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78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8
一种调节枕,包括第一枕体、第二枕体和由透气布料制成的调节布带,第一枕体和第二枕体均纵向平行布置,第一枕体的底面与该第二枕体的底面相互连接,使第一枕体与第二枕体之间形成倒三角形的凹槽;调节布带沿横向方向搭落在第一枕体的顶端和该第二枕体的顶端,调节布带从第二枕体向第一枕体方向延伸出第一枕体顶端的部分包裹并粘接在所述第一枕体的外侧面上,或依序包裹并粘接在该第一枕体的外侧面和底面上;调节布带从第一枕体向第二枕体方向延伸出第二枕体的顶端的部分包裹并粘接在该第二枕体的外侧面上,或依序包裹并粘接在第二枕体的外侧面和底面上,并使调节布带位于凹槽上方的部分自然下垂,形成支撑人体头部的内凹状贴合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节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是一种调节枕。
技术介绍
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是人们为睡眠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节枕头”(专利号CN99206478.3公告日:20000216),一种高度可调节枕头,该枕头包括枕芯1和枕套2,枕芯1由两节分体式枕芯11、12组合而成,两节枕芯的结合面为斜面。两节枕芯通过沿水平方向的相对移动来调节其高度。可使人们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枕头调整到最舒适的程度,从而有效地提高睡眠质量。该枕头具有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简便,经济实用等特点。但是,在使用时,人的头部枕在枕套上,枕套贴合在V形的凹陷处,不利于人的头部的透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舒适性高、透气性好的调节枕。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调节枕,包括第一枕体、第二枕体和由透气布料制成的调节布带,所述第一枕体和所述第二枕体均纵向平行布置,该第一枕体的底面与该第二枕体的底面相互连接,使该第一枕体与该第二枕体之间形成倒三角形的凹槽;所述调节布带沿横向方向搭落在所述第一枕体的顶端和所述第二枕体的顶端,该调节布带从所述第二枕体向所述第一枕体方向延伸出所述第一枕体顶端的部分包裹并粘接在所述第一枕体的外侧面上,或依序包裹并粘接在所述第一枕体的外侧面和底面上;所述调节布带从所述第一枕体向所述第二枕体方向延伸出所述第二枕体的顶端的部分包裹并粘接在所述第二枕体的外侧面上,或依序包裹并粘接在所述第二枕体的外侧面和底面上,并使所述调节布带位于凹槽上方的部分自然下垂,形成支撑人体头部的内凹状贴合部。所述第一枕体和所述第二枕体内部为由喷丝工艺制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芯体。进一步,所述第一枕体和所述第二枕体的前侧面上均纵向开设有存放透气药袋的存放腔。更进一步,所述存放腔为贯通孔。再进一步,所述贯通孔两端段的孔径均小于中间段的孔径。进一步,所述存放腔为盲孔。更进一步,所述盲孔呈类葫芦状。进一步,所述第一枕体、所述第二枕体上均开设有多条导气孔;所述第一枕体的导气孔的一端端口与所述第一枕体的存放腔连通,另一端端口对应延伸出第一枕体的内侧面;所述第二枕体的导气孔的一端端口与所述第二枕体的存放腔连通,另一端端口对应延伸出第一枕体的内侧面。所述第一枕体和所述第二枕体外部均套设有一个枕套,该第一枕体底面对应的枕套部分与该第二枕体底面对应的枕套部分相互连接,所述调节布带沿横向方向搭落在所述第一枕体的顶端对应的枕套部分和所述第二枕体的顶端对应的枕套部分,该调节布带从所述第二枕体向所述第一枕体方向延伸出所述第一枕体顶端的部分包裹并粘接在所述第一枕体的外侧面的枕套上,或依序包裹并粘接在所述第一枕体的外侧面和底面的枕套上;所述调节布带从所述第一枕体向所述第二枕体方向延伸出所述第二枕体的顶端的部分包裹并粘接在所述第二枕体的外侧面的枕套上,或依序包裹并粘接在所述第二枕体的外侧面和底面的枕套上,并使所述调节布带位于凹槽上方的部分自然下垂,形成支撑人体头部的内凹状贴合部。所述第一枕体和所述第二枕体的横向截面均为三角形形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不仅舒适性高,而且透气性好。2.本技术中,由于调节布带的柔性结构,能够很好地贴合人体头部,增大并保证了人体头部与调节布带的接触面积。3.本技术中,调节布带的悬空设计,增加了整个人体头部躺在调节布带上的透气性。4.本技术中,侧躺时,所述第一枕体、所述第二枕体配合调节布,作用在人体头部,并对头部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5.本技术中,所述第一枕体、所述第二枕体可以兑换,解决了调节枕长期使用,所述第一枕体、所述第二枕体的作用面会产生疲劳变形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图中代号含义:1—第一枕体;2—第二枕体;3—调节布带;4—存放腔;5—枕套;6—粘扣带。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图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调节枕,包括第一枕体1、第二枕体2和由透气布料制成的调节布带3。该调节枕的整体轻便,不仅舒适性高,而且透气性好。其中,透气布料选用棉、麻、蚕丝等布料。所述第一枕体1和所述第二枕体2均纵向平行布置(参见图1所示,纵向指前后方向),该第一枕体1的底面与该第二枕体2的底面相互连接,通过粘扣带6连接,使该第一枕体1与该第二枕体2之间形成倒三角形的凹槽;所述调节布带3沿横向方向(参见图1所示,横向指左右方向)搭落在所述第一枕体1的顶端和所述第二枕体2的顶端,该调节布带3从所述第二枕体2向所述第一枕体1方向延伸出所述第一枕体1顶端的部分包裹并粘接在(通过粘扣带实现粘接)所述第一枕体1的外侧面上,或依序包裹并粘接在(通过粘扣带实现粘接)所述第一枕体1的外侧面和底面上;所述调节布带3从所述第一枕体1向所述第二枕体2方向延伸出所述第二枕体2的顶端的部分包裹并粘接在(通过粘扣带实现粘接)所述第二枕体2的外侧面上,或依序包裹并粘接在(通过粘扣带实现粘接)所述第二枕体2的外侧面和底面上,并使所述调节布带3位于凹槽(所述凹槽指所述第一枕体1与所述第二枕体2之间形成倒三角形的这个凹槽)上方的部分自然下垂,形成支撑人体头部的内凹状贴合部。能够保证人体头部更好得贴合,增强人体头部的舒适度。所述第一枕体1和所述第二枕体2均为由喷丝工艺制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芯体。其透气性好,弹性适中。其中,所述喷丝工艺为现有成熟的技术。为了达到治疗身体疾病的目的,所述第一枕体1和所述第二枕体2的前侧面上均纵向开设有存放透气药袋的存放腔4,该存放腔4内根据实际需要,存放各种由透气的药袋包裹、装入的中药材(例如,艾草)。上述透气药袋由透气性好,不易将药袋内药物(中药材)透出、掉落的布料制成。例如,网布。优选的,所述存放腔4为盲孔。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盲孔呈类葫芦状,开口处小,存放处大,以便于透气药袋从开口塞入后,能够固定存放透气药袋。盲孔内放入包裹有中药材的透气药袋后,通过布料塞在盲孔的开口位置,密封住盲孔的开口。为了防止灰尘、微小颗粒进入到所述第一枕体1和所述第二枕体2,导致后续清洗、更换的不便,所述第一枕体1和所述第二枕体2外部均套设有一个枕套5,该第一枕体1底面对应的枕套部分与该第二枕体2底面对应的枕套部分相互连接,所述调节布带3沿横向方向搭落在所述第一枕体1的顶端对应的枕套部分和所述第二枕体2的顶端对应的枕套部分,该调节布带3从所述第二枕体2向所述第一枕体1方向延伸出所述第一枕体1顶端的部分包裹并粘接在(通过粘扣带实现粘接)所述第一枕体1的外侧面的枕套5上,或依序包裹并粘接在(通过粘扣带实现粘接)所述第一枕体1的外侧面和底面的枕套5上;所述调节布带3从所述第一枕体1向所述第二枕体2方向延伸出所述第二枕体2的顶端的部分包裹并粘接在(通过粘扣带实现粘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枕包括第一枕体、第二枕体和由透气布料制成的调节布带,/n所述第一枕体和所述第二枕体均纵向平行布置,该第一枕体的底面与该第二枕体的底面相互连接,使该第一枕体与该第二枕体之间形成倒三角形的凹槽;/n所述调节布带沿横向方向搭落在所述第一枕体的顶端和所述第二枕体的顶端,该调节布带从所述第二枕体向所述第一枕体方向延伸出所述第一枕体顶端的部分包裹并粘接在所述第一枕体的外侧面上,或依序包裹并粘接在所述第一枕体的外侧面和底面上;该调节布带从所述第一枕体向所述第二枕体方向延伸出所述第二枕体的顶端的部分包裹并粘接在所述第二枕体的外侧面上,或依序包裹并粘接在所述第二枕体的外侧面和底面上,并使所述调节布带位于凹槽上方的部分自然下垂,形成支撑人体头部的内凹状贴合部;所述第一枕体和所述第二枕体内部为由喷丝工艺制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芯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枕包括第一枕体、第二枕体和由透气布料制成的调节布带,
所述第一枕体和所述第二枕体均纵向平行布置,该第一枕体的底面与该第二枕体的底面相互连接,使该第一枕体与该第二枕体之间形成倒三角形的凹槽;
所述调节布带沿横向方向搭落在所述第一枕体的顶端和所述第二枕体的顶端,该调节布带从所述第二枕体向所述第一枕体方向延伸出所述第一枕体顶端的部分包裹并粘接在所述第一枕体的外侧面上,或依序包裹并粘接在所述第一枕体的外侧面和底面上;该调节布带从所述第一枕体向所述第二枕体方向延伸出所述第二枕体的顶端的部分包裹并粘接在所述第二枕体的外侧面上,或依序包裹并粘接在所述第二枕体的外侧面和底面上,并使所述调节布带位于凹槽上方的部分自然下垂,形成支撑人体头部的内凹状贴合部;所述第一枕体和所述第二枕体内部为由喷丝工艺制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芯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调节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枕体和所述第二枕体的前侧面上均纵向开设有存放透气药袋的存放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调节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腔为贯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调节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两端段的孔径均小于中间段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调节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腔为盲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云全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晓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