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治疗剂量的双静脉壶体外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070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治疗剂量的双静脉壶体外循环系统,包括体外循环装置和控制装置。包括:第一静脉壶和第二静脉壶,输入管路在静脉壶侧壁设有管路夹,在静脉壶的上部设两个补液口,置换液可以从补液口给入,静脉壶后管路上设有采样口,采样口后设有单向安全控制阀装置,经红外线自动红细胞比容在线测量系统用于在治疗开始前输入患者体重和上机前测得血液中HCT值及目标治疗剂量,在治疗开始后后机器通过红外线自动红细胞比容在线测量系统测量输入端血液中HCT值,自动传输至机器控制系统计算出当前实际的治疗剂量及实际滤过分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节治疗剂量的双静脉壶体外循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调节治疗剂量的双静脉壶体外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又称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是指所有以缓慢的血液流速和(或)透析液流速,通过弥散和(或)对流,进行溶质交换和水分清除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法的总称。其原理是模仿肾小球的滤过原理,通过两种方式即对流和弥散来达到清除溶质的目的。CRRT的体外循环由循环管路及滤器构成,将动脉血或静脉血通过循环管路引入具有良好通透性的半透膜滤过器中,血浆内的水分和溶于其中的中小分子量的溶质以弥散和(或)对流的方式被清除,亦即靠半透膜两侧的浓度梯度和(或)压力梯度(跨膜压力)达到清除水分及溶质的目的。小于滤过膜孔的物质被滤出(包括机体需要的物质与不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以置换液的形式将机体需要的物质输入体内,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CRRT的治疗范围从单纯地提高重症ARF救治效果,扩展到各种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例的急救(严重创伤、感染、烧伤、重症胰腺炎、SIRS、MODS等),是危重症抢救中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技术之一。治疗剂量是CRRT溶质清除有效性的客观评价指标。然而在临床实际应用中,CRRT实际治疗剂量达到预设值的比例及其相关性的影响因素尚不清楚,实际应用中时常出现CRRT因为各种原因未达到CRRT预设治疗剂量的情况。而CRRT的体外循环任何部位的功能障碍均可能导致整个体外循环的功能衰竭,寿命缩短,是影响CRRT治疗剂量达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技术中,目前现有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器设计中往往是在治疗前预先输入患者上机前的HCT值,计算出的FF仅为参考值,其结果往往不准确,而实际滤器后的HCT值较滤器前是明显增高的,HCT值过高将增加滤器和静脉壶凝血的风险,现有技术无法测量其实际值只能通过计算公式进行估算。常规的血液净化管路静脉端的采样口都在滤器后静脉壶前,在使用枸橼酸抗凝时通常是采集滤器后采样口内的血液样品监测血清钙离子浓度来评估滤器的凝血情况;却不能监测静脉壶的抗凝有效性。目前临床治疗中最常见的凝血部位是滤器和静脉壶。管路中的静脉壶由于存在滤网结构的特性,且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血-气界面,加之流经滤器后的血液由于超滤的作用导致血液浓缩、血液中的HCT值升高,特别是在使用含钙置换液治疗时静脉壶血液内钙离子浓度高于滤器后,更容易产生血凝块导致静脉壶凝血。一旦静脉壶凝血则治疗无法继续进行。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连续性血液净化装置大都有四个泵,分别是血泵、前稀释置换液泵、后稀释置换液泵和废液泵。治疗剂量是否达到使整个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通常情况下是机器都是通过设置前、后稀释置换液速度及脱水速度,机器计算出在该速度下的治疗剂量。治疗剂量的达成受滤过分数及非计划性停机如更换液袋、处理报警、手术或检查等因素的影响。滤过分数过高则增加滤器和静脉壶凝血的风险,导致非计划性停机,影响治疗剂量的达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静脉壶易发生凝血且无法替换以及不能对治疗过程中实际的治疗剂量进行动态评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调节治疗剂量的双静脉壶体外循环系统,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自动调节治疗剂量的双静脉壶体外循环系统,包括体外循环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体外循环装置包括:第一静脉壶和第二静脉壶,所述第一静脉壶和第二静脉壶下端均为滤网结构,所述第一静脉壶和第二静脉壶上端各设有两个补液口,第二置换液袋与所述补液口之一通过管路连接,且在连接管路上设有蠕动泵,将置换液给入第一静脉壶或第二静脉壶,所述第一静脉壶和第二静脉壶的侧壁通过两条管路分别与输入管路相连通,且在两条管路上分别设有管路夹,所述第一静脉壶和第二静脉壶在管路夹之后管路共同接入输入管路,所述输入管路在靠近管路夹处设有夹管阀以控制血流方向,所述第一静脉壶和第二静脉壶的后管路上分别设有采样口,所述采样口后分别设有单向安全控制阀,所述第一静脉壶和第二静脉壶在单向安全控制阀之后管路共同接入输出管路,且在输出管路靠近单向安全控制阀处依次设有气泡探测器和静脉夹;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软件控制系统和经红外线自动红细胞比容在线测量系统,所述经红外线自动红细胞比容在线测量系统设于输入管路靠近输入口处,用于在治疗开始前输入患者体重和上机前测得血液中HCT值及目标治疗剂量,在治疗开始后后机器通过红外线自动红细胞比容在线测量系统测量输入端血液中HCT值,自动传输至机器控制系统计算出当前实际的治疗剂量及实际滤过分数;软件控制系统:包括治疗剂量计算设置软件、滤过分数计算软件,各处液体流量分别通过蠕动泵设置参数获得。进一步的,所述输入管路在远离夹管阀处依次设有采样口和滤器,所述滤器靠近上端位置与透析液袋通过管路连通且在管路上设有蠕动泵,所述滤器靠近下端位置与废液袋通过废液管连接且在废液管上设有蠕动泵和采样口。进一步的,所述输入管路在紧邻经红外线自动红细胞比容在线测量系统之后通过管路与抗凝剂袋连通,在管路上设有蠕动泵,在管路上靠近输入管路处设有抗凝剂补液口。进一步的,所述输入管路在经红外线自动红细胞比容在线测量系统与滤器之间连接有动脉壶,所述动脉壶上端设有两个补液口,所述经红外线自动红细胞比容在线测量系统与动脉壶间依次设有采样口和蠕动泵,所述动脉壶通过两个补液口分别与滤器、第一置换液袋连通,且在动脉壶与第一置换液袋连通管路上设有蠕动泵。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管路在靠近输出口处通过管路与钙剂袋相连通,且在管路上设有蠕动泵,所述管路在靠近与输出管路连接处设有钙剂补液口。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的自动红细胞比容(HCT)在线测量系统及治疗剂量反馈调节控制系统位于输入管道前端,在治疗开始前需在机器软件控制系统中输入患者体重和上机前测得血液中HCT值及预设目标治疗剂量(ml/Kg/min)和滤过分数上限,在治疗开始后通过红外线自动红细胞比容(HCT)在线测量系统测得输入端测血液中HCT值,自动传输至机器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目标治疗剂量值和滤过分数上限值,在不超过滤过分数上限值的前提下反馈调节第一置换液袋和第二置换液袋连接的蠕动泵的速率,不需要人工计算,以匹配最佳的置换液总量输注速度及前后分配比例,可评估滤器效能及凝血情况。控制装置改变原有机器不能对治疗过程中实际的治疗剂量进行动态评估的缺点,避免了置换液不必要的浪费,降低医疗成本。(2)双静脉壶设计可以适用于无钙、含钙置换液的各种血液净化治疗模式,每个静脉壶形成液气平面而不是血气平面,避免静脉壶凝血。且当第一静脉壶发生凝血时可以切换至第二静脉壶继续治疗,避免由于静脉壶凝血导致整个体外循环管路的更换,增加治疗风险和患者费用,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3)本专利技术静脉壶后设有采样口,可以通过采样口采集血液样本,监测静脉壶血液的钙离子浓度,评估静脉壶抗凝的有效性。(4)静脉壶给血、给液口的设计优势:给血口在侧壁,给液口在静脉壶上部,形成液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调节治疗剂量的双静脉壶体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体外循环装置和控制装置;/n所述体外循环装置包括:第一静脉壶(15)和第二静脉壶(18),所述第一静脉壶(15)和第二静脉壶(18)下端均为滤网结构,所述第一静脉壶(15)和第二静脉壶(18)上端各设有两个补液口(16),第二置换液袋(22)与所述补液口(16)之一通过管路连接,且在连接管路上设有蠕动泵(5),将置换液给入第一静脉壶(15)或第二静脉壶(18),所述第一静脉壶(15)和第二静脉壶(18)的侧壁通过两条管路分别与输入管路(1)相连通,且在两条管路上分别设有管路夹(14),所述第一静脉壶(15)和第二静脉壶(18)在管路夹(14)之后管路共同接入输入管路(1),所述输入管路(1)在靠近管路夹(14)处设有夹管阀(13)以控制血流方向,所述第一静脉壶(15)和第二静脉壶(18)的后管路上分别设有采样口(9),所述采样口(9)后分别设有单向安全控制阀(17),所述第一静脉壶(15)和第二静脉壶(18)在单向安全控制阀(17)之后管路共同接入输出管路(26),且在输出管路(26)靠近单向安全控制阀(17)处依次设有气泡探测器(19)和静脉夹(20);/n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软件控制系统和经红外线自动红细胞比容在线测量系统(2),所述经红外线自动红细胞比容在线测量系统(2)设于输入管路(1)靠近输入口(4)处,用于在治疗开始前输入患者体重和上机前测得血液中HCT值及目标治疗剂量,在治疗开始后后机器通过红外线自动红细胞比容在线测量系统(2)测量输入端血液中HCT值,自动传输至机器控制系统计算出当前实际的治疗剂量及实际滤过分数;/n软件控制系统:包括治疗剂量计算设置软件、滤过分数计算软件,各处液体流量分别通过蠕动泵(5)设置参数获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节治疗剂量的双静脉壶体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体外循环装置和控制装置;
所述体外循环装置包括:第一静脉壶(15)和第二静脉壶(18),所述第一静脉壶(15)和第二静脉壶(18)下端均为滤网结构,所述第一静脉壶(15)和第二静脉壶(18)上端各设有两个补液口(16),第二置换液袋(22)与所述补液口(16)之一通过管路连接,且在连接管路上设有蠕动泵(5),将置换液给入第一静脉壶(15)或第二静脉壶(18),所述第一静脉壶(15)和第二静脉壶(18)的侧壁通过两条管路分别与输入管路(1)相连通,且在两条管路上分别设有管路夹(14),所述第一静脉壶(15)和第二静脉壶(18)在管路夹(14)之后管路共同接入输入管路(1),所述输入管路(1)在靠近管路夹(14)处设有夹管阀(13)以控制血流方向,所述第一静脉壶(15)和第二静脉壶(18)的后管路上分别设有采样口(9),所述采样口(9)后分别设有单向安全控制阀(17),所述第一静脉壶(15)和第二静脉壶(18)在单向安全控制阀(17)之后管路共同接入输出管路(26),且在输出管路(26)靠近单向安全控制阀(17)处依次设有气泡探测器(19)和静脉夹(20);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软件控制系统和经红外线自动红细胞比容在线测量系统(2),所述经红外线自动红细胞比容在线测量系统(2)设于输入管路(1)靠近输入口(4)处,用于在治疗开始前输入患者体重和上机前测得血液中HCT值及目标治疗剂量,在治疗开始后后机器通过红外线自动红细胞比容在线测量系统(2)测量输入端血液中HCT值,自动传输至机器控制系统计算出当前实际的治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小贝赵双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