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正定专利>正文

一种引体向上装置及其安装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13292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体向上装置及其安装结构。引体向上装置的安装结构包括定位于待安装位置的固定板和可拆卸安装于固定板上的引体向上主体结构;其中,固定板上固接有冲压件,冲压件和固定板之间形成有呈上下依次布设的多个卡槽,引体向上主体结构的端部形成有匹配于多个卡槽的多个卡板,每一冲压件和固定板之间形成一卡槽,引体向上主体结构上设有匹配于多个的卡槽的多个卡板,每一卡板卡设于一卡槽中,卡板自上而下卡设于卡槽中。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安装结构便于引体向上装置的拆装,同时可以保证引体向上装置具有较好的支撑强度,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体向上装置及其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引体向上装置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授权告号为CN105664431B、授权公告日2017年10月31日的中国专利技术授权专利公开了一种“室内引体向上器”,包括吸盘、踏板、握杆和呈7型的支架,所述吸盘固定在支架上,所述踏板铰接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限制踏板转动角度的限位块,所述握杆固定在支架上,并与吸盘相对设置。所述支架为空心管,所述支架内设有用于加热的加热电路,所述空心管上设有散热孔。安装时,先将吸盘吸在墙上,然后将踏板转动至水平位置,即可进行引体向上锻炼。收纳时,将吸盘取下,即可将吸盘放在角落位置。踏板的设计,有效的减少了锻炼者与握杆之间的距离,方便锻炼者握持握杆。相对于普通的单杠,本方案可以随时安装和拆卸,收纳方便,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其占用的室内空间。上述专利采用吸盘实现将引体向上器固定在墙上,其一无法保证整体的支撑强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其二当吸盘吸合后不便于吸盘的摘取。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引体向上装置及其安装结构,便于引体向上装置的拆装,同时保证具有较好的支撑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引体向上装置的安装结构,包括:固定板,定位于待安装位置,所述固定板上固接有冲压件,所述冲压件和所述固定板之间形成有卡槽;引体向上主体结构,所述引体向上主体结构的端部形成有卡板,所述卡板自上而下卡设于所述卡槽中;所述固定板上固接有呈上下依次布设的多个所述冲压件,每一所述冲压件和所述固定板之间形成一所述卡槽,所述引体向上主体结构上设有匹配于多个所述卡槽的多个卡板,每一所述卡板卡设于一所述卡槽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引体向上主体结构卡设于卡槽中,便于拆装,提高拆装效率;同时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吸盘支撑相比,具有更好的支撑性,保证使用的安全性。本技术引体向上装置的安装结构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相邻二所述卡槽上下等间隔设置。通过将卡槽上下等间隔设置,便于引体向上主体结构正向和反向(与正向安装相比转动180°)的安装,以此可实现引体向上主体结构健身高度的调节。本技术引体向上装置的安装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板的面向所述待安装位置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形成插设于待安装位置的卡齿,并配合绑带使用实现对固定板的定位。通过将卡齿卡设于待安装位置,并结合绑带提高定位的稳固性,例如将固定板定位于树上,通过将卡齿卡设在树上,绑带缠绕数上至少一圈(绑带的两度均连接于固定板)。本技术引体向上装置的安装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冲压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二L型卡设部,所述L型卡设部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固定板,二所述L型卡设部之间的距离自顶端至底端逐渐减小。将L型卡设部之间的距离自顶端至底端逐渐减小设计,用于实现对卡板的定位。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引体向上装置,采用上述安装结构安装于待安装位置,包括引体向上主体结构,所述引体向上主体结构包括支撑杆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第一端的扶手杆,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设有所述卡板。便于实现支撑杆和扶手杆之间的拆装。本技术一种引体向上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固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安装有一所述扶手杆,所述扶手杆包括插设于所述支撑管中的定位部,所述支撑管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定位部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通过第一紧固件实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之间的连接,继而实现扶手管和支撑管之间的连接。本技术一种引体向上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形成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两端各插设有一所述扶手杆,所述扶手杆上固设支抵板,二所述扶手杆的所述支抵板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并分别压抵于所述支撑杆相对的两侧。通过第二紧固件实现二支抵板之间的连接,并将其压抵于支撑杆一侧,以此实现将扶手杆和支撑杆之间的连接。本技术一种引体向上装置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扶手杆为管状结构,二所述扶手杆分别为第一扶手杆和第二扶手杆,所述第一扶手杆的插设于所述贯穿孔中的一端形成有缩管部,所述第二扶手杆的插设于所述贯穿孔中的一端形成有插设部,所述缩管部卡设于所述插设部中。通过缩管部卡设于插设部中,实现对第一扶手杆和第二扶手杆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引体向上装置一的正向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引体向上装置一的反向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处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引体向上装置二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B处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固定板和冲压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图。图9是图8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于对本技术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参阅图1至图9可知,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引体向上装置的安装结构,包括定位于待安装位置的固定板1和可拆卸安装于固定板1上的引体向上主体结构3;其中,固定板1上固接有冲压件2,冲压件2和固定板1之间形成有呈上下依次布设的多个卡槽(图中未标注),引体向上主体结构3的端部形成有匹配于多个卡槽的多个卡板31,每一冲压件2和固定板1之间形成一卡槽,引体向上主体结构3上设有匹配于多个卡槽的多个卡板31,每一卡板31卡设于一卡槽中,卡板31自上而下卡设于卡槽中。本实施例中,(1)相邻二卡槽上下等间隔设置,卡板31沿自身中间位置上下对称设置,卡板31的一端卡设于卡槽中,可实现引体向上主体结构3正、反方向的定位,图1和图3分别为引体向上主体结构3正向安装和反向安装的结构示意图,采用图1和图3中的正、反装(转动180°)可以实现引体向上主体结构3中扶手杆33安装位置(高度)的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较好的适用性;(2)通过将引体向上主体结构3自上而下卡设于由冲压件2和固定板1形成的卡槽中,卡板31的卡设方向与使用时受到的作用力的方向一致,都指向下,保证引体向上主体结构3安装的稳固性,同时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具体的,(1)固定板1通过膨胀螺栓或螺钉固定在待安装位置;(2)卡板31上下两端的形状与卡槽的形状均相互匹配;(3)固定板1和冲压件2之间焊接连接。较佳的,固定板1的面向待安装位置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定位板4,定位板4上形成插设于待安装位置的卡齿41,并配合绑带使用实现对固定板1的定位。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定位板4上的卡齿41卡设于树上,并将绑带缠绕在树上,实现将固定板1定位于树上,通过结合定位板4上的卡齿41和绑带实现对固定板1更好的定位,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具体的,定位板4呈U字型,U字型定位板4的开口端形成有卡齿41。实施例一:冲压件2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二L型卡设部,L型卡设部的一端固接于固定板1,二L型卡设部之间的距离自顶端至底端逐渐减小。本实施例中,二L型卡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体向上装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板,定位于待安装位置,所述固定板上固接有冲压件,所述冲压件和所述固定板之间形成有卡槽;/n引体向上主体结构,所述引体向上主体结构的端部形成有卡板,所述卡板自上而下卡设于所述卡槽中;/n所述固定板上固接有呈上下依次布设的多个所述冲压件,每一所述冲压件和所述固定板之间形成一所述卡槽,所述引体向上主体结构上设有匹配于多个所述卡槽的多个卡板,每一所述卡板卡设于一所述卡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体向上装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板,定位于待安装位置,所述固定板上固接有冲压件,所述冲压件和所述固定板之间形成有卡槽;
引体向上主体结构,所述引体向上主体结构的端部形成有卡板,所述卡板自上而下卡设于所述卡槽中;
所述固定板上固接有呈上下依次布设的多个所述冲压件,每一所述冲压件和所述固定板之间形成一所述卡槽,所述引体向上主体结构上设有匹配于多个所述卡槽的多个卡板,每一所述卡板卡设于一所述卡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体向上装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二所述卡槽上下等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体向上装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面向所述待安装位置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形成插设于待安装位置的卡齿,并配合绑带使用实现对固定板的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体向上装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二L型卡设部,所述L型卡设部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固定板,二所述L型卡设部之间的距离自顶端至底端逐渐减小。


5.一种引体向上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正定杨群卫
申请(专利权)人:沈正定杨群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