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力度过大的耳鼻喉喷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266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力度过大的耳鼻喉喷药器,包括注射筒、连接在注射筒右端的喷管、安装在注射筒内的活塞块以及与活塞块连接的推杆,所述推杆的端部连接有位于注射筒外侧的向下的压杆,且压杆与注射筒之间设置有随着注射压力不断增大的弹性部件。喷药时,捏压补液筒和压杆,从而推动活塞块,单向进液阀关闭,单向出液阀打开,从而进行喷药,在压杆移动时,扭簧会压缩,这样扭簧的压缩量不断增加,捏压阻力越来越大,从而实现减速,避免后面速度过快喷射药液过多的现象,避免了浪费,同时,初始时的扭簧具有初始弹力,因此,初始时速度不会过快,喷管的正常尺寸,保证供药速度,无需设计的过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力度过大的耳鼻喉喷药器
本技术涉及耳鼻喉喷药器防喷射力度过大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力度过大的耳鼻喉喷药器。
技术介绍
对于耳鼻喉科,需检查的部位孔小洞深,检查或治疗时需要将药物喷入,市场上的喷药器,大部分类似注射器,直接推注,但是,这种存在一个问题,也就是,初始时,注射器的静摩擦比较大,这样推力大于静摩擦才会移动,移动起来以后,阻力小了,速度比较快,这样喷射的药物比较多,无法立刻停止,造成药液喷射剂量过多,并浪费药物,而如果注射的孔过小,内部压强大,可以控制速度,但是,喷药太慢,因此,如何喷药快,后期速度又好控制,这个很重要,为此,我们需要一种防力度过大的耳鼻喉喷药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力度过大的耳鼻喉喷药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力度过大的耳鼻喉喷药器,包括注射筒、连接在注射筒右端的喷管、安装在注射筒内的活塞块以及与活塞块连接的推杆;所述推杆的端部连接有位于注射筒外侧的向下的压杆,且压杆与注射筒之间设置有随着注射压力不断增大的弹性部件。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为扭簧。优选的,还包括在活塞块回位时进行自动补液的补液机构。优选的,所述补液机构包括固定在注射筒下端左侧的补液筒,且扭簧的右端固定在补液筒上,所述补液筒的底部通过导管与注射筒的右端连接,且导管上设置有单向进液阀,所述喷管上设置有单向出液阀,且补液筒连接有进气机构。优选的,所述进气机构包括连接在补液筒周向上端的进气管,且进气管上设置有固定在补液筒上的单向进气阀。优选的,所述补液筒呈竖直的筒状。优选的,所述补液筒的下端向右弯折形成防脱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加药时,将补液筒倒置过来,然后将进气管插入药液瓶,向外拉动压杆,单向出液阀关闭,单向进液阀和单向进气阀打开,这样药液会经进气管进入到补液筒内,而导管因为补液筒倒过来,接触不到药液,从而无法进入到注射筒内,从而完成一次补液,接着推动压杆,单向进液阀和单向进气阀关闭,单向出液阀打开排气,从而完成一次补液,这样几个循环即可补满补液筒;2、喷药时,捏压补液筒和压杆,从而推动活塞块,单向进液阀关闭,单向出液阀打开,从而进行喷药,在压杆移动时,扭簧会压缩,这样扭簧的压缩量不断增加,捏压阻力越来越大,从而实现减速,避免后面速度过快喷射药液过多的现象,避免了浪费,同时,初始时的扭簧具有初始弹力,因此,初始时速度不会过快,喷管的正常尺寸,保证供药速度,无需设计的过细;3、松开压杆,在扭簧的作用下,活塞块回位,对注射筒抽气,单向出液阀关闭,单向进液阀和单向进气阀打开,进行自动补液,无需手动补液,更方便,这样在保证减速的同时,保证每次喷射量不大,且能自动补液,更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中:1注射筒、11喷管、12活塞块、13推杆、2压杆、21扭簧、22补液筒、23导管、24单向进液阀、25单向出液阀、26进气管、27单向进气阀、28防脱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3,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力度过大的耳鼻喉喷药器技术方案:一种防力度过大的耳鼻喉喷药器,包括注射筒1、连接在注射筒1右端的喷管11、安装在注射筒1内的活塞块12以及与活塞块12连接的推杆13。推杆13的端部连接有位于注射筒1外侧的向下的压杆2,且压杆2与注射筒1之间设置有随着注射压力不断增大的弹性部件,弹性部件为扭簧21,随着压杆2向右推动,扭簧21不断被挤压,产生的反作用力也越来越大,这样推进的速度会被降低,避免喷药过猛,还包括在活塞块12回位时进行自动补液的补液机构,随着喷药时产生的反作用力越来越大,就需要松开,完成一次喷药,继续下一次,也保证每次的喷射量不会太大,这样就需要进行自动补液,补液机构包括固定在注射筒1下端左侧的补液筒22,且扭簧21的右端固定在补液筒22上,补液筒22的底部通过导管23与注射筒1的右端连接,且导管23上设置有单向进液阀24。喷管11上设置有单向出液阀25,且补液筒22连接有进气机构,补液的时候,补液筒22需要进气,保证压力平衡,同时,也需要从进气处补充药液,进气机构包括连接在补液筒22周向上端的进气管26,且进气管26上设置有固定在补液筒22上的单向进气阀27,单向进气阀27也可以进入补充液,只能向补液筒22内流动,补液筒22呈竖直的筒状,方便手握,捏压压杆2,方便施力,补液筒22的下端向右弯折形成防脱部28,防止滑脱,导管23可以采用硬质的,呈L型,避免对捏压补液筒22影响。工作原理:加药时,将补液筒22倒置过来,然后将进气管26插入药液瓶,向外拉动压杆2,单向出液阀25关闭,单向进液阀24和单向进气阀27打开,这样药液会经进气管26进入到补液筒22内,而导管23因为补液筒22倒过来,接触不到药液,从而无法进入到注射筒1内,从而完成一次补液,接着推动压杆2,单向进液阀24和单向进气阀27关闭,单向出液阀25打开排气,从而完成一次补液,这样几个循环即可补满补液筒22,喷药时,捏压补液筒22和压杆2,从而推动活塞块12,单向进液阀24关闭,单向出液阀25打开,从而进行喷药,在压杆2移动时,扭簧21会压缩,这样扭簧21的压缩量不断增加,捏压阻力越来越大,从而实现减速,避免后面速度过快喷射药液过多的现象,避免了浪费,同时,初始时的扭簧21具有初始弹力,因此,初始时速度不会过快,喷管11的正常尺寸,保证供药速度,无需设计的过细,松开压杆2,在扭簧21的作用下,活塞块12回位,对注射筒1抽气,单向出液阀25关闭,单向进液阀24和单向进气阀27打开,进行自动补液,无需手动补液,更方便,这样在保证减速的同时,保证每次喷射量不大,且能自动补液,更实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力度过大的耳鼻喉喷药器,包括注射筒(1)、连接在注射筒(1)右端的喷管(11)、安装在注射筒(1)内的活塞块(12)以及与活塞块(12)连接的推杆(13);/n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3)的端部连接有位于注射筒(1)外侧的向下的压杆(2),且压杆(2)与注射筒(1)之间设置有随着注射压力不断增大的弹性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力度过大的耳鼻喉喷药器,包括注射筒(1)、连接在注射筒(1)右端的喷管(11)、安装在注射筒(1)内的活塞块(12)以及与活塞块(12)连接的推杆(13);
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3)的端部连接有位于注射筒(1)外侧的向下的压杆(2),且压杆(2)与注射筒(1)之间设置有随着注射压力不断增大的弹性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力度过大的耳鼻喉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扭簧(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力度过大的耳鼻喉喷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活塞块(12)回位时进行自动补液的补液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力度过大的耳鼻喉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机构包括固定在注射筒(1)下端左侧的补液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巍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