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管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0712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脉管治疗装置,包括手柄、安装在所述的手柄上的套盒,所述的手柄包括驱动机构,所述的套盒包括能够由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运动的导丝、套设在所述的导丝上的护套、与所述的护套相连通的注射机构,所述的脉管治疗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的注射机构相连接且能够控制注射剂量的推进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推进机构提供可控的精准注射剂量,不至于注射剂过多时,不容易操作注射剂的推进,并且该装置可以缓慢注射,控制注射的速度,可减少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脉管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脉管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下肢静脉曲张是发生在一般人身上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据近些年的有关流行病学统计的表明,发病率男性约为15%,女性约为25%。而且患病人群逐渐趋于年轻化。严重者将极大的影响其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在静脉曲张的治疗方式中,有传统的治疗方式如单纯高位结扎和高位结扎剥脱术;传统的治疗有较高的临床成功率,但是却有较为显著的切口疤痕,并且恢复时间长。新兴治疗有激光疗法、静脉腔内微波射频闭合术、静脉内血管硬化术、经皮静脉生物瓣膜植入术等,新兴疗法具有微创型,容易恢复等特点,据有关研究表明,射频闭合术的治疗效果比较好。Covidien公司的脉管治疗装置在针管注射时,使用拇指直接推进可能会导致注射剂的精准度降低;旋钮开关在顶端放置,容易在推进针筒时触碰到旋钮。外壳的样式以及各零件的连接方式有待改进。专利号为200780033995.X公开了一种脉管治疗装置,其在针管注射时,也是使用拇指直接推进注射器而可能导致注射剂的精准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精准控制注射剂的注射量的脉管治疗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脉管治疗装置,包括手柄、安装在所述的手柄上的套盒,所述的手柄包括驱动机构,所述的套盒包括能够由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运动的导丝、套设在所述的导丝上的护套、与所述的护套相连通的注射机构,所述的脉管治疗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的注射机构相连接且能够控制注射剂量的推进机构。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推进机构来推动注射机构进行注射,可以使得注射剂的注射量可以精准控制,不至于注射剂过多时,不容易操作注射机构的推进,并且推进机构可以控制注射机构缓慢注射,从而可以通过控制注射速度减少事故的发生。优选地,所述的推进机构包括驱动件、与所述的驱动件相连接的传动组件,所述的传动组件与所述的注射机构相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驱动件带动传动组件运动,传动组件的运动进一步带动注射机构进行注射,而驱动件的运动可以是人施加力使其运动,也可以采用电等提供动力驱动驱动件运动,驱动件的运动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转动、滑动等,传动组件根据驱动件的运动方式进行设置,传动组件的设计原理是使得驱动件的运动经过传动组件传动转换后,可以使注射机构的推杆向远端移动而实现注射剂的注射。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的注射机构相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一配合件、与所述的驱动件相固定连接且能够与所述的第一配合件配合运动的第二配合件,所述的第一配合件与所述的手柄相滑动连接,所述的驱动件和/或所述的第二配合件与所述的手柄相转动连接,该实施方式可以通过驱动件的转动来实现注射机构的推杆的移动,从而使得推进机构的体积较小,重量较轻,便于医护人员使用。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配合件包括位于近端且与所述的注射机构相可拆卸地连接的支撑件、近端分别与所述的支撑件的左右两端相连接的两个齿条,所述的第二配合件为能够与所述的齿条配合运动的齿轮,所述的两个齿条分别与所述的手柄的左右两侧相滑动连接。通过设置两个齿条,可以使得第一配合件在驱动件驱动下相对手柄滑动时更加稳固,不易发生偏移,从而能够更好的控制注射机构注射的量以及注射速度。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件包括呈开口朝下的U型的支撑主体、形成在所述的支撑主体的上端的卡扣,所述的齿条与所述的支撑主体的下端部相固定连接,所述的卡扣与所述的注射机构相可拆卸地连接。通过采用U型支撑主体,可以将驱动件设置在两个齿条之间,并且拇指可以通过支撑主体的空隙方便的操作驱动件,实现精准推送注射机构的注射速度。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件包括直径大于所述的第二配合件的直径且表面形成有凹凸结构的滚轮,从而可以方便医护人员操作滚轮。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件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连接部,所述的第二配合件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每侧的所述的第二配合件分别与所述的连接部相固定连接,所述的手柄上形成有供所述的连接部穿过且允许所述的连接部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通孔,通过采用表面光滑的连接部与手柄转动连接,可以使得转动时的摩擦力小,从而便于医护人员使用。具体地,所述的滚轮位于两个连接部之间且分别与两个连接部相固定连接,从而形成阶梯状结构,以便将拇指推动滚轮提供的动力传递给注射机构。本专利技术中,齿轮和齿条的配合以精准控制注射剂的注射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设计或选择所需的齿轮和齿条来进行控制,例如,滚轮转动一圈带动齿轮转动一圈,齿轮转动一圈带动齿条前进10个齿距,对应的注射机构注射2ml硬化剂。优选地,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手柄内部的近端上方的动力源、与所述的动力源相电连接的控制器、与所述的控制器相电连接的电源、安装在所述的手柄上的按钮、与所述的控制器相电连接且能够由所述的按钮触发的触发件、与所述的控制器相电连接且位于所述的手柄的近端下方的旋钮。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旋钮设置在手柄近端底部,而推进机构的驱动件位于手柄近端的上方位置,当所述的脉管治疗装置在使用时,驱动件和旋钮分别位于使用者的手的上方和下方,从而可以很好的避免在操作推进机构或进行其他操作时误碰旋钮的风险。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控制器写有电机控制程序,旋钮可以实现导丝的无极调速,术中导丝和护套一同插入血管,通过调整旋钮来控制导丝旋转的速度,按动按钮触动触发件使动力源启动,从而带动导丝旋转对血管内壁造成机械损伤,从而使血管发生痉挛。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控制器位于所述的手柄内部的近端,所述的电源为干电池,所述的电源位于所述的手柄内部的远端下方,从而使得驱动机构在手柄上的布局较为合理,重量分布均匀,便于脉管治疗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以及使用者使用时较为省力。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旋钮上形成有刻度线,从而可以控制导丝的速度,并可以实现无极调速。优选地,所述的注射机构安装在所述的手柄上,且所述的注射机构的轴心线与所述的手柄的轴心线平行,从而便于推进机构带动注射机构进行注射,也可以实现单手操作。优选地,所述的套盒还包括远端与所述的护套的近端过盈配合且能够相配合滑动而使所述的导丝收拢或伸出所述的护套的导管,所述的注射机构与所述的导管相连接,所述的导丝穿设在所述的护套和所述的导管内且近端伸出所述的导管,使用时,通过将导丝和护套一同插入血管,然后向近端移动护套使导丝的远端伸出护套以使导丝旋转能够对血管内壁造成机械损伤,使用完成后,向远端移动护套使导丝收拢于护套中,以免在撤出血管时,导丝对血管造成损伤。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护套和所述的导管的连接部呈锥形且直径自远端向近端逐渐变大,从而可以保证护套和导管之间的密封性,从而可以避免注射硬化剂时,硬化剂的泄露。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注射机构包括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的三通阀的一端以及所述的导管相连通的软管、与所述的三通阀相连接的注射器,所述的注射器的推杆与所述的推进机构相可拆卸地连接。更为优选地,所述的三通阀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套盒的上方。优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脉管治疗装置,包括手柄(4)、安装在所述的手柄(4)上的套盒(1),所述的手柄(4)包括驱动机构,所述的套盒(1)包括能够由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运动的导丝(28)、套设在所述的导丝(28)上的护套(20)、与所述的护套(20)相连通的注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管治疗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的注射机构相连接且能够控制注射剂量的推进机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管治疗装置,包括手柄(4)、安装在所述的手柄(4)上的套盒(1),所述的手柄(4)包括驱动机构,所述的套盒(1)包括能够由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运动的导丝(28)、套设在所述的导丝(28)上的护套(20)、与所述的护套(20)相连通的注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管治疗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的注射机构相连接且能够控制注射剂量的推进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管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进机构(3)包括驱动件、与所述的驱动件相连接的传动组件,所述的传动组件与所述的注射机构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管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的注射机构相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一配合件、与所述的驱动件相固定连接且能够与所述的第一配合件配合运动的第二配合件,所述的第一配合件与所述的手柄(4)相滑动连接,所述的驱动件和/或所述的第二配合件与所述的手柄(4)相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管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配合件包括位于近端且与所述的注射机构相可拆卸地连接的支撑件、近端分别与所述的支撑件的左右两端相连接的两个齿条(36),所述的第二配合件为能够与所述的齿条(36)配合运动的齿轮(35),所述的两个齿条(36)分别与所述的手柄(4)的左右两侧相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脉管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件包括呈开口朝下的U型的支撑主体(33)、形成在所述的支撑主体(33)的上端的卡扣(32),所述的齿条(36)与所述的支撑主体(33)的下端部相固定连接,所述的卡扣(32)与所述的注射机构相可拆卸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脉管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件包括直径大于所述的第二配合件的直径且表面形成有凹凸结构的滚轮(34)。


7.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脉管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件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连接部(47),所述的第二配合件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每侧的所述的第二配合件分别与所述的连接部(47)相固定连接,所述的手柄(4)上形成有供所述的连接部(47)穿过且允许所述的连接部(47)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通孔(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管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手柄(4)内部的近端上方的动力源(7)、与所述的动力源(7)相电连接的控制器(17)、与所述的控制器(17)相电连接的电源(11)、安装在所述的手柄(4)上的按钮(13)、与所述的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全张海潞王永刚梅家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鸿盛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内蒙古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