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制冷制热空调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597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制冷制热空调服。新型制冷制热空调服,包括:衣服本体;外衣层,所述外衣层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上;内衣层,所述内衣层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上,且所述内衣层位于所述外衣层的一侧;两个制冷散热机构,两个所述制冷散热机构均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制冷时间较长、重量小、制冷效率高、易于携带、过程易控制,且不会使化学用剂对环境造成污染、可拆卸,易于安装,在清洗衣体部分时不会破坏电路,安全系数高、防尘效果好,可减少电子元器件的损坏,可以减少极端环境下生存概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制冷制热空调服
本技术涉及空调服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制冷制热空调服。
技术介绍
空调服的雏形是液体冷却服,于20世纪60年代为排除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的代谢热而研发。瑞士联邦材料测试与研究实验室(EMPA)宣布已研制出可供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使用的超轻降温服。使用者可通过医用注射器向降温服内部注水,每次注水可给身体降温60分钟。2005年第一件较为成熟的空调服产品于日本问世。这种空调服将两个可用电池组供电的风扇缝制在衣服背面,电池带动风扇转动,从而促进空气在空调服及人体表面的流通,以达到降温及辅助排汗的目的。中国科学院理化所教授的基于微型风扇阵列系统的人体降温空调服,是将尺寸较小的风扇编制到衣服内,从而对所接触的皮肤局部进行强化换热,促进该处气体的对流及汗液蒸发。纵观国内外制冷制热服的研究现状不难发现,国内外专家对制冷制热服的研究已趋于成熟。但空调服发展仍然存在制冷时间短或者降价昂贵的不足。半导体制冷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组成P-N结,通过两端施加直流电进行制冷,将电能直接转化为热能的技术;载流子从一种材料迁移到另一种材料形成电流,而每种材料载流子的势能不同,因此为了满足能量守恒的要求,载流子通过结点时,必然与其周围环境进行能量的交换。能级的改变是现象的本质,这使构成制冷系统成为可能。现有技术一:市面上常见的风扇降温服,风从衣服背部后腰风扇口进入,并将透气网眼布吹鼓起来,此时透气网眼布中的每个网眼相当于一个微型出风口,将风均匀分散至人体的各个部位,人体的热量与汗液通过风从上衣本体的袖口与领口处排出,达到解暑降温的目的。缺点:(1)当外部空气的温度低于人体体温时,凉风直接吹到皮肤上,造成皮肤局部受冷,人体在长时间受冷状况下容易受凉、感冒(2)当外部空气的温度高于或接近人体体温时,空调服不仅起不到降温作用,反而起到反作用,热风吹到皮肤上,只会让穿戴者感觉到热(3)小风扇长时间将外部空气直接吹到局部皮肤上的同时,也携带了大量粉尘、细菌、螨虫等,容易造成皮肤并发症。现有技术二:电热服,主要特点在于保暖层,该保暖层上装有多块电加热片,加热片导线、电源组件和电源贮存袋,电加热片通过加热片导线与电源组件连接,电源组件装置于电源贮存袋内。加热片导线的一端连接电加热片,另一端通过导线转接密封接头穿过抗浸层腰部,与电源组件连接。导线转接密封接头,包括橡胶座和苎麻绳,橡胶座为带有孔的吸盘状结构,橡胶座底部粘接在加热服的内表面,加热片导线穿过所述橡胶座上的孔,并在连接部位用苎麻绳扎紧。缺点:(1)加热服的电加热片本身结构并非防水性,使用时若是人体出汗,将有漏电危险(2)电加热服导线不易拆装,发热线容易断裂,寿命不长且容易损坏(3)电加热片需要220V电压,无法连接电源,不能携带。人对外界温度是相当敏感的,人自身体温在小范围浮动都会引起不适,温度过高会导致大量血液流向皮肤,从而影响人的判断力;温度过低,会阻碍人正常的代谢与工作;在极端环境中作业的工人,在特殊战场中的士兵,在心脏、肝脏移植、神经外科等手术中病人都有因无法保持体温而随时丧命的危险,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制冷制热空调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冷时间较长、重量小、制冷效率高、易于携带、过程易控制,且不会使化学用剂对环境造成污染、可拆卸,易于安装,在清洗衣体部分时不会破坏电路,安全系数高、防尘效果好,可减少电子元器件的损坏,可以减少极端环境下生存概率的新型制冷制热空调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制冷制热空调服,包括:衣服本体;外衣层,所述外衣层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上;内衣层,所述内衣层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上,且所述内衣层位于所述外衣层的一侧;两个制冷散热机构,两个所述制冷散热机构均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上。优选的,所述制冷散热机构还包括隔热箱、半导体制冷片、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支撑板、两个连接管、两个马达、两个扇叶、多个通风孔、排气管、散热风扇和通风管,所述隔热箱固定安装在所述外衣层远离所述内衣层的一侧,所述隔热箱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固定安装在所述通孔的内壁上,所述排气管固定安装在所述隔热箱的一侧外壁上,所述排气管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一散热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散热片位于所述排气管内,所述第二散热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远离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一侧,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隔热箱的内壁上,两个所述连接管对称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且两个所述连接管均贯穿所述支撑板,两个所述马达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连接管内,两个所述扇叶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多个所述通风孔开设有在所述隔热箱的顶部外壁上,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排气管内,且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所述第一散热片远离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一侧,所述通风管固定安装在所述隔热箱的底部内壁,且所述通风管与所述隔热箱相连通,所述通风管远离所述隔热箱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衣层与所述内衣层之间。优选的,所述隔热箱内设有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12v锂电池,所述电源组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优选的,所述外衣层上设有拉链。优选的,所述隔热箱的材质为环保PE材料制成,所述隔热箱的外层包裹有珍珠棉,所述隔热箱内设有PVC泡沫层,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之间均设有导热硅脂,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的材质为铝材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为TEC2-19008双层大温差快速制冷片。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制冷制热空调服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制冷制热空调服,(1)该装置采用12v锂电池,有效输出电流时间达到4小时,与凝胶/冰袋冷却和相变冷却相比,制冷时间较长。(2)半导体市面上较为常见,且重量小,制冷效率高,与液体冷却持续相比,其造价较为便宜,且易于携带。(3)制热服采用的制热方式主要为电制热、相变制热及化学制热,本技术与电加热制热原理相似,持续时间长,热量高,但对人的活动幅度及范围没有限制;(4)与相变材料和化学制热的发热相比,过程易控制,且不会使化学用剂对环境造成污染。(5)结构上主要由半导体制冷机构和衣服本体组成,可拆卸,易于安装,在清洗衣体部分时不会破坏电路,安全系数高(6)防尘过滤板进行固定,起到防尘效果,减少电子元器件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制冷制热空调服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A部分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所示的B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制冷制热空调服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中制冷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半导体制冷原理图;图8为制冷片温度折线图。图中标号:1、衣服本体,2、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制冷制热空调服,其特征在于,包括:/n衣服本体;/n外衣层,所述外衣层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上;/n内衣层,所述内衣层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上,且所述内衣层位于所述外衣层的一侧;/n两个制冷散热机构,两个所述制冷散热机构均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制冷制热空调服,其特征在于,包括:
衣服本体;
外衣层,所述外衣层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上;
内衣层,所述内衣层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上,且所述内衣层位于所述外衣层的一侧;
两个制冷散热机构,两个所述制冷散热机构均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制冷制热空调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散热机构还包括隔热箱、半导体制冷片、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支撑板、两个连接管、两个马达、两个扇叶、多个通风孔、排气管、散热风扇和通风管,所述隔热箱固定安装在所述外衣层远离所述内衣层的一侧,所述隔热箱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固定安装在所述通孔的内壁上,所述排气管固定安装在所述隔热箱的一侧外壁上,所述排气管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一散热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散热片位于所述排气管内,所述第二散热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远离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一侧,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隔热箱的内壁上,两个所述连接管对称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且两个所述连接管均贯穿所述支撑板,两个所述马达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连接管内,两个所述扇叶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多个所述通风孔开设有在所述隔热箱的顶部外壁上,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排气管内,且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所述第一散热片远离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一侧,所述通风管固定安装在所述隔热箱的底部内壁,且所述通风管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琴张志松杨柠菁耿新飞李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