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边坡拐角处植生攀援网的垫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0440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边坡拐角处植生攀援网的垫高装置,属于市政绿化工程技术领域;它包括底板;在底板的上顶面两个相对的侧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且在底板的下底面安装有结构相同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中部通过铰杆相铰接;在铰杆上还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为人字梯结构,第一支撑架包括两个竖杆及设置在两个竖杆之间的横杆;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的夹口朝向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合拢方向相一致本实施例有效地解决了当前在边坡的拐角位置无法对植生攀援网有效进行垫高,从而导致锐角边左右侧植生绿化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边坡拐角处植生攀援网的垫高装置
本技术涉及市政绿化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边坡拐角处植生攀援网的垫高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在对高速路边上未整平且斜率较大的边坡进行绿化的过程中常通过在边坡的底部设置土壤位置种植攀援植物,同时在边坡表面铺设植生攀援网作为攀援植物的攀援载体来实现整体绿化;但目前行业内使用的攀援网大多直接使用类似于土工格栅结构的软质网状装置直接平铺在斜坡上,再对其上下两端进行加固,但这种结构的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攀援网的材质较软,绝大多数状况下都是贴附在边坡表面,导致无法对下方生长的攀援植物起到作为攀援架辅助其生长的效果,使植物只能在边坡底部生长,而在石质边坡的拐角位置,由于其大多都是锐角结构,放置在该处的植生攀援网在自重作用下必然会与拐角点相接处,而其下方的锐角边也无法有效放置石块或其他垫高装置来对其进行垫高,导致在该处的植物生长状况较差,影响边坡绿化效果,这是目前所面临的另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边坡拐角处植生攀援网的垫高装置,以解决当前在边坡的拐角位置无法对植生攀援网有效进行垫高,从而导致锐角边左右侧植生绿化效果较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边坡拐角处植生攀援网的垫高装置,它包括底板;在底板的上顶面两个相对的侧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且在底板的下底面安装有结构相同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中部通过铰杆相铰接;在铰杆上还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为人字梯结构,第一支撑架包括两个竖杆及设置在两个竖杆之间的横杆;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的夹口朝向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合拢方向相一致。优选的,第一夹块固定在底板上;在底板上与第一夹块相对的一侧沿底板的长度方向开有滑槽;在第二夹块的下方安装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块,且第二夹块通过滑槽与滑块的配合可移动地安装在底板上;滑块的下底部与第二支撑架相铰接。进一步的,滑槽为十字型结构的滑槽,所述十字型滑槽的上下侧分别连通底板的上下两个端面,且滑槽的深度不超过底板长度的二分之一。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架铰接安装在底板上。进一步的,在底板上位于所述十字型滑槽的上下端侧位置分别设置有挡板,且在滑块伸入滑槽一侧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挡板相对应的挡头。优选的,第一支撑架上的横杆为倾斜放置的倒钩结构,所述横杆的倒钩朝向指向底板。优选的,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均为通过在底板的侧沿进行支撑安装的悬空夹扣结构。优选的,第一支撑架为顶部的横杆短于底部横杆的梯形结构。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植生攀援网架设过程中在拐角位置处产生距离坡面高度不足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垫高装置;其使用底板作为设置在攀援网横竖交叉部位的垫片,并在底板上设置中部相铰接的两个支撑架,同时在铰接的铰杆位置设置扭簧,利用扭簧的弹力保证两个支撑架之间具有一定的压紧力,依次将支撑架附着在边坡拐角位置,同时通过支撑架上的横杆及竖杆的设置,使支撑架在铰杆以下的部位能够抓紧边坡上的凸起,进一步提高其安装稳定性,从而使支撑架在铰杆上方部位作为支撑垫高的措施抬高拐角处攀援网的高度;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当前在边坡的拐角位置无法对植生攀援网有效进行垫高,从而导致锐角边左右侧植生绿化效果较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底板上装配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1A、滑槽,2、第一夹块,3、第二夹块,3A、滑块,4、第一支撑架,4A、竖杆,4B、横杆,5、第二支撑架,6、铰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介绍:实施例: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边坡拐角处植生攀援网的垫高装置,它包括底板1;在底板1的上顶面两个相对的侧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夹块2和第二夹块3,且在底板的下底面安装有结构相同的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的中部通过铰杆6相铰接;在铰杆6上还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上;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为人字梯结构,第一支撑架4包括两个竖杆4A及设置在两个竖杆4A之间的横杆4B;本实施例中横杆4B的数目共有7个,其均匀地固定在两个竖杆4A之间,第一夹块2和第二夹块3的夹口朝向与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的合拢方向相一致。第一夹块2固定在底板1上;在底板1上与第一夹块2相对的一侧沿底板1的长度方向开有滑槽1A;在第二夹块3的下方安装有与滑槽1A相配合的滑块3A,且第二夹块3通过滑槽1A与滑块3A的配合可移动地安装在底板1上;滑块3A的下底部与第二支撑架5相铰接。第一支撑架4铰接安装在底板1上。在本实施例中采取了将第一夹块2与底板1相固定,第二夹块3可移动安装的方式对两个夹块进行了限定,从而使其在对攀援网上网格交叉的部位进行安装时更为方便,同时将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分别与底板1和滑块3A相铰接是为了使装置在不用时更便于收纳。滑槽1A为十字型结构的滑槽,滑块的结构与滑槽1A槽口形状相类似所述十字型滑槽1A的上下侧分别连通底板1的上下两个端面,且滑槽1A的深度不超过底板1长度的二分之一。在底板1上位于所述十字型滑槽1A的上下端侧位置分别设置有挡板,且在滑块3A伸入滑槽1A一侧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挡板相对应的挡头。通过挡板和挡头的结构设置能够防止滑块从滑槽中脱出,提高装置安装的稳定性。第一支撑架4为顶部的横杆4B短于底部横杆4B的梯形结构,第一支撑架4上的横杆4B为倾斜放置的倒钩结构,所述横杆4B的倒钩朝向指向底板1。上大下小的支撑架能够利用其结构上的变化提高来安装时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说的倒钩结构可参考图1,其为方向朝上的斜板结构,通过这一结构可以防止横杆4B在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时沿坡面拐角的外端掉出。可参考图3,第一夹块2和第二夹块3均为通过在底板1的侧沿进行支撑安装的悬空夹扣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边坡拐角处植生攀援网的垫高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1);在底板(1)的上顶面两个相对的侧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夹块(2)和第二夹块(3),且在底板的下底面安装有结构相同的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的中部通过铰杆(6)相铰接;在铰杆(6)上还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上;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成人字梯结构,第一支撑架(4)包括两个竖杆(4A)及设置在两个竖杆(4A)之间的横杆(4B);第一夹块(2)和第二夹块(3)的夹口朝向与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的合拢方向相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边坡拐角处植生攀援网的垫高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1);在底板(1)的上顶面两个相对的侧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夹块(2)和第二夹块(3),且在底板的下底面安装有结构相同的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的中部通过铰杆(6)相铰接;在铰杆(6)上还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上;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成人字梯结构,第一支撑架(4)包括两个竖杆(4A)及设置在两个竖杆(4A)之间的横杆(4B);第一夹块(2)和第二夹块(3)的夹口朝向与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的合拢方向相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边坡拐角处植生攀援网的垫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夹块(2)固定在底板(1)上;在底板(1)上与第一夹块(2)相对的一侧沿底板(1)的长度方向开有滑槽(1A);在第二夹块(3)的下方安装有与滑槽(1A)相配合的滑块(3A),且第二夹块(3)通过滑槽(1A)与滑块(3A)的配合可移动地安装在底板(1)上;滑块(3A)的下底部与第二支撑架(5)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边坡拐角处植生攀援网的垫高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绍兴段声波殷金发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林都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