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18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容器。该容器包括瓶身、盖装置和吸管。其中,瓶身具有用于容纳流体的第一空腔。盖装置包括位于下方的隔离件以及位于隔离件上方的弹性按压件。隔离件与按压件形成位于盖装置内部的第二空腔。隔离件上形成有与第一空腔连通的多个微孔。当容器被倒置且按压件被按压后,按压件能够借助于自动复原而产生的吸力将第一空腔内的流体经由微孔引入第二空腔。将容器翻转摆正后,按压按压件可以在容器内部形成下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容器
本技术涉及容器领域,其尤其适于用作婴幼儿的水杯、奶瓶等。
技术介绍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饮用诸如水、奶、果汁等饮料。特别地,婴幼儿需要频繁饮用水、牛奶等,以此满足自身的水分、营养需求。由于尚未发育良好,婴幼儿通过敞口的杯子或瓶子饮用饮料的情况下,饮料容易外溢而沾污衣服或外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婴幼儿多通过带有吸管的水杯或奶瓶饮用饮料。对于带有吸管的水杯而言,如图1所示,水杯包括瓶身和盖子,盖子上设有吸管以及可转动地固定在盖子外缘端部的转动盖。盖子通过螺纹固定的方式固定在瓶身的开口端。正常情况下,转动盖的自由端固定在瓶身或盖子上,并且抵住吸管,吸管被弯折以防止瓶内液体外溢。转动盖被开启后,吸管恢复自然状态,人们可通过吸管吸入瓶身内的饮料。现有的吸管式水杯在上述盖子的结构上做出了各类结构性设计,婴幼儿可以更为方便、安全地使用杯子。然而,现有的吸管式水杯无法与使用者产生互动,很难引起使用者喝水的兴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根据现有技术的水杯的上述现状,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娱乐功能的容器,其可以引起婴幼儿饮用水、牛奶等饮料。该目的通过根据本技术以下形式的一种容器来实现。该容器包括瓶身、盖装置和吸管。其中,所述瓶身具有用于容纳流体的第一空腔。所述盖装置可拆装地固定于所述瓶身的敞口端。所述吸管固定于所述盖装置上且被构造成能够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容器的外部空间。所述盖装置包括位于下方的隔离件以及位于所述隔离件上方的弹性按压件,所述隔离件与所述按压件形成位于所述盖装置内部的第二空腔,且所述隔离件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多个微孔,当所述容器被倒置且所述按压件被按压后,所述按压件能够借助于自动复原而产生的吸力将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流体经由所述微孔引入所述第二空腔。在容器的第二空腔储存了液体后,使用人员可以将容器翻转摆正,此时,液体受自身重力影响而从微孔缓慢落下,形成下雨的场景。此外,在将容器翻转摆正后,使用人员也可按压按压件,此时,液体形成多个水柱向下喷出。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按压件上设有回气阀。按压按压件时,回气阀开启,第一空腔和外部空间彼此连通,因而,第二空腔和外部环境的压力相等,这将利于按压件借助自身的弹力自动复原。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回气阀具有附接在所述按压件的壁面的第一端以及远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且所述回气阀的内壁的横截面面积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逐渐减小。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回气阀的第二端具有长条形的第一切口。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吸管包括用于与使用者的嘴接触的吸嘴端,所述吸嘴端倾斜地从盖装置向外延伸,且所述吸嘴端的中轴线与所述瓶身的中轴线之间夹角θ为:10°≤θ≤20°。根据上述的容器,使用人员握持容器后,婴幼儿可以较为方便地接触吸管。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容器还具有可拆装地固定于所述瓶身的把手。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把手具有环形壁,所述环形壁的内壁面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瓶身的敞口端的外壁面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凸起卡接配合的第二凸起。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凸起的数量不少于2个。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壁面还包括限位凸起,当所述第一凸起卡接所述第二凸起时,所述限位凸起能够沿所述外壁面的周向限定所述第一凸起的位置。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凸起的数量不少于2个,且各个所述第二凸起之间沿所述外壁面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凸起的弧长。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容器还具有旋盖,所述旋盖的内壁面具有内螺纹,且上端具有沿径向朝内延伸的旋盖凸台;所述瓶身的开口端具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按压件的下端具有与所述旋盖凸台配合的第一限位槽。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按压件的内壁面具有第二限位槽,所述隔离件具有与所述第二限位槽配合的隔离件凸起。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隔离件的外壁面还具有隔离件凸台,当所述隔离件凸起卡接所述第二限位槽时,所述隔离件凸台的上端面抵接所述按压件的下端面。本技术的另一目的一种其可以替换现有通过弯折吸管来避免瓶内液体外溢的简易结构。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在吸管上的特殊结构来实现。具体地,所述吸管包括用于与使用者的嘴接触的吸嘴端,所述吸嘴端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具有第二切口。其中,所述第二切口与所述吸嘴端的中轴线成锐角关系。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容器还包括可拆装地固定于所述瓶身上的保护盖,所述保护盖能够包绕所述盖装置和所述吸管上用于与使用者的嘴接触的吸嘴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把手具有能够容纳所述保护盖的下端部的容纳槽。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微孔的孔径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下端面设有朝向所述按压件的下端面凹陷的凹槽,且所述旋盖凸台具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旋盖凸起。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凹槽的深度H为:0.8mm≤H≤1.2mm。根据本技术的容器包括瓶身、盖装置和吸管。其中,瓶身具有用于容纳流体的第一空腔。盖装置包括位于下方的隔离件以及位于隔离件上方的弹性按压件。隔离件与按压件形成位于盖装置内部的第二空腔。隔离件上形成有与第一空腔连通的多个微孔。当容器被倒置且按压件被按压后,按压件能够借助于自动复原而产生的吸力将第一空腔内的流体经由微孔引入第二空腔。将容器翻转摆正后,按压按压件可以在容器内部形成下雨场景。附图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阐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图1是现有技术的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容器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容器的俯视图;图5是图4中A-A方向的容器的剖视图;图6是图4中B-B方向的容器的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盖装置的俯视图;图8是图7中D-D方向的该装置的剖视图;图9是图8中的E位置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图2的按压件的立体图;图11-12是图2的隔离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1、图12分别从不同角度示出了隔离件的结构;图13是图5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4是表示旋盖的第一凸起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5是表示旋盖的第一凸起和瓶身的限位凸起的位置关系的示意性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容器:100;瓶身:101;隔离件:102;按压件:103;把手:104;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容器,其包括:/n瓶身(101),所述瓶身(101)具有用于容纳流体的第一空腔;/n盖装置,所述盖装置可拆装地固定于所述瓶身(101)的敞口端;/n吸管(106),所述吸管(106)固定于所述盖装置上且被构造成能够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容器(100)的外部空间;/n其特征在于,所述盖装置包括位于下方的隔离件(102)以及位于所述隔离件(102)上方的弹性按压件(103),所述隔离件(102)与所述按压件(103)形成位于所述盖装置内部的第二空腔,且所述隔离件(102)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多个微孔(102.1),当所述容器(100)被倒置且所述按压件(103)被按压后,所述按压件(103)能够借助于自动复原而产生的吸力将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流体经由所述微孔(102.1)引入所述第二空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器,其包括:
瓶身(101),所述瓶身(101)具有用于容纳流体的第一空腔;
盖装置,所述盖装置可拆装地固定于所述瓶身(101)的敞口端;
吸管(106),所述吸管(106)固定于所述盖装置上且被构造成能够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容器(100)的外部空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盖装置包括位于下方的隔离件(102)以及位于所述隔离件(102)上方的弹性按压件(103),所述隔离件(102)与所述按压件(103)形成位于所述盖装置内部的第二空腔,且所述隔离件(102)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多个微孔(102.1),当所述容器(100)被倒置且所述按压件(103)被按压后,所述按压件(103)能够借助于自动复原而产生的吸力将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流体经由所述微孔(102.1)引入所述第二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103)上设有回气阀(103.2),当所述按压件(103)被按压后,所述回气阀(103.2)被开启并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外部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阀(103.2)具有附接在所述按压件(103)的壁面的第一端以及远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且所述回气阀(103.2)的内壁的横截面面积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阀(103.2)的第二端具有长条形的第一切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106)包括用于与使用者的嘴接触的吸嘴端,所述吸嘴端倾斜地从盖装置向外延伸,且所述吸嘴端的中轴线与所述瓶身(101)的中轴线之间夹角θ为:10°≤θ≤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00)还设有可拆装地固定于所述瓶身(101)的把手(1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04)具有环形壁(104.2),所述环形壁(104.2)的内壁面设有第一凸起(104.1);
所述瓶身(101)的敞口端的外壁面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凸起(104.1)卡接配合的第二凸起(10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104.1)的数量不少于2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容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面还包括限位凸起(101.3),当所述第一凸起(104.1)卡接所述第二凸起(101.1)时,所述限位凸(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腾
申请(专利权)人:贝亲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