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颅内压传感器脑室放置引导套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产品
,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颅内压传感器脑室放置引套管。
技术介绍
颅内压监测在临床上为精确判断颅内肿瘤、颅内创伤、脑内出血等占位性病变引起的颅内压力(ICP)变化情况提供依据,可以满足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的需要。因此颅内压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常用的ICP监测方法有:脑室内监测、硬脑膜外监测、脑实质监测。全球神经外科医生公认的ICP监测金标准是脑室内ICP监测:这个监测方法可靠、准确,允许脑脊液引流,可以监测脑脊液特性,波形质量好,缺点是出血风险大操作技术要求高。ICP监测需要用到颅内压监护仪和颅内压传感器。现有脑室内颅内压监测传感器都是带引流管的传感器,但是有些患者并不需要脑脊液引流。对于这样的患者,如果直接植入带引流管的颅内压传感器,可能对患者脑组织造成额外的损伤和增加经济负担;现有不带引流管的颅内压传感器导线柔软不容易置入操作,无引导装置无法准确定位脑室位置,可能导致不能一次穿入脑室而需要反复穿刺脑组织,因此需要一种辅助装置帮助不带引流管的颅内压传感器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颅内压传感器脑室放置引导套管,包括内管(1)、外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的第一前端(7)自外管(2)的内腔(9)穿过,并与外管(2)的第二前端(4)平齐,所述外管(2)后端设有外管座(12),内管(1)后端设有内管连接座(11),所述内管(1)为空心管状结构,内管连接座(11)在轴向上有一第一通孔(5)并与内管(1)的内腔在轴向上贯通,内管(1)侧壁有一轴向贯通管内外的第一开口缝(6),第一通孔(5)和第一开口缝(6)在轴向上完全贯通,外管(2)为空心管状结构,第二前端(4)呈锥形,外管座(12)有一轴向第二通孔(10),第二通孔(10)与外管(2)的内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内压传感器脑室放置引导套管,包括内管(1)、外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的第一前端(7)自外管(2)的内腔(9)穿过,并与外管(2)的第二前端(4)平齐,所述外管(2)后端设有外管座(12),内管(1)后端设有内管连接座(11),所述内管(1)为空心管状结构,内管连接座(11)在轴向上有一第一通孔(5)并与内管(1)的内腔在轴向上贯通,内管(1)侧壁有一轴向贯通管内外的第一开口缝(6),第一通孔(5)和第一开口缝(6)在轴向上完全贯通,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敬树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拓蓝精创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