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除PTA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工艺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1322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除PTA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工艺及系统。该处理工艺采用三维电极反应装置对PTA废水进行电化学处理,并在电化学处理之前进行预处理,在电化学处理之后进行后处理。预处理阶段,对污水pH值进行调节,并过滤除去污水中的固体杂质。电化学处理阶段,通过三维电极反应装置对污水进行处理,水中的污染物在三维电极反应装置的电解槽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被降解。后处理阶段,通过过滤除去电化学处理阶段产生的固体沉淀。本发明专利技术脱除PTA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工艺具有成本低、稳定可靠、净化效果显著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除PTA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工艺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脱除PTA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工艺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全球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污水处理成了亟待攻克的重要难题。水体污染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我国的水体污染现象十分严重,大量未达标的工业污水被直接排放。工业污水中包含种类繁多的有害成分,例如重金属离子。对苯二甲酸(PTA)是一种重要的轻纺化工生产原料,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高浓度有机废水——PTA废水,该废水含有多种有机物,如醋酸、苯甲酸及醋酸甲酯等,其中除含有可生化性较好的链状化合物外,还含有可生化性较差的芳香族化合物,如对苯二甲酸、甲基苯等。PTA废水具有温度高、COD浓度大、可生化性低等特点,且水中还含有一定浓度的钴、锰、钙、镁等金属离子,锰是引起色度偏高的主要原因。这种废水排入环境中,将会对水中鱼类及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带来严重的危害。目前,对PTA生产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是冷却后采用活性污泥处理技术或采用厌氧UASB+活性接触氧化工艺进行处理,使废水水质满足排放要求。也有文献记载了采用膜分离和树脂吸附分离法处理PTA生产废水,但是上述工艺中采用的膜分离过滤为中空纤维膜分离或卷式膜分离,上述两种膜分离都普遍存在着浓差极化和膜污染现象,进而影响过滤速度和过滤效果,并且具有清洗困难,通量难以恢复等缺点,影响了该工艺的工业化。常规的污水处理方法处理PTA废水时,可以有效去除COD,但是对钴、锰等重金属的去除效果有待提升。如果不通过有效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无害化处理,将会对自然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也影响人类自身的健康。电化学方法治理废水具有无需添加氧化剂、设备简单体积小、污泥量少、操作简便灵活、后处理简单等优点,通常被称为“环境友好型”的清洁处理技术。电化学法通过阳极氧化降解有机物或产生活性基团氧化有机物,同时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在阴极还原沉积。传统的平板二维电极面体比小,单位槽体处理量小,电化学反应器内的空间得不到有效利用,其对污染物的降解效果不理想。此外,电流效率低、成本较高的缺陷,阻碍了传统的平板二维电极的发展。针对传统二维电极的缺陷,三维电极技术应运而生。三维电极技术是一种在传统二维电极电化学法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新型电化学技术。通过在二维电解槽的电极板间装填粒子电极,粒子电极材料在阴、阳极板间电场的作用下表面带电而成为新的一极(第三极),使电化学反应可以在粒子电极表面发生。粒子电极为导电性较好的物质,一般为金属导体、镀金属的玻璃球、石墨颗粒、活性炭等材料。与传统二维平板电极相比,三维电极具有很大的比表面,能够增加电解槽的面体比,粒子电极间距小使传质效果得到极大改善,时空转换效率高,因此电流效率高、处理效果好,相比于二维电极法节能可达70%以上。三维电极法可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农药、染料、制药、含酚废水等难降解有机废水,含金属离子废水,垃圾渗滤液等,在污水处理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尚无采用三维电极技术来有效脱除PTA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处理工艺及系统。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脱除PTA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工艺及系统。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脱除PTA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工艺,利用三维电极反应装置脱除PTA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脱除PTA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系统,处理系统包括三维电极反应装置。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脱除PTA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工艺及系统。通过三维电极反应装置对PTA废水进行处理,使PTA废水中的污染物在三维电极反应装置的电解槽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被降解。本专利技术成本低、稳定可靠、净化效果显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脱除PTA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三维电极反应装置示意图。附图编号:1-阴极板;2-进液口;3-粒子电极;4-绝缘颗粒;5-出液口;6-阳极板;7-电解槽;8-气体分布板;9-曝气口;10-直流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为了攻克PTA废水中重金属离子脱除的难题,针对传统二维电极单位槽体处理量小、反应器空间利用效率不高、电流效率低等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电极法脱除PTA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工艺,利用三维电极反应器面体比大、传质效果好等特点,提升PTA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脱除率,实现PTA废水的高效处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一种三维电极法脱除PTA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预处理、电化学处理、后处理三个过程。在预处理过程中,对污水pH值进行调节,并通过过滤除去废水中的固体杂质。随后,经过预处理的废水进入三维电极反应装置。在电化学处理过程中,通过三维电极反应装置对废水进行处理,水中的污染物在三维电极反应装置的电解槽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化学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因电解作用而生成固体沉淀。在后处理过程中,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在电化学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沉淀。一种三维电极法脱除PTA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系统,参阅图1,该处理系统由pH值调节系统、第一过滤装置、三维电极反应装置、第二过滤装置组成。进一步参阅图1和图2,污水首先进入pH值调节系统,将pH值调节至适当,然后经过第一过滤装置除去固体污染物。随后,污水通过三维电极反应装置的进液口2流入电解槽7中。水中的污染物在三维电极反应装置的电解槽7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后,污水流入第二过滤装置,除去在电解槽7中产生的固体沉淀。三维电极反应装置包括:阴极板1、进液口2、粒子电极3、绝缘颗粒4、出液口5、阳极板6、电解槽7、气体分布板8、曝气口9、直流电源10。三维电极反应装置的电解槽7采用长方体结构,污水中的污染物在电解槽7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电解槽7的两侧分别设有阳极板6与阴极板1,阳极板6与阴极板1分别和直流电源10的正极与负极相连接。电解槽7内填装有粒子电极3与绝缘颗粒4,粒子电极3为具有导电性的粒子,绝缘颗粒4为绝缘性良好的颗粒,粒子电极3与绝缘颗粒4混合均匀后,填充到电解槽7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的三维电极反应装置中包括粒子电极3和绝缘粒子4,为防止形成短路电流,三维电极反应器中除填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除PTA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三维电极反应装置脱除所述PTA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除PTA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三维电极反应装置脱除所述PTA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PTA废水引入所述三维电极反应装置中进行电化学处理,所述PTA废水中的污染物在所述三维电极反应装置的电解槽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使所述PTA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因电解作用而生成固体沉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电化学处理前进行预处理以及在电化学处理后进行后处理;
优选的,所述预处理为:所述PTA废水进行电化学处理前,对所述PTA废水的pH值进行调节,并通过过滤除去PTA废水中的固体杂质;
优选的,所述后处理为:所述PTA废水进行电化学处理后,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在电化学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沉淀。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工艺脱除PTA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包括三维电极反应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电极反应装置包括电解槽,所述电解槽的两侧分别设有阳极板与阴极板,所述阳极板与阴极板分别和直流电源的正极与负极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解槽采用长方体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新安李程王洪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