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祥宇专利>正文

一种拉球投篮训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34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球投篮训练设备,包括内设空腔呈长方体结构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开有两个互相平行的条形孔,且两个条形孔长度方向中心线均与篮板所在平面互相平行,所述底座的底部内壁靠近两个条形孔的下方均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槽钢滑轨,且两个槽钢滑轨的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矩形滑块,所述矩形滑块的顶端均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卡接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的顶端卡接有T形托盘,所述T形托盘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推力球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仿真出防守队员的胳膊所伸出的角度的长度,配合其底部的减震弹簧,在仿真小人受到撞击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抵抗作用力,避免仿真小人被撞倒或者受到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球投篮训练设备
本技术涉及投篮训练
,尤其涉及一种拉球投篮训练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投篮训练器大都为专门固定手型的投篮训练器,或者单独的街头投币投篮机器或者针对投篮动作设计的投篮力量训练器,或者只是从视频中了解怎么投掷准确性高,但对自己投篮的动作是否规范没有正确的认识。而且,在实际篮球比赛中,投篮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对方球员的干扰,在平时的训练学习中,必须要学好抗干扰投篮技术,才能够更好地掌握篮球技术,因此就需要一种仿真效果好的投篮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拉球投篮训练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球投篮训练设备,包括内设空腔呈长方体结构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开有两个互相平行的条形孔,且两个条形孔长度方向中心线均与篮板所在平面互相平行,所述底座的底部内壁靠近两个条形孔的下方均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槽钢滑轨,且两个槽钢滑轨的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矩形滑块,所述矩形滑块的顶端均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卡接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的顶端卡接有T形托盘,所述T形托盘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推力球轴承,且推力球轴承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仿真小人。优选的,所述底座的端部设置有支撑立柱,且支撑立柱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横梁杆,横梁杆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倾斜的弧形板,弧形板位于篮筐的正下方。优选的,所述矩形滑块的下表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开有矩形凹槽,且矩形凹槽内均设置有滚轮。优选的,所述槽钢滑轨槽底靠近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伺服电机和轴承板,且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顶端通过连轴器固定有传动螺杆,轴承板内卡接有与传动螺杆相适配的轴承。优选的,所述矩形滑块的中间开有与传动螺杆相适配的螺孔,且矩形滑块的两侧均设有压缩弹簧,两个压缩弹簧的顶端均卡接有压力传感器。优选的,所述仿真小人的两侧靠近顶端均铰接有摇臂,且摇臂的下方均铰接有螺旋伸缩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拉球投篮训练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在横梁板下方呈倾斜状的弧形板,从而可以将下落的篮球通过弧形板下落至投篮者站立的位置附近,可以减小投篮者捡球的距离,提高投篮效率。2.通过设置的在槽钢滑轨槽底靠近矩形滑块两侧的压缩弹簧和压力传感器,从而在两个压力传感器受到来自矩形滑块的撞击的时候可以及时将信号输送至控制端,再控制伺服电机反转,以带动矩形滑块和其顶端的仿真小人左右移动,实现对投篮者的动态干扰。3.通过设置在仿真小人两侧的两个摇臂,配合螺旋伸缩杆可以仿真出防守队员的胳膊所伸出的角度的长度,配合其底部的减震弹簧,在仿真小人受到撞击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抵抗作用力,避免仿真小人被撞倒或者受到损害,在侧面受到撞击的时候,小人本身可以原地旋转,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简单,仿真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拉球投篮训练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拉球投篮训练设备矩形滑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拉球投篮训练设备T形托盘的装配示意图。图中:1-底座、2-滚轮、3-传动螺杆、4-矩形滑块、5-矩形凹槽、6-槽钢滑轨、7-推力球轴承、8-摇臂、9-仿真小人、10-减震弹簧、11-条形孔、12-弧形板、13-横梁、14-轴承、15-轴承板、16-螺旋伸缩杆、17-支撑板、18-伺服电机、19-压力传感器、20-压缩弹簧、21-T形托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拉球投篮训练设备,包括内设空腔呈长方体结构的底座1,底座1上表面开有两个互相平行的条形孔11,且两个条形孔11长度方向中心线均与篮板所在平面互相平行,底座1的底部内壁靠近两个条形孔11的下方均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槽钢滑轨6,且两个槽钢滑轨6的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矩形滑块4,矩形滑块4的顶端均焊接有支撑板17,支撑板17的顶端卡接有减震弹簧10,且减震弹簧10的顶端卡接有T形托盘21,T形托盘2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推力球轴承7,且推力球轴承7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仿真小人9。本技术中,底座1的端部设置有支撑立柱,且支撑立柱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横梁杆13,横梁杆13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倾斜的弧形板12,弧形板12位于篮筐的正下方,从而可以将下落的篮球通过弧形板12下落至投篮者站立的位置附近,可以减小投篮者捡球的距离,提高投篮效率。其中,矩形滑块4的下表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开有矩形凹槽,且矩形凹槽内均设置有滚轮2。其中,槽钢滑轨6槽底靠近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伺服电机18和轴承板15,且伺服电机18的输出轴顶端通过连轴器固定有传动螺杆3,轴承板15内卡接有与传动螺杆3相适配的轴承14。其中,矩形滑块4的中间开有与传动螺杆3相适配的螺孔,且矩形滑块4的两侧均设有压缩弹簧20,两个压缩弹簧20的顶端均卡接有压力传感器19,从而在两个压力传感器19受到来自矩形滑块4的撞击的时候可以及时将信号输送至控制端,再控制伺服电机18反转,以带动矩形滑块4和其顶端的仿真小人9左右移动,实现对投篮者的动态干扰。工作原理:使用时先调整仿真小人两侧的两个螺旋伸缩杆,控制摇臂的角度,仿真出防守队员的双手形成拦截形状,之后再启动伺服电机18,在两个压力传感器19受到来自矩形滑块4的撞击的时候可以及时将信号输送至控制端,再控制伺服电机18反转,以带动矩形滑块4和其顶端的仿真小人9左右移动,实现对投篮者的动态干扰;练球者在突破的时候难免会与防守队员产生身体对抗,在仿真小人9受到撞击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抵抗作用力,避免仿真小人被撞倒或者受到损害,在侧面受到撞击的时候,小人本身可以原地旋转,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实施例2参照1-2,一种拉球投篮训练设备,对比实施例1本技术中还包括仿真小人9的两侧靠近顶端均铰接有摇臂8,且摇臂8的下方均铰接有螺旋伸缩杆16。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同时可以仿真出防守队员的胳膊所伸出的角度和长度,配合其底部的减震弹簧,在仿真小人9受到撞击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抵抗作用力,避免仿真小人被撞倒或者受到损害,在侧面受到撞击的时候,小人本身可以原地旋转,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球投篮训练设备,包括内设空腔呈长方体结构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开有两个互相平行的条形孔(11),且两个条形孔(11)长度方向中心线均与篮板所在平面互相平行,所述底座(1)的底部内壁靠近两个条形孔(11)的下方均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槽钢滑轨(6),且两个槽钢滑轨(6)的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矩形滑块(4),所述矩形滑块(4)的顶端均焊接有支撑板(17),所述支撑板(17)的顶端卡接有减震弹簧(10),且减震弹簧(10)的顶端卡接有T形托盘(21),所述T形托盘(2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推力球轴承(7),且推力球轴承(7)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仿真小人(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球投篮训练设备,包括内设空腔呈长方体结构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开有两个互相平行的条形孔(11),且两个条形孔(11)长度方向中心线均与篮板所在平面互相平行,所述底座(1)的底部内壁靠近两个条形孔(11)的下方均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槽钢滑轨(6),且两个槽钢滑轨(6)的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矩形滑块(4),所述矩形滑块(4)的顶端均焊接有支撑板(17),所述支撑板(17)的顶端卡接有减震弹簧(10),且减震弹簧(10)的顶端卡接有T形托盘(21),所述T形托盘(2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推力球轴承(7),且推力球轴承(7)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仿真小人(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球投篮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端部设置有支撑立柱,且支撑立柱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横梁杆(13),横梁杆(13)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倾斜的弧形板(12),弧形板(12)位于篮筐的正下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祥宇
申请(专利权)人:石祥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