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抑制缝合伤口瘢痕形成的伤口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277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抑制缝合伤口瘢痕形成的伤口治疗仪,主要包括治疗仪主体、调节杆和治疗头,治疗仪主体包括控制电路板、散热器、短路保护器、显示屏、控制按键和电源插头,控制电路板分别与短路保护器、显示屏和控制按键通过内部导线连接,调节杆活动设置在治疗仪主体的顶部,调节杆内部设置有导线,导线用于连接治疗仪主体和治疗头,治疗头包括弧形面板、按摩控制电机、按摩头、微型电离辐射发生器和固定带,按摩控制电机和微型电离辐射发生器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总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新颖、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抑制缝合伤口瘢痕形成的伤口治疗仪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以抑制缝合伤口瘢痕形成的伤口治疗仪。
技术介绍
伤口指受伤破裂的地方,多指人或其他动物的皮肤、肌肉、黏膜等而言。伤口愈合分三类:一期愈合,二期愈合及三期愈合。一期愈合的概念是伤口边缘接近关闭而没有空腔或伤口内不留死腔。例如外科切口无组织缺损、清洁的撕裂伤;二期愈合的概念是伤口开放,见于组织遭破坏或者组织丢失;三期愈合是被延迟的初期闭合,例如某些伤口,特别见于无组织丢失而感染的伤口,在治疗感染时而开放伤口及后期以外科闭合的伤口。伤口愈合在生理情况下是很复杂的,同时受多种内外因素影响,它包括有感染,类固醇治疗,营养不良,伴发的内科疾病如糖尿病,及使局部血液供应减少的因素。在不同条件下,伤口愈合可能很差或愈合的时间大大加快。皮肤创伤愈合是指由于遭受外力作用,皮肤组织出现离断或缺损后的愈复过程,包括各种组织的再生和肉芽组织增生、瘢痕组织形成的复杂组合,表现出各种过程的协同作用。最轻度的创伤仅限于皮肤表皮层。稍重者有皮肤和皮下组织断裂,并出现伤口;严重的创伤可有肌肉、肌键、神经的断裂及骨折。前者可通过上皮再生愈合,后两者由于创伤严重,皮肤自身无法修复愈合常需人工干预治疗,如行皮肤修补手术及植皮。皮肤附属器如遭完全破坏,则不能完全再生,而出现瘢痕修复。大约从第3天开始从伤口底部及边缘长出肉芽组织填平伤口。其方向大都垂直于创面,并呈袢状弯曲。肉芽组织中没有神经,故无感觉。其后一周胶原纤维形成甚为活跃,以后逐渐缓慢下来。随着胶原纤维越来越多,出现瘢痕形成过程,大约在伤后一个月瘢痕完全形成。可能由于局部张力的作用,瘢痕中的胶原纤维最终与皮肤表面平行。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缝合伤口愈合初期对伤口瘢痕生长进行抑制的装置,在瘢痕形成后在进行修复较为麻烦,所以,需要一种可以抑制缝合伤口瘢痕形成的伤口治疗仪。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抑制缝合伤口瘢痕形成的伤口治疗仪。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以抑制缝合伤口瘢痕形成的伤口治疗仪,主要包括治疗仪主体、调节杆和治疗头,所述治疗仪主体包括控制电路板、散热器、短路保护器、显示屏、控制按键和电源插头,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治疗仪主体内中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治疗仪主体内后部,所述短路保护器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下方,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治疗仪主体前表面,所述控制按键设置在显示屏右侧,所述电源插头设置在治疗仪主体后表面,控制电路板分别与短路保护器、显示屏和控制按键通过内部导线连接,所述调节杆活动设置在治疗仪主体的顶部,调节杆内部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用于连接治疗仪主体和所述治疗头,治疗头包括弧形面板、按摩控制电机、按摩头、微型电离辐射发生器和固定带,所述弧形面板外侧面活动连接在调节杆的远端,所述按摩控制电机设置在弧形面板内部,所述按摩头均匀设置在弧形面板的内侧面上,每个按摩头内部均设置有所述微型电离辐射发生器,所述按摩控制电机和微型电离辐射发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固定带分别设置在弧形面板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按键包括启停按键、按摩力度调节旋钮、电离辐射强度调节旋钮和定时调节旋钮,启停按键用于开关治疗仪,按摩力度调节旋钮用于调节按摩头按摩力度,电离辐射强度调节旋钮用于调节微型电离辐射发生器产生电离辐射强度,定时调节旋钮用于设定电离辐射的时间。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为绝缘硬性材料制得,避免调节杆内部导线漏电造成使用者触电。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面板的外侧面设有电离辐射反射涂层,避免电路辐射反射出弧形面板,对治疗头周围完好皮肤或人员造成辐射。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面板的弯曲弧度可调节,用于贴合身体不同部位伤口。本技术的工作方法是:在患者缝合伤口愈合初期进行瘢痕形成的抑制,首先将治疗仪主体水平放置在桌面上,转动调节杆使治疗头贴近患者伤口处,然后根据患者伤口的位置和形状将治疗头的弧形面板弯曲至贴合患者伤口的形状,使用固定带将治疗头固定在患者伤口处,通过启停按键开启治疗仪,通过按摩力度手动调节旋钮调节按摩头按摩力度由小至大,通过电离辐射强度调节旋钮调节微型电离辐射发生器产生电离辐射强度,电离辐射强度在0.2-0.4C/Kg,通过定时调节旋钮设定按摩和电离辐射的时间,通过人工控制的微弱电离辐射破坏伤口处肉芽组织的生长,从而避免伤口瘢痕的形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可以抑制缝合伤口瘢痕形成的伤口治疗仪,尤其适用于患者缝合伤口愈合初期抑制瘢痕生成,通过设置可以弯曲的治疗头,使治疗头可以贴合不同患者的身上的不同部位,在治疗头上设置按摩头,对患者伤口处进行间隔性的轻微按摩,促进患者伤口平整恢复,按摩周期为每10min按摩30s,并且在按摩头内设置微型电离辐射发生器,通过人工控制的微量电离辐射对患者伤口处进行电离辐射,电离辐射能破坏伤口处新生细胞,抑制肉芽组织再生,阻止瘢痕形成,在不损坏患者皮肤的前提下抑制患者伤口瘢痕的生成,并且可以通过治疗仪主体上的控制按键对按摩力度、电离辐射强度和治疗时间进行设置。总之,本技术具有结构新颖、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治疗头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治疗仪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工作电路图。其中,1-治疗仪主体、11-控制电路板、12-散热器、13-短路保护器、14-显示屏、15-控制按键、151-启停按键、152-按摩力度调节旋钮、153-电离辐射强度调节旋钮、154-定时调节旋钮、16-电源插头、2-调节杆、21-导线、3-治疗头、31-弧形面板、311-电离辐射反射涂层、32-按摩控制电机、33-按摩头、34-微型电离辐射发生器、35-固定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3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可以抑制缝合伤口瘢痕形成的伤口治疗仪,主要包括治疗仪主体1、调节杆2和治疗头3,治疗仪主体1包括控制电路板11、散热器12、短路保护器13、显示屏14、控制按键15和电源插头16,控制电路板11设置在治疗仪主体1内中部,散热器12设置在治疗仪主体1内后部,短路保护器13设置在控制电路板11下方,显示屏14设置在治疗仪主体1前表面,控制按键15设置在显示屏14右侧,控制按键15包括启停按键151、按摩力度调节旋钮152、电离辐射强度调节旋钮153和定时调节旋钮154,电源插头16设置在治疗仪主体1后表面,控制电路板11分别与短路保护器13、显示屏14和控制按键15通过内部导线连接,调节杆2活动设置在治疗仪主体1的顶部,调节杆2为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得,调节杆2内部设置有导线21,导线21用于连接治疗仪主体1和治疗头3;如图2所示,治疗头3包括弧形面板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抑制缝合伤口瘢痕形成的伤口治疗仪,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治疗仪主体(1)、调节杆(2)和治疗头(3),所述治疗仪主体(1)包括控制电路板(11)、散热器(12)、短路保护器(13)、显示屏(14)、控制按键(15)和电源插头(16),所述控制电路板(11)设置在治疗仪主体(1)内中部,所述散热器(12)设置在治疗仪主体(1)内后部,所述短路保护器(13)设置在控制电路板(11)下方,所述显示屏(14)设置在治疗仪主体(1)前表面,所述控制按键(15)设置在显示屏(14)右侧,所述电源插头(16)设置在治疗仪主体(1)后表面,控制电路板(11)分别与短路保护器(13)、显示屏(14)和控制按键(15)通过内部导线连接,所述调节杆(2)活动设置在治疗仪主体(1)的顶部,调节杆(2)内部设置有导线(21),所述导线(21)用于连接治疗仪主体(1)和所述治疗头(3),治疗头(3)包括弧形面板(31)、按摩控制电机(32)、按摩头(33)、微型电离辐射发生器(34)和固定带(35),所述弧形面板(31)外侧面活动连接在调节杆(2)的远端,所述按摩控制电机(32)设置在弧形面板(31)内部,所述按摩头(33)均匀设置在弧形面板(31)的内侧面上,每个按摩头(33)内部均设置有所述微型电离辐射发生器(34),所述按摩控制电机(32)和微型电离辐射发生器(34)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板(11)电性连接,所述固定带(35)分别设置在弧形面板(31)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07 CN 20182182971051.一种可以抑制缝合伤口瘢痕形成的伤口治疗仪,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治疗仪主体(1)、调节杆(2)和治疗头(3),所述治疗仪主体(1)包括控制电路板(11)、散热器(12)、短路保护器(13)、显示屏(14)、控制按键(15)和电源插头(16),所述控制电路板(11)设置在治疗仪主体(1)内中部,所述散热器(12)设置在治疗仪主体(1)内后部,所述短路保护器(13)设置在控制电路板(11)下方,所述显示屏(14)设置在治疗仪主体(1)前表面,所述控制按键(15)设置在显示屏(14)右侧,所述电源插头(16)设置在治疗仪主体(1)后表面,控制电路板(11)分别与短路保护器(13)、显示屏(14)和控制按键(15)通过内部导线连接,所述调节杆(2)活动设置在治疗仪主体(1)的顶部,调节杆(2)内部设置有导线(21),所述导线(21)用于连接治疗仪主体(1)和所述治疗头(3),治疗头(3)包括弧形面板(31)、按摩控制电机(32)、按摩头(33)、微型电离辐射发生器(34)和固定带(35),所述弧形面板(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小君赵明霞岳社红龙红焰黎廷艳张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