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滇牡丹果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20666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滇牡丹果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方案使用乙酸乙酯对粉碎后的滇牡丹果皮进行热浸提取,通过酸沉处理将黄酮类物质和甾醇类物质分离分层。然后继续对提取后的滤渣进行酶解辅助的热水浸提处理,可以将滇牡丹果皮中的剩余的黄酮类物质和多糖类物质提取。利用本制备方法可同时对滇牡丹果皮中的功效成分进行提取,提高了滇牡丹果皮的综合利用率。本法能够将滇牡丹果皮中的功效成分充分提取利用,可以应用于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滇牡丹果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滇牡丹果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滇牡丹(Paeoniadelavayi)是我国西南特有的珍惜濒危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滇牡丹的根皮是滇牡丹的主要药用部位,并且从滇牡丹籽中提取的籽油具有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因此,滇牡丹的根皮和滇牡丹籽被广泛开发利用。但是,具有较大生物量的滇牡丹果皮(又称果荚)却没有被综合利用。研究显示,滇牡丹果皮中含有大量的多糖、甾醇(主要为植物甾醇)和黄酮类物质。滇牡丹多糖能够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具有很高的药用与保健价值;甾醇具有降脂调脂、抗氧化、消炎、抗癌、免疫调节等功效;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病毒、利胆、强心、镇静和镇痛等作用。如果能够将滇牡丹果皮中的各种功效成分充分利用,可以大大扩展滇牡丹的应用范围,实现资源物种的综合利用。专利技术人在前期的研究成果中开发了一种滇牡丹果皮多糖的提取方法(“民族药滇牡丹果皮中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施蕊等,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该法使用超声辅助提取、回流法等提取方法对滇牡丹果皮多糖进行了成功提取,并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方法无法实现对多糖、黄酮和甾醇等物质的同时提取,提取效率有限,无法快速高效地实现对滇牡丹果皮的综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滇牡丹果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利用本制备方法可同时对滇牡丹果皮中的功效成分进行提取,提高了滇牡丹果皮的综合利用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滇牡丹果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滇牡丹果皮,经预处理获得果皮颗粒;步骤(2):使用乙酸乙酯对果皮颗粒进行热浸提取,完成提取后过滤得提取液Ⅰ和滤渣,对提取液Ⅰ进行浓缩处理,得浸膏;步骤(3):将浸膏分散于水中,得分散体系;调节分散体系的pH值至6.0-6.5,静置得沉淀Ⅰ和油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技术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为:使用乙酸乙酯对果皮颗粒进行热浸提取,可将果皮颗粒中的甾醇类物质和部分黄酮类物质浸出,通过过滤获得含有甾醇类物质和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液Ⅰ。对提取液Ⅰ进行浓缩处理,提取溶剂乙酸乙酯挥发后可获得半固体状的浸膏。再将浸膏分散于水中,甾醇类物质不溶于水且呈油状,静置后,甾醇类物质集中在油层中。而黄酮类物质的水溶性不佳,易形成结晶析出。调节pH值至6.0-6.5,可保证黄酮类物质充分析出,得到沉淀Ⅰ。专利技术人曾经尝试多种不同的提取方法,例如,使用乙酸乙酯对果皮颗粒进行超声辅助提取。众所周知,超声辅助提取的提取效率比热浸提取更高,用时更短,且功效物质的提取率更高。但是,实际的情况是,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的方法,提取获得的甾醇的量较少,且黄酮类物质的纯度不高。专利技术人分析了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认为本法欲提取的黄酮为滇牡丹果皮中的总黄酮,成分较为复杂。有的黄酮类物质在沉淀结晶的过程中对甾醇类物质有包合作用,沉淀时携带了部分甾醇等物质,所以产生了上述现象。专利技术人在尝试不同的提取方法的过程中,发现使用热浸提取的方法可以将甾醇类物质的得率提升,虽然得到的黄酮类物质的量不高,但是纯度得以提升。专利技术人进而分析了原因:植物甾醇存在于植物细胞膜上,通过不同的提取方法(单纯热浸处理、超声辅助提取等)很容易被溶剂溶出;而滇牡丹果皮内的黄酮类物质分布较为复杂,有的黄酮类物质和植物细胞内的结构骨架部分结合得较为紧密(需要较为强烈的提取方法才能提取获得),有的黄酮类物质游离存在于细胞质中(一般提取方法即可获得)。当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的方法时,黄酮类物质被充分提取,但是在分离甾醇等物质的时候,不能实现功效成分的充分分离。当采用热浸提取的时候,只有部分的黄酮类物质被提取,这部分的黄酮类物质对甾醇类物质不产生包合作用(或者说很小的包合作用),所以提高了甾醇类物质的提取率,并提高了黄酮类的物质的纯度。并且采用热浸提取的方法,溶出的杂质更少,更有利于提高目的物质的纯度。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同时提取获得甾醇类物质和黄酮类物质,且甾醇类物质的得率较高,且获得黄酮类物质的纯度较高。另外,专利技术人发现了影响甾醇类物质提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简单的调整提取方法,即可避免另一目的物质对甾醇类物质的提取率的影响。进一步,还包括步骤(4),使用复合酶处理步骤(2)中的滤渣,得酶解后体系。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对滤渣的充分利用。使用复合酶处理滤渣之后,可以使得细胞壁崩解,有助于将细胞中的功效成分充分提取。进一步,还包括步骤(5):在酶解后体系中加入水,得水提体系,并调整水提体系的pH值至9.5-10.5,对酶解后的滤渣进行热浸提取,完成提取后过滤得提取液Ⅱ,调整提取液Ⅱ的pH值至6.0-6.5,静置后,过滤取沉淀Ⅲ和滤液。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滤渣中的包括总多糖和部分黄酮在内的功效物质充分提取。调节pH值可以使得滤渣中提取的黄酮类物质沉淀结晶,实现对黄酮类物质的分离纯化。进一步,还包括步骤(6):浓缩步骤(5)中的滤液,加入无水乙醇后静置,过滤取沉淀Ⅱ。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醇沉的方法,将多糖沉淀纯化分离。进一步,还包括步骤(7):将步骤(3)中的沉淀Ⅰ和步骤(6)中的沉淀Ⅲ混合,然后进行干燥处理后得干粉状的黄酮提取物;对步骤(3)中的油层进行除水处理后得甾醇提取物;对步骤(5)中的沉淀Ⅱ干燥处理后得干粉状的多糖提取物。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脱水或干燥处理,可获得纯度高且易于保藏的黄酮提取物、甾醇提取物和多糖提取物。将沉淀Ⅰ和沉淀Ⅲ混合,获得的是滇牡丹果皮中的总黄酮,实现了对黄酮类物质的充分提取。进一步,在步骤(2)中,使用乙酸乙酯对果皮颗粒进行热浸提取的温度为40-60℃,提取时长为10-15h。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的温度和时间,可以将甾醇类物质充分提取,且不会提取出影响甾醇分层析出的部分黄酮类物质。进一步,在步骤(4)中,复合酶包括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蛋白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蛋白酶可充分降解植物细胞壁,使得内容物充分析出。进一步,在步骤(4)中,对酶解后的滤渣进行热浸提取的温度为60-70℃,提取时长为18-24h。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的温度和时间,可以将总多糖和剩余的黄酮类物质充分提取。进一步,一种滇牡丹果皮提取物,包括黄酮提取物、甾醇提取物和多糖提取物。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本法获得的滇牡丹果皮提取物包括黄酮提取物、甾醇提取物和多糖提取物三个种类,实现了对滇牡丹果皮的综合利用和对功效成分的充分提取。进一步,滇牡丹果皮提取物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滇牡丹的黄酮提取物具有抗炎和抗病毒等作用;滇牡丹的活性多糖具有抗氧化和激活免疫系统等功效;滇牡丹的甾醇提取物具有降脂调脂和抗氧化等应用价值,可以将滇牡丹果皮提取物应用于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滇牡丹果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取滇牡丹果皮,经预处理获得果皮颗粒;/n步骤(2):使用乙酸乙酯对果皮颗粒进行热浸提取,完成提取后过滤得提取液Ⅰ和滤渣,对提取液Ⅰ进行浓缩处理,得浸膏;/n步骤(3):将浸膏分散于水中,得分散体系;调节分散体系的pH值至6.0-6.5,静置得沉淀Ⅰ和油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滇牡丹果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滇牡丹果皮,经预处理获得果皮颗粒;
步骤(2):使用乙酸乙酯对果皮颗粒进行热浸提取,完成提取后过滤得提取液Ⅰ和滤渣,对提取液Ⅰ进行浓缩处理,得浸膏;
步骤(3):将浸膏分散于水中,得分散体系;调节分散体系的pH值至6.0-6.5,静置得沉淀Ⅰ和油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滇牡丹果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4):使用复合酶处理步骤(2)中的滤渣,得酶解后体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滇牡丹果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在酶解后体系中加入水,得水提体系,并调整水提体系的pH值至9.5-10.5,对酶解后的滤渣进行热浸提取,完成提取后过滤得提取液Ⅱ,调整提取液Ⅱ的pH值至6.0-6.5,静置后,过滤取沉淀Ⅲ和滤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滇牡丹果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6):浓缩步骤(5)中的滤液,加入无水乙醇后静置,过滤取沉淀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蕊王娟杨宇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