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内生菌施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0425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植物内生菌施用装置,包括滴灌组件、通气组件、物生物隔离件和通气盖,滴灌组件包括储液管和穿刺管,通气组件包括与储液管可拆卸设置的端盖、与端盖连通,并垂直设置的通气管,通气管区分为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第二通气管的内径小于第一通气管的内径,微生物隔离件设置在第二通气管内,阻断外界的微生物进入到储液管内,通气盖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二通气管的端部,通过穿刺管插入至植物上开设的孔洞,将储液管内的内生菌滴入至植物内,在整个滴灌过程中,内生菌不与外界环境接触,而且通过物生物隔离件隔离外界微生物或者水雾进入到储液管内,保证内生菌的施用环境,提高了内生菌对植物的作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内生菌施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植物滴灌设备
,具体为一种植物内生菌施用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安全、高效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生防菌剂因其特殊的生物活性及环境友好的特点在植物病害虫害的防治和农林作物的增产和品质提升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植物内生细菌是植物体内的一种有益微生物,对宿主植物具有促生抗逆特性,且对宿主植物无致病性。植物内生菌的防病机理主要表现在通过产生抗生素类、水解酶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生物碱类物质,与病原菌竞争营养物质,增强宿主植物的抵抗力以及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等,因此内生菌在致病病虫害的防治、植物的产量和品质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内生菌的应用主要以叶面喷雾、灌根等方式,以上施用方式都直接将内生菌暴露在环境中,菌体容易受到环境因子如紫外线、湿度和土壤微生物等的影响,造成菌体野外生存率低下,难于发挥其促生抗逆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内生菌施用装置,以避免湿度和空气中的微生物对内生菌的干扰,提高内生菌对植物的作用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内生菌施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滴灌组件,包括储液管和穿刺管;通气组件,包括与所述储液管可拆卸设置的端盖、与所述端盖连通,并垂直设置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区分为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二通气管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通气管的内径;微生物隔离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通气管内,阻断外界的微生物进入到所述储液管内;通气盖,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二通气管的端部。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植物内生菌施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穿刺管的外径从与所述储液管连接的位置沿着其轴线依次减小。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植物内生菌施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储液管的端部设置外螺纹,所述端盖的端部设置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端盖旋钮在所述储液管上。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植物内生菌施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微生物隔离件为醋酸纤维棉或者活性炭吸附棉。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植物内生菌施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通气盖为开设通气孔的弹性套,套设在所述第二通气管的端部。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植物内生菌施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穿刺管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凹凸不平的凸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穿刺管插入至植物上开设的孔洞,将储液管内的内生菌滴入至植物内,在整个滴灌过程中,内生菌不与外界环境接触,而且通过物生物隔离件隔离外界微生物或者水雾进入到储液管内,保证内生菌的施用环境,提高了内生菌对植物的作用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植物内生菌施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植物内生菌施用装置图1中的通气组件剖视图及部分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植物内生菌施用装置,能够避免湿度和空气中的微生物对内生菌的干扰,提高内生菌对植物的作用效果。图1-图2示出的是本技术一种植物内生菌施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2,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植物内生菌施用装置,其主体部分包括滴灌组件100、通气组件200、微生物隔离件300和通气盖400。滴灌组件100包括储液管110和穿刺管120,储液管100用于存储内生菌液体,穿刺管120插入至在植物上开设的洞体,使储液管100内的内生菌液体通过穿刺管120进入到滴入到植物内,对植物进行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穿刺管120的外径从与储液管110连接的位置沿着其轴线依次减小,同时穿刺管120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凹凸不平的凸起(附图中未示出),既便于穿刺管120插入至植物开设的洞体内,并且由于穿刺管120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凹凸不平的凸起,增加其外圆周面与植物开设的洞体内壁的摩擦力。通气组件200包括端盖210和通气管220,使滴灌组件100内的内生菌液体滴灌时,保证通气组件200内的气压与外界的气压相一致,使储液管110内的内生菌液体能够顺利的滴入到植物内,同时端盖210与储液管110可拆卸设置,使内生菌能够向储液管110内添加,具体的,储液管110的端部设置外螺纹,端盖210的端部设置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端盖210旋钮在储液管11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气管220区分为第一通气管220a和第二通气管220b,第二通气管220b的内径大于第一通气管220a的内径。微生物隔离件300设置在第二通气管220b内,通过对进入到第二通气管220b的微生物或者水汽进行吸附,而避免微生物或者水汽进入到储液管110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微生物隔离件300为醋酸纤维棉或者活性炭吸附棉,由于醋酸纤维棉或者活性炭吸附棉均为多孔疏松结构,因此一方面可以使空气从其本身穿过,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吸附经过其本身的微生物或者水汽,进而及保证储液管110内的气压与外界保持一致,也避免外界的微生物或者水汽进入到储液管110内。通气盖400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二通气管220b的端部,用于阻挡微生物隔离件300从第二通气管220b内脱出,具体的,通气盖400为开设通气孔(附图中未示出)的弹性套,套设在第二通气管220b的端部。结合图1-图2,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植物内生菌施用装置,其具体滴灌过程如下:在需要滴灌内生菌的树木的树干上开设滴灌孔,之后将穿刺管120插入至滴灌孔内,并将通气组件200从滴灌组件100上拆下,向储液管110内添加内生菌,添加完成后,将通气组件200再次安装到滴灌组件100上,之后位于储液管110内的内生菌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将通过穿刺管120滴入到植物内。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内生菌施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滴灌组件(100),包括储液管(110)和穿刺管(120);/n通气组件(200),包括与所述储液管(110)可拆卸设置的端盖(210)、与所述端盖(210)连通,并垂直设置的通气管(220),所述通气管(220)区分为第一通气管(220a)和第二通气管(220b),所述第二通气管(220b)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通气管(220a)的内径;/n微生物隔离件(300),设置在所述第二通气管(220b)内,阻断外界的微生物进入到所述储液管(110)内;/n通气盖(400),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二通气管(220b)的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内生菌施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滴灌组件(100),包括储液管(110)和穿刺管(120);
通气组件(200),包括与所述储液管(110)可拆卸设置的端盖(210)、与所述端盖(210)连通,并垂直设置的通气管(220),所述通气管(220)区分为第一通气管(220a)和第二通气管(220b),所述第二通气管(220b)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通气管(220a)的内径;
微生物隔离件(300),设置在所述第二通气管(220b)内,阻断外界的微生物进入到所述储液管(110)内;
通气盖(400),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二通气管(220b)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内生菌施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管(120)的外径从与所述储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麟卞金月王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