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无菌上药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266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简易无菌上药支架;上药挡板及支撑件;上药挡板上端面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向下开有锯齿状上药槽,上药挡板上端面两端还开有两对应与锯齿状上药槽两端连通的医用棉签伸入孔。效果:将四个支撑件固在病人身体皮肤表面,以使其身体皮肤表面伤口缝合处正对锯齿状上药槽,医护人员随手将沾有药物的医用棉签棉头自相应医用棉签伸入孔穿过至使得与病人身体皮肤表面伤口缝合处起始端相抵,并随手将医用棉签沿着锯齿状上药槽滑动,如此,即能快速并均匀将药物呈锯齿形的划过病人身体表面伤口缝合部位,相应操作快捷省时,上药完毕后,病人身体表面伤口缝合部位依然通过上药挡板遮挡,使得不易被污染并受感染,进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简易无菌上药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用护理用品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简易无菌上药支架。
技术介绍
在各大医院的外科,对于身体表面伤口缝合的病人,经常需要在其身体表面伤口缝合处进行定期上药,相应上药方式一般为医护人员使用医用棉签沾好药物,后续的,再将沾有药物的医用棉签的棉头呈锯齿形的划过病人身体表面伤口缝合部位,以使达到给予病人身体表面伤口缝合部位均匀涂药且非完全覆盖式涂药的目的。对于上述涂药方式,其虽然应用普遍,但其依然具有一定缺陷和不足。具体来说,一方面,医护人员随手的将沾有药物的医用棉签的棉头呈锯齿形的划过病人身体表面伤口缝合部位时,所划过的锯齿形上药轨迹的每一弯折段存在长短不一及参差不齐的问题,使得上药会不均匀,另一方面,医护人员随手的将沾有药物的医用棉签的棉头呈锯齿形的划过病人身体表面伤口缝合部位时,由于需要把控所划过的锯齿形上药轨迹的每一弯折段的长度及弯折角度等,使得操作也会很慢,并且,在上药完毕后,病人身体表面伤口缝合部位没有一较好的遮挡件将其遮挡,使得容易受外物触碰而引起交叉感染,且对于病人自身而言,其也没有无菌意识,使得容易用手去触碰其身体表面伤口缝合部位,使得其身体表面伤口缝合部位也较容易因此而被污染并受感染。藉此,现有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简易无菌上药支架。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无菌上药支架,包括长方形状上药挡板及立固于所述上药挡板底部四角的适于固定在病人身体皮肤表面的支撑件;所述上药挡板上端面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向下开设有贯穿至其下底面的锯齿状上药槽,所述锯齿状上药槽内径略大于医用棉签的棉杆外径;所述上药挡板上端面两端还分别开设有贯穿至其下底面的适于医用棉签自上而下穿过的医用棉签伸入孔,两所述医用棉签深入孔对应位于所述锯齿状上药槽两端旁侧并对应与所述锯齿状上药槽两端连通。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优选地,所述锯齿状上药槽的每个拐点处分别成型为圆槽状结构,以使相应位置内径略大于医用棉签的棉头外径。优选地,所述上药挡板上端面周缘向下开设有贯穿至其下底面的四个滑槽,四个所述滑槽对应与所述上药挡板四个侧面相平行;四个所述支撑件上端对应可滑动的卡固于四个所述滑槽内,以使其托起支撑所述上药挡板的位置对应可调。优选地,每个所述支撑件均包括螺杆、锁紧螺栓及适于吸附在病人身体皮肤表面的吸盘;四个所述吸盘对应固设于四个所述螺杆底部,四个所述螺杆自下而上对应穿出至四个所述滑槽上部槽口外,四个所述锁紧螺栓对应旋接于四个所述螺杆上端,并对应与四个所述滑槽上部槽口相抵;当拧松四个所述锁紧螺栓时,四个所述螺杆可对应沿四个所述滑槽滑动,以使四个所述支撑件托起支撑所述上药挡板的位置对应可调。优选地,四个所述支撑件还均包括一万向节构件;四个所述万向节构件上部对应连接至四根所述螺杆底部,下部对应与四个所述吸盘顶部相连。优选地,每个所述万向节构件均包括一球头座及一可转动的卡固于相应球头座内的万向球;四个所述球头座顶部对应与四根所述螺杆底部相连;四个所述万向球底部对应与四个所述吸盘顶部相连;当转动所述万向球时,所述吸盘吸附病人皮肤表面的角度可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简易无菌上药支架,在具体实施时,将四个所述支撑件固定在病人身体皮肤表面,以使其身体皮肤表面伤口缝合处正对所述锯齿状上药槽,而后,医护人员随手的将沾有药物的医用棉签的棉头自相应医用棉签伸入孔从外而内穿过至使得与病人身体皮肤表面伤口缝合处起始端相抵,后续的,医护人员随手的将沾有药物的医用棉签沿着所述锯齿状上药槽滑动,如此,即能快速并准确的将药物呈锯齿形的划过病人身体表面伤口缝合部位,相应操作快捷省时,使得作业效率高,并且,因所设置的锯齿状上药槽的每一弯折段长短一样及弯折角度一样,由此,则使得操作过程中所划过的锯齿形上药轨迹的每一弯折段长短一致及弯折角度一致,使得上药均匀,上药效果好,同时,在上药完毕后,病人身体表面伤口缝合部位依然通过所述上药挡板遮挡,使得不易受外物触碰而引起交叉感染,且对于病人自身而言,其手也不易触碰到其身体表面伤口缝合部位,使得其身体表面伤口缝合部位也不易因此而被污染并受感染,进而,本技术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其二、在本技术方案中,一方面,由于所述锯齿状上药槽的每个拐点处分别成型为圆槽状结构,以使相应位置内径略大于医用棉签的棉头外径,由此,当病人身体表面创口缝合部位长度较短时,医护人员则还可经过与病人身体表面创口缝合部位起始端相邻近的相应锯齿状上药槽的圆槽状结构的拐点将沾有药物的医用棉签伸入,使得操作起来更加便携省时,另一方面,因所述上药挡板上端面周缘向下开设有贯穿至其下底面的四个滑槽,四个所述滑槽对应与所述上药挡板四个侧面相平行,四个所述支撑件上端对应可滑动的卡固于四个所述滑槽内,由此,则使得其托起支撑所述上药挡板的位置对应可调,使得可根据病人身体皮肤表面平整度来将其调节至合适位置来固定本技术,同时,因每个所述支撑件均包括螺杆、锁紧螺栓、适于吸附在病人身体皮肤表面的吸盘及万向节构件,继而,当转动所述万向球时,则可实现以使所述吸盘吸附病人皮肤表面的角度可调,使得本技术更能根据病人身体皮肤表面平整度来将所述支撑件调节至合适位置及吸附角度,以使其能被很灵活的固定至病人身体皮肤表面,使得本技术使用起来灵活性更强,使得使用适应性更强,从而,本技术的使用效果能达到最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简易无菌上药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简易无菌上药支架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所述支撑件的分解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附图标号:简易无菌上药支架1000;上药挡板10;锯齿状上药槽101;圆槽状结构1011;医用棉签伸入孔102;滑槽103;支撑件20;螺杆201;锁紧螺栓202;吸盘203;万向节构件204;球头座2041;万向球204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技术的专利技术实质。结合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简易无菌上药支架1000,包括长方形状上药挡板10及立固于所述上药挡板10底部四角的适于固定在病人身体皮肤表面的支撑件20;其中,所述上药挡板10上端面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向下开设有贯穿至其下底面的锯齿状上药槽101,所述锯齿状上药槽101内径略大于医用棉签的棉杆外径;所述上药挡板10上端面两端还分别开设有贯穿至其下底面的适于医用棉签自上而下穿过的医用棉签伸入孔102,两所述医用棉签深入孔对应位于所述锯齿状上药槽101两端旁侧并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无菌上药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状上药挡板及立固于所述上药挡板底部四角的适于固定在病人身体皮肤表面的支撑件;/n所述上药挡板上端面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向下开设有贯穿至其下底面的锯齿状上药槽,所述锯齿状上药槽内径略大于医用棉签的棉杆外径;所述上药挡板上端面两端还分别开设有贯穿至其下底面的适于医用棉签自上而下穿过的医用棉签伸入孔,两所述医用棉签深入孔对应位于所述锯齿状上药槽两端旁侧并对应与所述锯齿状上药槽两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无菌上药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状上药挡板及立固于所述上药挡板底部四角的适于固定在病人身体皮肤表面的支撑件;
所述上药挡板上端面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向下开设有贯穿至其下底面的锯齿状上药槽,所述锯齿状上药槽内径略大于医用棉签的棉杆外径;所述上药挡板上端面两端还分别开设有贯穿至其下底面的适于医用棉签自上而下穿过的医用棉签伸入孔,两所述医用棉签深入孔对应位于所述锯齿状上药槽两端旁侧并对应与所述锯齿状上药槽两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无菌上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状上药槽的每个拐点处分别成型为圆槽状结构,以使相应位置内径略大于医用棉签的棉头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简易无菌上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药挡板上端面周缘向下开设有贯穿至其下底面的四个滑槽,四个所述滑槽对应与所述上药挡板四个侧面相平行;
四个所述支撑件上端对应可滑动的卡固于四个所述滑槽内,以使其托起支撑所述上药挡板的位置对应可调。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改陈玉梅谭杏贤梁晓瑜陆映霞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