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甲玉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72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包括履带式底座,履带式底座上侧固定设置主体板,主体板上侧固定设置制氧罐体,制氧罐体内设有氧气产生组件,主体板上端面固定设置电动转台,电动转台上侧水平设有滑动轨,滑动块远离液压装置的一侧设有破障头,破障头通过减震组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主体板上固定设置三个相互连通的干粉罐体,喷水喷头固定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上固定设置泵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进入火场,并根据火场情况进行灭火,对火场内的障碍物具有一定破除作用,避免人员直接接触火灾,具有较高的灭火效率,同时该装置具有救援作用,可以营救被困人员以及保证被困人员的人生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
技术介绍
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因为现代社会中建筑物的建筑特点,火灾一旦产生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危害,其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较大,因此预防火灾和处理火灾是现代人较为重视的方向;目前对于火灾一般是消防队员人工进行扑灭,根据火场情况分别用干粉等化学剂和水进行灭火操作,但是人工灭火的危险性较高,容易导致灭火人员的伤亡。现在提出利用机器人进行灭火,在消防领域使用机器人的研究也在逐步进行,目前存在的机器人已经可以完成一定灭火操作,替代人们进入危险的火场,对火灾进行扑灭以及对人员进行营救;但是现有的机器人的功能仍然不够完善,火场的情况较为复杂,不同的位置可能需要不同的扑灭方式,同时火场中的障碍物较多,影响了机器人的移动和灭火操作;在进行人员营救时,火场中被困人员呼吸较为困难,现有机器人并未配备呼吸装置,不能避免被困人员窒息,同时障碍物也会影响人员营救行动。我国专利申请号:CN106178348B;公开了一种回转式智能消防特种作业机器人,包括履带行走装置、轮式行走装置、电动转台、混联机构和灭火装置;所述的轮式行走装置数量为四,且轮式行走装置分别对称布置在履带行走装置左右两侧,电动转台位于履带行走装置上端中心位置处,且电动转台与履带行走装置固连,混联机构位于电动转台与灭火装置之间,且混联机构下端与电动转台相连接,混联机构上端与灭火装置相连接。<br>该方案具有以下缺点:1、不能根据火场的复杂情况选择灭火方式,容易出现扑灭方法不对导致的意外。2、缺少对于障碍的破除结构,无法清扫障碍物,导致灭火以及人员营救的行动较为困难。3、缺少呼吸设备,在人员营救时,无法供人员呼吸,不能保证被救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包括履带式底座,所述履带式底座上侧固定设置主体板,所述主体板上侧固定设置制氧罐体,所述制氧罐体内设有氧气产生组件,所述制氧罐体上通过卡扣固定有若干呼吸面罩,若干所述呼吸面罩均通过波纹呼吸管与制氧罐体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主体板上端面固定设置电动转台,所述电动转台上侧水平设有滑动轨,所述滑动轨通过调节组件与电动转台连接,所述滑动轨上侧固定设置液压装置,所述滑动轨上滑动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液压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远离液压装置的一侧设有破障头,所述滑动块内固定设置驱动电机,所述破障头通过减震组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轨远离破障头的一端固定设置配重;所述主体板上固定设置三个相互连通的干粉罐体,三个所述干粉罐体内均加压充有干粉,所述滑动轨一侧固定设有干粉喷头,所述干粉喷头通过连接管与其中一个干粉罐体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干粉喷头上固定设置第一电磁阀,所述滑动轨远离干粉喷头的一侧固定设有喷水喷头,所述喷水喷头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固定设置泵体,所述泵体固定设置在主体板上,所述喷水喷头上固定设置第二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板上设有控制柱座,所述控制柱座上端固定设置电动云台,所述电动云台上端固定设置摄像头,所述电动云台侧壁上固定设置探照灯,所述探照灯与摄像头位置对应。进一步的,所述氧气产生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制氧罐体内的圆筒,所述圆筒上下两端分别与制氧罐体上下内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圆筒上匹配转动设有桶体,所述桶体内填充有过氧化钠制氧剂,所述制氧罐体上端固定设置电动执行器,所述电动执行器的输出端贯穿制氧罐体并与桶体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桶体侧壁上均布有若干第一条形开口,若干所述第一条形开口内均密封固定设有金属筛网,所述圆筒的侧壁上均布有若干第二条形开口,若干所述第一条形开口与若干第二条形开口匹配,且若干第一条形开口与若干第二条形开口位置交错。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电动转台上端面的承接座,所述承接座上端面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转动设置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滑动轨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承接座一侧设有固定架体,所述固定架体上侧倾斜设有两根液压伸缩杆,两根所述液压伸缩杆对称设置在滑动轨两侧,所述液压伸缩杆下端与固定架体转动连接,所述液压伸缩杆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滑动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与驱动电机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的筒型壳体,所述筒型壳体内滑动设有活塞件,所述筒型壳体内壁上均布有若干条形凸起,所述活塞件侧壁上设有若干与条形凸起匹配的滑槽,所述筒型壳体内填充过量的惰性气体,所述活塞件远离破障头的一侧设有阻尼减震器,所述阻尼减震器一端与活塞件固定连接,所述阻尼减震器另一端与筒型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破障头的中轴贯穿筒型壳体并与活塞件同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其中一个所述干粉罐体上贯穿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匹配设置有压力计,所述压力计一侧固定设置报警器。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一侧固定连接有支进水管,所述支进水管和进水管的连接位置固定连接有三通阀。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和连接管均采用软质耐火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履带式底座内固定设置有主体电源,所述主体电源为可充电式电源,且主体电源上固定设置插口。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的使用步骤,所述使用步骤具体如下:a)通过履带式底座移动整体进入火场,实现整体装置的移动控制,遇到被困人员时,通过电动执行器工作,使得桶体转动,桶体转动至若干第一条形开口与若干第二条形开口位置对应,桶体内的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接触反应产生氧气,被困人员可以通过呼吸面罩进行吸氧,跟随装置逃出火场;b)遇到障碍物时,通过液压装置可以实现滑动块在滑动轨上的滑动,从而带动破障头实现冲击动作,对障碍物进行破除,电动转台进行转动,可以带动破障头对障碍物进行扫除,需要时可以通过滑动块内的驱动电机工作,带动破障头高速转动,实现较高的破障效果;c)在进行破障的过程中,因为障碍物对破障头的反作用力,破障头产生移动动作,破障头移动带动活塞件在筒型壳体内移动,因为内部惰性气体以及阻尼减震器的作用,产生减震以及复位动作,起到保护以及帮助破障作用;d)通过两根液压伸缩杆的伸缩作用,可以带动滑动轨倾斜角度改变,增加破障的范围,同时可以带动干粉喷头和喷水喷头移动,在进行灭火时,根据火场情况,选择灭火的方式;e)进行干粉灭火时,打开第一电磁阀,使得干粉喷头通过连接管与三个干粉罐体连通,因为干粉罐体内部压力使得干粉通过干粉喷头喷出,进行灭火,在开启整体装置,干粉罐体上的压力计对干粉罐体内压力进行检测,压力出现问题时,通过报警器报警,避免故障;f)进行喷水灭火时,打开第二电磁阀,通过进水管导入水从喷水喷头喷出进行灭火,根据水源的不同,需要装置进行抽水时,将三通阀调整至与泵体的连接位置,通过泵体工作进行喷水,与消防栓等水源连接时,通过支进水管直接连接水源,将三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式底座(1),所述履带式底座(1)上侧固定设置主体板(2),所述主体板(2)上侧固定设置制氧罐体(3),所述制氧罐体(3)内设有氧气产生组件,所述制氧罐体(3)上通过卡扣固定有若干呼吸面罩(4),若干所述呼吸面罩(4)均通过波纹呼吸管(5)与制氧罐体(3)固定连接并连通;/n所述主体板(2)上端面固定设置电动转台(6),所述电动转台(6)上侧水平设有滑动轨(7),所述滑动轨(7)通过调节组件与电动转台(6)连接,所述滑动轨(7)上侧固定设置液压装置(8),所述滑动轨(7)上滑动设有滑动块(9),所述滑动块(9)与液压装置(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9)远离液压装置(8)的一侧设有破障头(10),所述滑动块(9)内固定设置驱动电机,所述破障头(10)通过减震组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轨(7)远离破障头(10)的一端固定设置配重(11);/n所述主体板(2)上固定设置三个相互连通的干粉罐体(12),三个所述干粉罐体(12)内均加压充有干粉,所述滑动轨(7)一侧固定设有干粉喷头(13),所述干粉喷头(13)通过连接管(38)与其中一个干粉罐体(12)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干粉喷头(13)上固定设置第一电磁阀(14),所述滑动轨(7)远离干粉喷头(13)的一侧固定设有喷水喷头(15),所述喷水喷头(15)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6),所述进水管(16)上固定设置泵体(17),所述泵体(17)固定设置在主体板(2)上,所述喷水喷头(15)上固定设置第二电磁阀(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式底座(1),所述履带式底座(1)上侧固定设置主体板(2),所述主体板(2)上侧固定设置制氧罐体(3),所述制氧罐体(3)内设有氧气产生组件,所述制氧罐体(3)上通过卡扣固定有若干呼吸面罩(4),若干所述呼吸面罩(4)均通过波纹呼吸管(5)与制氧罐体(3)固定连接并连通;
所述主体板(2)上端面固定设置电动转台(6),所述电动转台(6)上侧水平设有滑动轨(7),所述滑动轨(7)通过调节组件与电动转台(6)连接,所述滑动轨(7)上侧固定设置液压装置(8),所述滑动轨(7)上滑动设有滑动块(9),所述滑动块(9)与液压装置(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9)远离液压装置(8)的一侧设有破障头(10),所述滑动块(9)内固定设置驱动电机,所述破障头(10)通过减震组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轨(7)远离破障头(10)的一端固定设置配重(11);
所述主体板(2)上固定设置三个相互连通的干粉罐体(12),三个所述干粉罐体(12)内均加压充有干粉,所述滑动轨(7)一侧固定设有干粉喷头(13),所述干粉喷头(13)通过连接管(38)与其中一个干粉罐体(12)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干粉喷头(13)上固定设置第一电磁阀(14),所述滑动轨(7)远离干粉喷头(13)的一侧固定设有喷水喷头(15),所述喷水喷头(15)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6),所述进水管(16)上固定设置泵体(17),所述泵体(17)固定设置在主体板(2)上,所述喷水喷头(15)上固定设置第二电磁阀(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2)上设有控制柱座(19),所述控制柱座(19)上端固定设置电动云台(20),所述电动云台(20)上端固定设置摄像头(21),所述电动云台(20)侧壁上固定设置探照灯(22),所述探照灯(22)与摄像头(21)位置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产生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制氧罐体(3)内的圆筒(23),所述圆筒(23)上下两端分别与制氧罐体(3)上下内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圆筒(23)上匹配转动设有桶体(24),所述桶体(24)内填充有过氧化钠制氧剂,所述制氧罐体(3)上端固定设置电动执行器(25),所述电动执行器(25)的输出端贯穿制氧罐体(3)并与桶体(24)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桶体(24)侧壁上均布有若干第一条形开口,若干所述第一条形开口内均密封固定设有金属筛网(26),所述圆筒(23)的侧壁上均布有若干第二条形开口,若干所述第一条形开口与若干第二条形开口匹配,且若干第一条形开口与若干第二条形开口位置交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电动转台(6)上端面的承接座(27),所述承接座(27)上端面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转动设置转动块(28),所述转动块(28)与滑动轨(7)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承接座(27)一侧设有固定架体(29),所述固定架体(29)上侧倾斜设有两根液压伸缩杆(30),两根所述液压伸缩杆(30)对称设置在滑动轨(7)两侧,所述液压伸缩杆(30)下端与固定架体(29)转动连接,所述液压伸缩杆(30)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柱(31),所述连接柱(31)与滑动轨(7)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与驱动电机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的筒型壳体(32),所述筒型壳体(32)内滑动设有活塞件(33),所述筒型壳体(32)内壁上均布有若干条形凸起,所述活塞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甲玉
申请(专利权)人:李甲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