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训练器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31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重量训练器材,包括一握持件以及一第一配重件。其中,握持件的一端具有一锁接部,第一配重件包括一第一轴杆及包覆在第一轴杆外周缘的一第一配重部,且第一轴杆的一端具有一第一锁接部,供锁合握持件的锁接部。握持件及第一配重件之间也可串接层叠至少一第二配重件,以让使用者可以依需要而更换第一配重件或第二配重件,以量身订制不同的重量,达到适当的运动健身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量训练器材
本技术涉及一种哑铃、壶铃或双手杠铃的类的重量训练器材,尤指一种可以量身订制,并节省重复购买成本。
技术介绍
对于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各种健身器材而言,例如:脚踏车健身器材、臂力训练器……等,其购买费用高且体积相当庞大,并不是相当适合在一般家庭中使用。而由于哑铃、壶铃或双手杠铃的类的重量训练器材体积小、易于储存,无需花费太多的金钱即可购得,不会受到空间的限制,且可以做到身体多部位的重量训练,以随时锻炼身体,因此,已成为一般社会大众所常使用的健身器材的一。而一般重量训练器材除了是以铸铁一体制造成型之外,也有以塑料吹塑成固定的形状之后,再灌入水泥以硬化后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上述以铸铁或水泥硬化所一体制造成型的重量训练器材,其整体的体积及重量已固定,并无法依个人的实际需求而更换,如此一来,不但无法量身订制以达到适当的运动健身效果,且常需分别购置以因应不同时期的需要,而增加购买成本。有鉴于此,为了提供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并改善上述的缺点,技术设计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技术的产生。本技术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重量训练器材,凭借以锁合方式以串接层叠至少一个配重件的结构,俾能解决现有重量训练器材成型无法量身订制且常需要增加购买成本的问题,而可依个人的实际需求而增加或减少配重件,以达到适当的运动健身效果,并节省购买成本。为达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设的重量训练器材包括一握持件以及一第一配重件。其中,握持件的一端具有一锁接部;第一配重件包括一第一轴杆及包覆在第一轴杆外周缘的一第一配重部,且第一轴杆的一端具有一第一锁接部,供锁合握持件的锁接部。实施时,第一配重部的一端具有一第一承托部,供包覆并限位握持件的一端。实施时,本技术还包括串联的至少一第二配重件,第二配重件包括一第二轴杆及包覆在第二轴杆外侧周缘的一第二配重部,至少一第二轴杆的一端具有一第二锁接部,供锁合锁接部;至少一第二轴杆的另一端具有一第三锁接部,供锁合第一锁接部。实施时,锁接部及第三锁接部是内螺孔,第一锁接部及第二锁接部是螺杆。实施时,本技术还包括一外披覆层,外披覆层包覆于第一配重件及至少一第二配重件的外侧周缘。本技术的优点是,能够提供一种不仅能让各个配重件稳固连结、量身订做以达到适当的运动健身效果,且能有效节省重复购买成本的重量训练器材。为便于对本技术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兹详述于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3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重量训练器材1;握持件2;握把21;弧形上凸块22;环形弧部23;锁接部24;第二配重件3,3’,3”;第二轴杆31,31’,31”;第二锁接部311,311’,311”;第三锁接部312,312’,312”;第二配重部32,32’,32”;第二承托部321,321’,321”;第二容纳空间322,322’,322”;第二环形弧部323,323’,323”;第一配重件4;第一轴杆41;第一配重部42;第一锁接部411;第一承托部421;第一容纳空间422;第一环形弧部423;外披覆层5。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哑铃、壶铃或双手杠铃的类的重量训练器材,主要包括一握持件以及一第一配重件,其中,握持件的底端具有一锁接部,而第一配重件包括一第一轴杆及包覆在第一轴杆外周缘的一第一配重部,第一轴杆的底端具有一第一锁接部,供锁合握持件的锁接部;第一配重部的顶端具有一第一承托部,供包覆并限位握持件的底端。请参阅第1~3图所示,其为本技术重量训练器材1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系以壶铃为例,主要包括依序串联的一握持件2、至少一第二配重件3以及一第一配重件4,且至少一第二配重件3及第一配重件4的外侧周缘包覆一外披覆层5,供形成缓冲及外部色彩的变化。握持件2的上半部具有一握把21,供使用者握持,握持件2的下半部具有一弧形上凸块22,供结合握把21的两端;弧形上凸块22的底面周缘形成一环形弧部23,且弧形上凸块22的底面中央位置具有向上凹陷的内螺孔,该内螺孔做为锁接部24。本实施例的第二配重件3、3’、3”设有三个,且上、下串联重叠。三个第二配重件3、3’、3”分别包括一第二轴杆31、31’、31”及包覆在第二轴杆31、31’、31”外侧周缘的一第二配重部32、32’、32”,第二轴杆31、31’、31”的顶端具有一螺杆,该螺杆做为第二锁接部311、311’、311”;第二轴杆31、31’、31”的底面中央位置具有一向上凹陷的内螺孔,该内螺孔做为第三锁接部312、312’、312”。而第二配重部32、32’、32”的顶端具有一第二承托部321、321’、321”,第二承托部321、321’、321”是环形向上凸出且内侧形成弧面的凸环,凸环的内侧面形成一第二容纳空间322、322’、322”;第二配重部32、32’、32”的底面周缘形成一第二环形弧部323、323’、323”。以在最上端第二配重件3的第二锁接部311向上锁合握持件2底面的锁接部24时,让握持件2底面的环形弧部23容纳并限位于最上端第二配重件3的第二容纳空间322之中;并在另外二个第二配重件3’、3”的第二锁接部311’、311”分别锁合上方第二配重件3、3’底面的第三锁接部312、312’时,让第二配重件3、3’底面的第二环形弧部323、323’分别容纳并限位于下端第二配重件3’、3”的第二容纳空间322’、322”之中。而第一配重件4主要包括一第一轴杆41及包覆在第一轴杆41外周缘的一第一配重部42,第一轴杆41的顶端具有一螺杆,该螺杆做为第一锁接部411;第一配重部42的顶端具有一第一承托部421,第一承托部421是环形向上凸出且内侧形成弧面的凸环,凸环的内侧面形成一第一容纳空间422;第一配重部42的底面周缘形成一第一环形弧部423。以在第一配重件4的第一锁接部411向上锁合第二配重件3”底面的第三锁接部312”时,让第二配重件3”底面的第二环形弧部323”容纳并限位于第一配重部42的第一容纳空间422之中,并让第一配重部42的第一承托部421包覆并限位第二配重件3”底面的第二环形弧部323”。实施时,本技术重量训练器材1也可适用于哑铃结构,其中握持件2的一端依序串联一握持件2、至少一第二配重件3以及一第一配重件4,而握持件2的另一端则依序串联另一组第二配重件以及第一配重件,以形成两端平衡的结构,并可依个人的实际需求而增加或减少两端的配重件数量。因此,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技术系以锁合方式串接层叠至少一个配重件,其中的锁接部做为主要串接的结构,而外周缘包覆的第一配重部的大小形状、材质及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因此,能依个人的实际需求而增加或减少配重件,以达到适当的运动健身效果,并节省重复购买不同规格产品的成本。2、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量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握持件,其一端具有一锁接部;以及/n一第一配重件,其包括一第一轴杆及包覆在该第一轴杆外周缘的一第一配重部,该第一轴杆的一端具有一第一锁接部,供锁合该握持件的该锁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量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握持件,其一端具有一锁接部;以及
一第一配重件,其包括一第一轴杆及包覆在该第一轴杆外周缘的一第一配重部,该第一轴杆的一端具有一第一锁接部,供锁合该握持件的该锁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配重部的一端具有一第一承托部,供包覆并限位该握持件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量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串联的至少一第二配重件,该第二配重件包括一第二轴杆及包覆在该第二轴杆外侧周缘的一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荏弘
申请(专利权)人:锐铭运动用品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