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免耕播后补墒淋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03815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作物免耕播后补墒淋水装置,属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所述作物免耕播后补墒淋水装置的水箱、承重轮总成、免耕播种总成和液压油缸均通过销轴或螺栓铰接、固定在主机架上;拖拉机牵引主机架前端牵引架,实施播种淋水作业;动力由承重轮总成通过离合传动总成、变速箱和万象节传递给免耕播种总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携水量大,适合大地块作业;淋水压力根据液面高低通过联动机构自动调节,不会因水箱液面高、压力大,将种子冲出地表;离合传动一体化设计,不需要单设传动和离合机构,结构简单,操控方便。作物免耕播后补墒淋水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干旱地区耕免耕播种因墒情不足导致种子发芽率低或无法发芽的实际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作物免耕播后补墒淋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旱田免耕播种作业的作物免耕播后补墒淋水装置,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的旱田免耕播种补水作业机械是将普通的免耕播种机上方加装水罐,作业时候边播种边补水,施水量通过电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这样的作业方式携带水量和施水量都很小,而且设备造价高,使用寿命短,不适合大地块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作物免耕播后补墒淋水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作物免耕播后补墒淋水装置主要包括主机架、悬臂、变速箱、万象节、水箱、弧形摆臂、浮球、摆臂支耳、联动杆、调压阀、手动阀、淋水管、承重轮总成、离合传动总成、免耕播种总成、液压油缸、销轴等部分。主机架由钢管和槽钢焊接构成,水箱、承重轮总成和免耕播种总成、液压油缸等部件、总成均通过销轴或螺栓铰接、固定在主机架上;主机架前端为牵引架,作业时拖拉机通过牵引架牵引作物免耕播后补墒淋水装置在田间实施播种淋水作业。悬臂由方钢管制成,两端有孔,免耕播种总成通过悬臂铰接在主机架上,构成平行四杆机构,通过液压油缸伸缩不仅可以使免耕播种总成保持平稳升降以调节播种深度,而且还可以脱离地面实现近距离转运。变速箱的作用是将承重轮总成的动力传递给免耕播种总成,并改变转速和旋转方向以驱动排种器等部件和总成工作。弧形摆臂由钢板制成,分直臂和弧形板两部分,直臂与焊接在水箱后端的摆臂支耳铰接,直臂末端与联动杆铰接;弧形板以摆臂支耳圆心为中心,通过水箱上的方孔伸入水箱内部。由于弧形板以摆臂支耳圆心到水箱上的方孔距离为半径,因此,弧形板能够以摆臂支耳圆心为轴通过水箱上的方孔上下运动;弧形板下端与浮球同定,当水箱内水位高时,浮球上浮,弧形摆臂以摆臂支耳圆心为轴顺时针转动,通过联动杆带动调压阀手柄转动以调节淋水管内水压,避免水压过高将种子冲出地表;当水箱内水位低时,浮球下降,弧形摆臂以摆臂支耳圆心为轴逆时针转动,通过联动杆带动调压阀手柄转动使淋水管内水压保持恒定,以保证淋水量。手动阀安装在淋水管上方的主管道上,其作用是临时停机或给水箱加水时手动关闭以节约用水。离合传动总成由离合传动法兰轴、离合传动套筒、压簧、轴端卡簧、滑套、向心球轴承、内锥套、内花键套、离合传动外花键轴、轴承隔套等部分组成。内花键套与离合传动外花键轴的花键接触端两侧均加工成斜面,使内外花键接触端成尖形,以利于离合传动外花键轴能顺利滑入内花键套实现啮合。当液压油缸收缩,免耕播种总成降至工作状态时,离合传动总成的内花键套和离合传动外花键轴的外花键处于啮合状态,动力由承重轮总成通过离合传动总成、变速箱和万象节等传递给免耕播种总成;当免耕播种总成升至运输状态时,离合传动外花键轴向离合传动法兰轴方向移动,离合传动外花键轴顶端的锥形轴头嵌入内锥套里,内锥套和离合传动外花键轴通过向心球轴承在滑套内空转,即离合传动总成内外花键处于分离状态,免耕播种总成停止工作。免耕播种总成由破茬器、开沟器、覆土镇压器、排种器等部分组成。破茬器和覆土镇压器均设计有耕深调节机构,可以根据不同作物和地块分别进行调节。作物免耕播后补墒淋水装置由拖拉机在田间牵引作业,能够实现农作物免耕播种,覆土、压沟、淋水一体化作业,有效解决干旱地区种子发芽率低的实际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携水量大,适合大地块作业;淋水压力根据液面高度自动调节,不会将种子冲出地表;离合传动一体化设计,不需要单设传动机构,结构简单,操控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作物免耕播后补墒淋水装置主视图。图2为离合传动总成结构示意图。图1中1.主机架,2.悬臂,3.变速箱,4.万象节,5.水箱,6.弧形摆臂,7.浮球,8.摆臂支耳,9.联动杆,10.调压阀,11.手动阀,12.淋水管,13.承重轮总成,14.离合传动总成,15.免耕播种总成,16.液压油缸,17.销轴。图2中18.离合传动法兰轴,19.离合传动套筒,20.压簧,21.轴端卡簧,22.滑套,23.向心球轴承,24.内锥套,25.内花键套,26.离合传动外花键轴,27.轴承隔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作物免耕播后补墒淋水装置的各部结构是由主机架(1)、悬臂(2)、变速箱(3)、万象节(4)、水箱(5)、弧形摆臂(6)、浮球(7)、摆臂支耳(8)、联动杆(9)、调压阀(10)、手动阀(11)、淋水管(12)、承重轮总成(13)、离合传动总成(14)、免耕播种总成(15)、液压油缸(16)、销轴(17)等部分组成。主机架(1)由钢管和槽钢焊接构成,水箱(5)、承重轮总成(13)和免耕播种总成(15)、液压油缸(16)等部件、总成均通过销轴(17)或螺栓铰接、固定在主机架(1)上;主机架(1)前端为牵引架,作业时拖拉机通过牵引架牵引作物免耕播后补墒淋水装置在田间实施播种淋水作业。悬臂(2)由方钢管制成,两端有孔,免耕播种总成(15)通过悬臂(2)铰接在主机架(1)上,构成平行四杆机构。液压油缸(16)伸缩不仅可以使免耕播种总成(15)保持平稳升降以调节播种深度,而且还可以脱离地面实现近距离转运。变速箱(3)的作用是将承重轮总成(13)的动力传递给免耕播种总成(15),并改变转速和旋转方向以驱动排种器等部件、总成工作。弧形摆臂(6)由钢板制成,分直臂和弧形板两部分,直臂与焊接在水箱(5)后端的摆臂支耳(8)铰接,直臂末端与联动杆(9)铰接;弧形板以摆臂支耳(8)圆心为中心,通过水箱(5)上的方孔伸入水箱(5)内部,由于弧形板以摆臂支耳(8)圆心到水箱(5)上的方孔距离为半径,因此,弧形板能够以摆臂支耳(8)圆心为轴通过水箱(5)上的方孔上下运动;弧形板下端与浮球(7)固定,当水箱(5)内水位高时,浮球(7)上浮,弧形摆臂以摆臂支耳(8)圆心为轴顺时针转动,通过联动杆(9)带动调压阀(10)手柄转动以调节淋水管(12)内水压,避免水压过高将种子冲出地表;当水箱(5)内水位低时,浮球(7)下降,弧形摆臂(6)以摆臂支耳(8)圆心为轴逆时针转动,通过联动杆(9)带动调压阀(10)手柄转动使淋水管(12)内水压保持恒定,以保证淋水量。手动阀(11)安装在淋水管(12)上方的主管道上,其作用是临时停机或给水箱(5)加水时手动关闭以节约用水。离合传动总成(14)由离合传动法兰轴(18)、离合传动套筒(19)、压簧(20)、轴端卡簧(21)、滑套(22)、向心球轴承(23)、内锥套(24)、内花键套(25)、离合传动外花键轴(26)、轴承隔套(27)等部分组成。内花键套(25)与离合传动外花键轴(26)的花键接触端两侧均加工成斜面,使内外花键接触端成尖形,以利于离合传动外花键轴(26)能顺利滑入内花键套(25)实现啮合。当液压油缸(16)收缩,免耕播种总成(15)降至工作状态时,离合传动总成(14)的内花键套(25)和离合传动外花键轴(26)的外花键处于啮合状态,动力由承重轮总成(13)通过离合传动总成(14)、变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作物免耕播后补墒淋水装置,包括主机架、悬臂、变速箱、万象节、水箱、弧形摆臂、浮球、摆臂支耳、联动杆、调压阀、手动阀、淋水管、承重轮总成、离合传动总成、免耕播种总成、液压油缸、销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免耕播后补墒淋水装置的水箱、承重轮总成、免耕播种总成和液压油缸均通过销轴或螺栓铰接、固定在主机架上;拖拉机牵引主机架前端牵引架,实施播种淋水作业;动力由承重轮总成通过离合传动总成、变速箱和万象节传递给免耕播种总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物免耕播后补墒淋水装置,包括主机架、悬臂、变速箱、万象节、水箱、弧形摆臂、浮球、摆臂支耳、联动杆、调压阀、手动阀、淋水管、承重轮总成、离合传动总成、免耕播种总成、液压油缸、销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免耕播后补墒淋水装置的水箱、承重轮总成、免耕播种总成和液压油缸均通过销轴或螺栓铰接、固定在主机架上;拖拉机牵引主机架前端牵引架,实施播种淋水作业;动力由承重轮总成通过离合传动总成、变速箱和万象节传递给免耕播种总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免耕播后补墒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免耕播种总成通过悬臂铰接在主机架上,构成平行四杆机构,通过液压油缸伸缩不仅可以使免耕播种总成保持平稳升降以调节播种深度,而且还可以脱离地面实现近距离转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免耕播后补墒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摆臂分直臂和弧形板两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涛汪德众赵琳晶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李哲帅邹洪图赵光伟申志军王秀玲董风雪迟利杨莹季生栋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