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腐防霉型重组竹板坯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组竹板坯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耐腐防霉型重组竹板坯的制备方法,属于竹材制备
技术介绍
重组竹材是一种将竹材疏解成一定长度、保持纤维原有排列方式并相互交联的疏松状竹束,再经干燥、施胶、顺纹方向组坯热压而成的一种强度高、规格大、具有天然结构的新型竹质材料。但由于竹材中富含淀粉、糖类等较多的营养物质,因而,在湿度较大的地区和潮湿的场所,重组竹材仍比木纤维板更容易霉变,这不仅降低了重组竹材产品的性能,还对其应用环境造成了一定污染。CN201810006342中采用防霉剂处理竹材,但后期使用过程中较易产生药剂流失现象,进而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CN201810224294中先将竹节打通,然后浸渍在混合酶溶液中,再浸渍到改性处理液中,但由于改性处理液中存在有害物质,后期仍会污染环境。因此,如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耐腐防霉型重组竹板坯的制备方法或生产出耐腐防霉型重组竹材,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竹材防腐防霉性能较差的技术缺陷,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腐防霉型重组竹板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S1,竹束干燥:将竹束进行充分干燥至含水率为8%-12%,其中,干燥温度为50℃-103℃,制得竹束A;/n步骤S2,竹束浸渍:先配置含阳离子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腐防霉型重组竹板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竹束干燥:将竹束进行充分干燥至含水率为8%-12%,其中,干燥温度为50℃-103℃,制得竹束A;
步骤S2,竹束浸渍:先配置含阳离子B3+、Ca2+、Cu2+、Zn2+、Ti2+、Mg2+、Al3+、Si4+、Mn2+、Ni2+、Co2+中至少一种的盐溶液,其中,所述阳离子的总浓度为0.2mol/L-2mol/L,再将步骤S1干燥后的所述竹束A置于所述盐溶液中进行充分浸渍;后将浸渍后的竹束取出在50℃-103℃下干燥,干燥后竹束的含水率为8%-12%;再配置新鲜的碱液,再将干燥后的竹束置于所述碱液中进行充分浸渍;或者,先配置含阳离子B3+、Ca2+、Cu2+、Zn2+、Ti2+、Mg2+、Al3+、Si4+、Mn2+、Ni2+、Co2+中至少一种的盐溶液,所述阳离子的总浓度为0.2mol/L-2mol/L,再配置新鲜的碱液,并将所述盐溶液与所述碱液充分搅拌、混均匀制得混合液,再将步骤S1干燥后的所述竹束A置于所述混合液中进行充分浸渍;
步骤S3,竹束干燥:将步骤S2浸渍后的竹束取出干燥,干燥温度为50℃-103℃,干燥后竹束的含水率为8%-12%,制得竹束B;
步骤S4,竹束浸胶:将所述竹束A和所述竹束B分别置于酚醛树脂胶中充分浸渍,再取出竖直沥干、陈化晾干,并进行干燥至含水率为8%-12%;
步骤S5,竹束组坯:竹束组坯通过逐层堆积方式进行,其中,所述竹束A居中设置且所述竹束A的上、下表面分别堆积1-4层所述竹束B;
步骤S6,板坯压制:将步骤S5组坯后的竹束通过热压工艺或冷压热固化方法进行压制,制得耐腐防霉型重组竹板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防霉型重组竹板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前还包括竹束预处理步骤:将毛竹的竹篾经碾压设备碾压疏解成竹束,各竹束均沿竹纤维长度方向连续覆盖,其中,所述竹束的宽度为15mm-25mm,所述竹束的厚度为6mm-9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志超,李延军,王新洲,韩欣,秦韶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