤S5中采用挤压成型工艺进行造粒。可选地,所述步骤S5中,所述将所述混合物C进行堆肥包括:将所述混合物C以长条垛式堆放,堆放高度在1.3米至1.5米范围内,每隔3天至5天进行翻堆,堆放时长在50天至60天范围内。可选地,所述烘干采用真空干燥箱进行减压式烘干,烘干至物料含水率在15%至20%范围内。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将秸秆与沼渣作为堆肥原料,并添加活性炭与工业红糖,可以有效地促进堆体混合物的腐熟度、减少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臭味气体、对土壤中的Cu、Pb、Zn等重金属元素进行一定程度的降解,并且在肥料最终的施用过程中对作物的长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活性炭,能够有效促进堆肥混合物的腐熟度,与未添加活性炭肥料相比,能够大幅度降低堆肥时间。同时,活性炭的添加能够对堆肥混合物具有一定的保氮作用,并能够去除有机肥中大量臭味气体,吸除NH3与H2S等臭味气体,以及能够对土壤中的Cr、Pb与Cd等重金属产生钝化效果,减少有机肥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3)本专利技术在制肥过程中加入工业红糖,与其他糖相比,不仅可以充当补充碳源、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且工业红糖中还含有部分铁钙钾等矿物质元素,可提升肥料的营养含量,且铁和钙都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因此工业红糖的添加可以有效促进植物的生长。(4)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控堆肥初始碳氮比、含水率等初始堆肥参数以及堆肥过程中活性炭的添加比例,解决目前堆肥效率低、底物利用不充分、腐熟度较低以及堆肥过程中产生臭味气体、温室气体等问题,同时使堆肥后的成品肥营养更加全面。并且由于活性炭的加入,能够提高有机肥的持水率,增加有机肥的营养利用率,不仅降低了有机肥中重金属的释放量,还使得成品肥中有机肥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够对土壤中的可吸附污染物以及部分重金属进行吸附降解,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降低重金属含量,同时改善土壤肥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术语“包含”、“包括”、“含有”、“具有”的含义是非限制性的,即可加入不影响结果的其它步骤和其它成分。“范围内”包括端值。此外,本专利技术虽然对制备中的各步骤进行了如S1、S2、S3等形式的描述,但此描述方式仅为了便于理解,如S1、S2、S3等形式并不表示对各步骤先后顺序的限定。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结合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将秸秆处理为秸秆颗粒,置入搅拌器中进行搅拌;步骤S2、将沼渣加入所述搅拌器中进行搅拌,形成混合物A;步骤S3、向所述混合物A中加入工业红糖调节碳氮比,加入糠醛废水调节pH,继续搅拌,形成混合物B;步骤S4、向所述混合物B中加入活性炭、沸石与膨润土,继续搅拌,形成混合物C;步骤S5、将所述混合物C进行堆肥、烘干、造粒与筛分,制成有机肥。本专利技术针对沼渣与秸秆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以及在秸秆与沼渣堆肥过程制备的有机肥营养物质利用率低,氮素遭到一定的流失,并且未对有机肥中的重金属等物质进行去除,有机肥施肥效果不佳等问题,结合活性炭在堆肥过程中的功效,提供一种有机肥制备方法:将秸秆与沼渣作为堆肥原料,并添加活性炭与工业红糖,可以有效地促进堆体混合物的腐熟度、减少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臭味气体、对土壤中的Cu、Pb、Zn等重金属元素进行一定程度的降解,并且在肥料最终的施用过程中对作物的长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地,步骤S1中,先将秸秆裁剪成2cm至3cm的长条状,再将长条状的秸秆颗粒置入搅拌器中搅拌7min至8min,使得秸秆颗粒被充分打碎,便于秸秆对沼液营养物质的吸附及成型固定等功能。具体地,步骤S2中,将与搅拌器中秸秆颗粒质量比为7:1至9:1的沼渣置入搅拌器中进行搅拌,将沼渣与秸秆颗粒充分搅拌混匀。优选地,沼渣与秸秆颗粒的质量比为8:1,搅拌混合5min~6min。具体地,步骤S3中,在混合物A中加入工业红糖直至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S1、将秸秆处理为秸秆颗粒,置入搅拌器中进行搅拌;/n步骤S2、将沼渣加入所述搅拌器中进行搅拌,形成混合物A;/n步骤S3、向所述混合物A中加入工业红糖调节碳氮比,加入糠醛废水调节pH,继续搅拌,形成混合物B;/n步骤S4、向所述混合物B中加入活性炭、沸石与膨润土,继续搅拌,形成混合物C;/n步骤S5、将所述混合物C进行堆肥、烘干、造粒与筛分,制成有机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将秸秆处理为秸秆颗粒,置入搅拌器中进行搅拌;
步骤S2、将沼渣加入所述搅拌器中进行搅拌,形成混合物A;
步骤S3、向所述混合物A中加入工业红糖调节碳氮比,加入糠醛废水调节pH,继续搅拌,形成混合物B;
步骤S4、向所述混合物B中加入活性炭、沸石与膨润土,继续搅拌,形成混合物C;
步骤S5、将所述混合物C进行堆肥、烘干、造粒与筛分,制成有机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将所述秸秆处理至长度为2cm至3cm的长条状,并将长条状的所述秸秆颗粒置入所述搅拌器中搅拌7min至8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沼渣与置入所述搅拌器的所述秸秆颗粒的质量比在7:1至9:1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加入所述工业红糖至所述混合物B中的碳氮比在25:1至30:1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京博刘昱英男孟祥汇程秋爽初晓冬曲斌孙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