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444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日光温室大棚,属于农业生产设施技术领域,包括大棚本体、第一固定架以及支撑杆,大棚本体用于固定在地面上;第一固定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大棚本体的两端;支撑杆设于两个第一固定架之间,且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架连接;支撑杆用于安装在透光薄膜上,且用于支撑保温棉被;支撑杆上设有用于减小保温棉被与透光薄膜之间距离的凹陷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日光温室大棚,保温棉被的两端被支撑杆的两端撑起,中间部分贴合于支撑杆的凹陷部上并与透光薄膜间距较小,保证较好的保温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在铺开保温棉被时,保温棉被与支撑杆直接接触,消除了保温棉被划伤透光薄膜的问题,保证透光薄膜稳定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日光温室大棚
本技术属于农业生产设施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日光温室大棚。
技术介绍
温室大棚为保护大棚内的蔬菜等不被冻伤,需要在夜间使用保温棉被将透光薄膜覆盖住,防止外界的冷空气与大棚内部发生热交换。目前,在铺盖保温棉被时,采用直接覆盖的方式将保温棉被直接与透光薄膜接触,这种方式易导致保温棉被划伤透光薄膜,造成透光薄膜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日光温室大棚,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保温棉被易划伤透光薄膜,造成透光薄膜失效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日光温室大棚,包括:大棚本体,用于固定在地面上;第一固定架,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大棚本体的两端;和支撑杆,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架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架连接;所述支撑杆用于安装在透光薄膜上,且用于支撑保温棉被;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用于减小保温棉被与透光薄膜之间距离的凹陷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横杆,数量为两个,分别与各所述第一固定架连接;和第二横杆,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横杆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方;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与所述第一横杆之间的高度差形成所述凹陷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横杆与所述第一横杆圆弧过渡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架包括:底座,用于固定在大棚本体上;和竖板,固定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竖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的通孔。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支撑杆为两个,所述竖板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通孔。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底座和所述竖板一体成型。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日光温室大棚还包括:第二固定架,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大棚本体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架之间设有所述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架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架间隔设置。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大棚本体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安装槽。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安装槽为多个,自上而下设于所述大棚本体的两端。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外圆面上均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杆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本技术提供的日光温室大棚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日光温室大棚,使用时,将保温棉被放置于大棚本体的上端,然后向下铺散开保温棉被将透光薄膜覆盖,保温棉被首先与安装在两个第一固定架之间的支撑杆接触,并且保温棉被的两端被支撑杆的两端撑起,中间部分贴合于支撑杆的凹陷部上并与透光薄膜间距较小,保证较好的保温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在铺开保温棉被时,保温棉被与支撑杆直接接触,消除了保温棉被划伤透光薄膜的问题,保证透光薄膜稳定的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日光温室大棚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日光温室大棚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架和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大棚本体;11、安装槽;12、透光薄膜;2、第一固定架;21、底座;22、竖板;221、通孔;3、支撑杆;31、凹陷部;32、第一横杆;33、第二横杆;4、第二固定架;5、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技术提供的日光温室大棚进行说明。一种日光温室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第一固定架2以及支撑杆3,大棚本体1用于固定在地面上;第一固定架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大棚本体1的两端;支撑杆3设于两个第一固定架2之间,且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架2连接;支撑杆3用于安装在透光薄膜12上,且用于支撑保温棉被;支撑杆3上设有用于减小保温棉被与透光薄膜12之间距离的凹陷部31。本技术提供的日光温室大棚,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时,将保温棉被放置于大棚本体1的上端,然后向下铺散开保温棉被将透光薄膜12覆盖,保温棉被首先与安装在两个第一固定架2之间的支撑杆3接触,并且保温棉被的两端被支撑杆3的两端撑起,中间部分贴合于支撑杆3的凹陷部31上并与透光薄膜12间距较小,保证较好的保温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在铺开保温棉被时,保温棉被与支撑杆3直接接触,消除了保温棉被划伤透光薄膜12的问题,保证透光薄膜12稳定的工作。可在大棚本体1的两端设置保温板,保温板上开设用于安装第一固定架2的容纳槽,并且在第一固定架2内或外侧面上设置保温板,使保温棉被铺开盖设于支撑杆3以及第一固定架2上时,保温棉被以及位于两端的保温板形成良好的保温环境。在大棚本体1的中间位置设置支撑板5,支撑板5为与大棚本体1相匹配的弧形结构,支撑板5可以设置多个。本申请适用于长度较小的日光温室大棚,其跨度在6-12米,保证支撑杆3可以较为稳定的使用。设于大棚本体1的两端低于透光薄膜12的弧形面高度,将第一固定架2和支撑杆3安装后,支撑杆3上的凹陷部31的下端面与透光薄膜12接触,减小保温棉被与透光薄膜12的距离。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日光温室大棚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支撑杆3包括第一横杆32以及第二横杆33,第一横杆3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与各第一固定架2连接;第二横杆33位于两个第一横杆32之间,且位于第一横杆32的下方;第二横杆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杆32固定连接;第二横杆33与第一横杆32之间的高度差形成凹陷部31,两个第一横杆32分别与两个第一固定架2连接,并在两个第一横杆32之间设置低于第一横杆32的第二横杆33,第一横杆32和第二横杆33之间可通过弧形结构连接,使保温棉被铺开时,保温棉被的两端搭于第一固定架2和第一横杆32上,中间部分在自重的作用下,沿弧形结构与第二横杆33接触,使保温棉被沿第一横杆32、弧形结构以及第二横杆33连续、完全的接触,既可以防止保温棉被划伤透光薄膜12,又提高了保温棉被的保温效果。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日光温室大棚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横杆33与第一横杆32圆弧过渡连接,可以设置弧形杆将第一横杆32和第二横杆33连接在一起,弧形杆的上端与第一横杆32圆弧连接,下端与第二横杆33圆弧连接,使第一横杆32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日光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n大棚本体,用于固定在地面上;/n第一固定架,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大棚本体的两端;和/n支撑杆,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架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架连接;所述支撑杆用于安装在透光薄膜上,且用于支撑保温棉被;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用于减小保温棉被与透光薄膜之间距离的凹陷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日光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
大棚本体,用于固定在地面上;
第一固定架,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大棚本体的两端;和
支撑杆,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架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架连接;所述支撑杆用于安装在透光薄膜上,且用于支撑保温棉被;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用于减小保温棉被与透光薄膜之间距离的凹陷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光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
第一横杆,数量为两个,分别与各所述第一固定架连接;和
第二横杆,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横杆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方;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与所述第一横杆之间的高度差形成所述凹陷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日光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杆与所述第一横杆圆弧过渡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光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包括:
底座,用于固定在大棚本体上;和
竖板,固定设于所述底座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政敏郄东翔张建峰靳昌霖安艳阳史明静康振宇张泽伟马宝玲车寒梅李如欣赵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