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光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287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蓝光治疗仪,其包括支架、蓝光照射源与婴儿放置床,蓝光照射源与婴儿放置床固定设置在支架上,其中蓝光照射源处于婴儿放置床的上方,还包括蓝光防护罩,所述蓝光防护罩使用不透光材料制作而成,蓝光防护罩活动设置在婴儿放置床上,蓝光防护罩的上端还设置有蓝光照射孔,在婴儿被放置在婴儿放置床上时,蓝光防护罩将婴儿头部以下的身体部位完全罩住,并且在蓝光防护罩靠近婴儿脖颈处的位置上设置有供脖颈穿过的弧形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控制蓝光的照射范围、使得婴儿在进行蓝光照射时不需要戴上眼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光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蓝光治疗仪。
技术介绍
蓝光治疗仪采用高纯度、高功率密度的红光、蓝光及黄光对皮肤进行照射,能改变细胞结构,杀死细菌,为新生细胞提供一个适合的环境,增强新胶原质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的生成,该种设备还常用来治疗新生儿的黄疸。现有的红蓝光治疗仪包括:支架、蓝光照射源与婴儿放置床,支架立在地面上,蓝光照射源与婴儿放置床均固定设置在支架上,并且蓝光照射源处于婴儿放置床的上方,在蓝光治疗仪用于治疗新生儿的黄疸时,首先将婴儿放置在婴儿放置床上,同时婴儿需要戴上防蓝光眼罩,防止蓝光伤害婴儿眼睛,然后打开蓝光照射源,蓝光照射源发出蓝光对婴儿的身体进行蓝光照射治疗。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使用蓝光治疗仪对婴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时,婴儿需要戴上防蓝光眼罩,此时因婴儿的眼睛被遮住了,看不见大人就容易产生不安的感觉,婴儿容易发生啼哭的情况,并且防蓝光眼罩戴在头上也不是太舒服,婴儿容易伸手去扯动,降低防蓝光眼罩的防蓝光效果,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蓝光治疗仪,其具有控制蓝光的照射范围、使得婴儿在进行蓝光照射时不需要戴上眼罩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蓝光治疗仪,包括:支架、蓝光照射源与婴儿放置床,蓝光照射源与婴儿放置床固定设置在支架上,其中蓝光照射源处于婴儿放置床的上方,还包括蓝光防护罩,所述蓝光防护罩使用不透光材料制作而成,蓝光防护罩活动设置在婴儿放置床上,蓝光防护罩的上端还设置有蓝光照射孔,在婴儿被放置在婴儿放置床上时,蓝光防护罩将婴儿头部以下的身体部位完全罩住,并且在蓝光防护罩靠近婴儿脖颈处的位置上设置有供脖颈穿过的弧形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婴儿使用蓝光照射仪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时,首先将婴儿放置在婴儿放置床上,然后再将蓝光防护罩放下将婴儿脖颈以下的身体部位罩住,之后再将蓝光照射源从蓝光照射孔中伸入蓝光防护罩的内部,最后对蓝光照射源通电,使得蓝光照射源发出的蓝光照射在婴儿的身体上,因蓝光防护罩的存在,蓝光的照射范围就被局限在蓝光防护罩的内部,不易从蓝光防护罩中扩散出来,婴儿也就不需要戴上防蓝光眼罩,弧形缺口的设置,使得蓝光防护罩在罩下时不易卡到婴儿的脖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蓝光防护罩一端与所述婴儿放置床铰接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蓝光防护罩一端与婴儿放置床铰接连接,使得蓝光防护罩就不易从婴儿防护床上掉到地下去,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并且蓝光防护罩在需要使用时直接翻下即可,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蓝光防护罩远离自身与所述婴儿放置床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拉环,拉环与蓝光防护罩铰接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环的设置,方便操作者将蓝光防护罩盖下与拉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缺口与婴儿脖颈处抵接的位置上固定设置有软垫条,软垫条上还固定设置有阻光软条,阻光软条远离软垫条的一端与婴儿脖颈处紧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垫条的设置,使得弧形缺口处更加的柔软,不易将婴儿脖颈处的皮肤挫伤,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阻光软条的设置,使得蓝光不易从弧形缺口处散发出来,提升了防蓝光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蓝光防护罩的上端设置有观察窗,观察窗的边缘固定设置有遮光布,遮光布将观察窗完全遮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观察窗的设置,方便在蓝光防护罩盖下时观察蓝光防护罩是否有压到婴儿的身体,便于及时做出调整;遮光布的设置,使得观察窗在不使用时可以将观察窗遮起,防止蓝光从观察窗处射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蓝光防护罩的侧表面上还设置有供手伸入蓝光防护罩内部的调整孔,调整孔的孔口位置固定设置有阻光布,阻光布将调整孔的孔口完全盖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整孔的设置,方便在蓝光防护罩盖下后对婴儿的身体做出调整;阻光布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防止蓝光从调整孔的位置处散发出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蓝光防护罩靠近所述婴儿放置床一端的边沿上固定设置有防护软条,在蓝光防护罩盖下时,防护软条远离蓝光防护罩的一侧表面与婴儿放置床的上表面边缘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软条的设置,使得蓝光防护罩靠近婴儿放置床一端的边沿在下压时不易将婴儿的皮肤挫伤,提升了蓝光防护罩使用的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蓝光照射源上滑动设置有遮光罩,在蓝光照射源伸入所述蓝光照射孔中后,遮光罩将蓝光照射孔的外侧孔口完全罩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光罩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防止蓝光从蓝光照射孔与蓝光照射源的缝隙中扩散出,提升了蓝光的使用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蓝光防护罩的设置,将蓝光很好的限制在蓝光防护罩的内部,不易随处进行扩散,婴儿在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时也就不需要戴上防蓝光眼罩,蓝光不易照射入婴儿的眼睛中,提升了婴儿蓝光治疗时的安全性;观察窗的设置,方便在蓝光防护罩盖下时观察蓝光防护罩是否有压到婴儿的身体,便于及时做出调整;遮光布的设置,使得观察窗在不使用时可以将观察窗遮起,防止蓝光从观察窗处射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蓝光照射源;21、遮光罩;3、婴儿放置床;4、蓝光防护罩;41、蓝光照射孔;42、观察窗;421、遮光布;43、弧形缺口;431、软垫条;432、阻光软条;44、调整孔;441、阻光布;45、防护软条;46、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蓝光治疗仪,包括:支架1、蓝光照射源2、婴儿放置床3与蓝光防护罩4,蓝光照射源2与婴儿放置床3均固定设置在支架1上,其中蓝光照射源2处于婴儿放置床3的上方。参照图1,蓝光防护罩4使用不透光的硬质塑料制作而成,蓝光防护罩4呈长方体形状,蓝光防护罩4一端外表面与婴儿放置床3铰接,使得蓝光防护罩4可以朝一侧翻转打开,在婴儿被放置在婴儿放置床3上时,蓝光防护罩4将婴儿头部以下的身体部位完全罩住。参照图1,蓝光防护罩4的上端表面开设有蓝光照射孔41,蓝光照射源2从蓝光照射孔41中伸入到蓝光防护罩4的内部,对蓝光防护罩4的内部进行蓝光照射;为了防止蓝光从蓝光照射源2与蓝光照射孔41侧壁之间的缝隙中漏出,在蓝光照射源2上滑动套设有一个遮光罩21,遮光罩21呈圆锥形且为皮革材质,在蓝光照射源2伸入蓝光照射孔41中后,遮光罩21将蓝光照射孔41的外侧孔口完全罩住;蓝光防护罩4的上端表面还开设有观察窗42,观察窗42的边缘粘连有遮光布421,遮光布421将观察窗42完全遮起,观察窗42与蓝光照射孔41相邻设置。参照图1,在蓝光防护罩4靠近婴儿脖颈处的位置上一体成型有供脖颈穿过的弧形缺口43,弧形缺口43截面呈半圆形,使得蓝光防护罩4盖下时不会压到婴儿的脖颈;弧形缺口43与婴儿脖颈处抵接的位置上粘连有软垫条4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光治疗仪,包括:支架(1)、蓝光照射源(2)与婴儿放置床(3),蓝光照射源(2)与婴儿放置床(3)固定设置在支架(1)上,其中蓝光照射源(2)处于婴儿放置床(3)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蓝光防护罩(4),所述蓝光防护罩(4)使用不透光材料制作而成,蓝光防护罩(4)活动设置在婴儿放置床(3)上,蓝光防护罩(4)的上端还设置有蓝光照射孔(41),在婴儿被放置在婴儿放置床(3)上时,蓝光防护罩(4)将婴儿头部以下的身体部位完全罩住,并且在蓝光防护罩(4)靠近婴儿脖颈处的位置上设置有供脖颈穿过的弧形缺口(4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光治疗仪,包括:支架(1)、蓝光照射源(2)与婴儿放置床(3),蓝光照射源(2)与婴儿放置床(3)固定设置在支架(1)上,其中蓝光照射源(2)处于婴儿放置床(3)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蓝光防护罩(4),所述蓝光防护罩(4)使用不透光材料制作而成,蓝光防护罩(4)活动设置在婴儿放置床(3)上,蓝光防护罩(4)的上端还设置有蓝光照射孔(41),在婴儿被放置在婴儿放置床(3)上时,蓝光防护罩(4)将婴儿头部以下的身体部位完全罩住,并且在蓝光防护罩(4)靠近婴儿脖颈处的位置上设置有供脖颈穿过的弧形缺口(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防护罩(4)一端与所述婴儿放置床(3)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蓝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防护罩(4)远离自身与所述婴儿放置床(3)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拉环(46),拉环(46)与蓝光防护罩(4)铰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缺口(43)与婴儿脖颈处抵接的位置上固定设置有软垫条(431),软垫条(431)上还固定设置有阻光软条(4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王清明方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童心悦儿科医疗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