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肌丝滑行模型教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10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肌丝滑行模型教具,包括底座,底座中央设有M线垂直板,M线垂直板将底座分为呈对称设置的第一滑行区和第二滑行区;M线垂直板上设有粗肌丝,底座上方设有Z线垂直板,Z线垂直板的两端均设有细肌丝,M线垂直板上设有滑杆,滑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粗肌丝上设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铰接有传动杆,粗肌丝上铰接有连接杆,传动杆与连接杆铰接;细肌丝内设有腔体,细肌丝的一侧设有螺孔,细肌丝另一侧设有通孔,腔体内设有滑板,滑板上设有连接块,细肌丝上设有调节旋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肌丝滑行的过程通过机械结构模仿出来,生动形象的表现出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运动过程,具有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肌丝滑行模型教具
本技术涉及教学模型
,特别涉及一种肌丝滑行模型教具。
技术介绍
肌丝滑行是指在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下,将分解ATP释放的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实现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现有的关于肌丝滑行教学工具展示大多是图画或视频动画,这些教学工具虽然可以展示肌丝滑行的相关知识,但不能真正的表现原肌球蛋白位阻效应的产生和解除,及横桥摆动引起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肌节缩短,引起肌肉收缩等这一系列的动态过程;也不能动态表现出肌钙蛋白与钙离子分离,肌钙蛋白恢复原来构型,肌动蛋白与横桥结合位点被遮盖,横桥不能与肌动蛋白结合,细肌丝滑出,肌节变长,肌肉舒张等这一系列的动态过程。在学生在学习时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亟需一种能将动态的肌丝滑行过程展现出来的教学模型,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肌丝滑行模型教具,将肌丝滑行的过程通过机械结构模仿出来,生动形象的表现出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运动过程,具有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肌丝滑行模型教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央设有竖向的M线垂直板,所述M线垂直板将所述底座分为呈对称设置的第一滑行区和第二滑行区;所述M线垂直板上设有横向的粗肌丝,所述底座上方设有与所述M线垂直板平行的Z线垂直板,所述Z线垂直板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与所述粗肌丝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细肌丝,所述细肌丝的一端与所述Z线垂直板连接,所述细肌丝的自由端朝向所述M线垂直板,所述M线垂直板上设有与所述细肌丝滑动连接的滑杆,所述滑杆于M线垂直板和细肌丝之间的部分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粗肌丝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沿粗肌丝长度方向伸缩的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铰接有传动杆,所述粗肌丝靠近所述细肌丝的两侧对称铰接有连接杆,所述传动杆的自由端与所述连接杆铰接,所述传动杆与连接杆均在水平面上转动;所述细肌丝内设有腔体,所述细肌丝远离所述粗肌丝的一侧设有连通所述腔体的螺孔,所述细肌丝靠近所述粗肌丝的一侧设有若干连通所述腔体的通孔,所述腔体内设有可滑动的滑板,所述滑板靠近所述通孔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滑板的一端设有水平且能使所述连接杆通过的通槽,所述连接块设有竖向且贯穿所述通槽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可抽出的填充块,所述细肌丝上设有与所述螺孔螺纹连接的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在腔体内的一端与所述滑板转动连接,当所述滑板与腔体靠近所述粗肌丝一侧的内壁贴合时,所述填充块远离所述M线垂直板的一侧与垂直于所述粗肌丝时的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M线垂直板的一侧贴合。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细肌丝上设有沿细肌丝长度方向的滑孔,所述滑杆与滑孔滑动配合。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装置为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的伸出轴与所述传动杆铰接。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杆的自由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杆的中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旋钮包括螺杆和把手,所述螺杆与螺孔螺纹连接,所述把手连接于所述螺杆远离所述螺孔的一端。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M线垂直板和细肌丝均采用透明PVC材料制成。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用本技术进行教学时,先将本技术放置在桌面上,在模仿肌肉收缩过程中,旋转调节旋钮,直至连接块完全伸出通孔,调节旋钮代表钙离子,连接块代表结合位点,连接块伸出过程代表钙离子与细肌丝上的肌钙蛋白结合,暴露出结合位点,控制伸缩电机的伸出轴缩回,将连接杆拉回至与粗肌丝垂直的状态,此时,填充块上的一侧与连接杆上的一侧贴合,然后控制伸缩电机的伸出轴继续缩回,第一滑行区和第二滑行区中的Z线垂直板和细肌丝会朝M线垂直板移动一段距离,然后将粗肌丝一侧的下一连接块中凹槽内的填充块取出,控制伸缩电机的伸出轴伸出使连接杆与粗肌丝垂直,当连接杆穿过连接块上的通槽后,将填充块放回,连接杆的一侧与填充块的一侧贴合,让粗肌丝的另一侧跟着重复上述过程,完成后控制电机的伸出轴缩回,则开始下一次的收缩,连接杆代表横桥,填充物代表ADP,伸缩电机代表ATP所产生的化学能,这个过程代表粗肌丝上的横桥在ATP的作用下与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结合,使Z线和细肌丝二者向M线方向运动,肌肉收缩。在模仿肌肉舒张过程中,在肌肉收缩的基础上,只需将连接块上的填充块拔掉或将连接块收回细肌丝的腔体内,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细肌丝和Z线会朝远离M线的方向滑动,此时,肌肉舒展,最终将调节旋钮旋回,将连接块收回腔体内这个过程代表钙离子脱离细肌丝上的肌钙蛋白,结合位点被隐藏。本技术将整个肌丝滑行的过程通过机械结构模仿出来,生动形象的表现出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运动过程,具有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细肌丝与连接块连接处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中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滑杆和滑块处的剖面图。图中:1、底座;2、M线垂直板;3、粗肌丝;31、伸缩装置;32、传动杆;33、连接杆;4、Z线垂直板;5、细肌丝;51、腔体;52、螺孔;53、通孔;54、滑板;55、连接块;551、通槽;552、凹槽;553、填充块;56、螺杆;57、把手;58、滑孔;6、滑杆;61、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种肌丝滑行模型教具,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中央设有竖向的M线垂直板2,M线垂直板2将底座1分为呈对称设置的第一滑行区和第二滑行区。详细地,第一滑行区、第二滑行区和M线垂直板2组成一个肌小节,第一滑行区和第二滑行区内的结构均以M线垂直板2为对称轴来设置。M线垂直板2上设有横向的粗肌丝3,在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肌丝滑行模型教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中央设有竖向的M线垂直板(2),所述M线垂直板(2)将所述底座(1)分为呈对称设置的第一滑行区和第二滑行区;/n所述M线垂直板(2)上设有横向的粗肌丝(3),所述底座(1)上方设有与所述M线垂直板(2)平行的Z线垂直板(4),所述Z线垂直板(4)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与所述粗肌丝(3)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细肌丝(5),所述细肌丝(5)的一端与所述Z线垂直板(4)连接,所述细肌丝(5)的自由端朝向所述M线垂直板(2),所述M线垂直板(2)上设有与所述细肌丝(5)滑动连接的滑杆(6),所述滑杆(6)于M线垂直板(2)和细肌丝(5)之间的部分套设有复位弹簧(61);/n所述粗肌丝(3)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沿粗肌丝(3)长度方向伸缩的伸缩装置(31),所述伸缩装置(31)铰接有传动杆(32),所述粗肌丝(3)靠近所述细肌丝(5)的两侧对称铰接有连接杆(33),所述传动杆(32)的自由端与所述连接杆(33)铰接,所述传动杆(32)与连接杆(33)均在水平面上转动;/n所述细肌丝(5)内设有腔体(51),,所述细肌丝(5)远离所述粗肌丝(3)的一侧设有连通所述腔体(51)的螺孔(52),所述细肌丝(5)靠近所述粗肌丝(3)的一侧设有若干连通所述腔体(51)的通孔(53),所述腔体(51)内设有可滑动的滑板(54),所述滑板(54)靠近所述通孔(53)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通孔(53)一一对应的连接块(55),所述连接块(55)远离所述滑板(54)的一端设有水平且能使所述连接杆(33)通过的通槽(551),所述连接块(55)设有竖向且贯穿所述通槽(551)的凹槽(552),所述凹槽(552)内设有可抽出的填充块(553),所述细肌丝(5)上设有与所述螺孔(52)螺纹连接的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在腔体(51)内的一端与所述滑板(54)转动连接,当所述滑板(54)与腔体(51)靠近所述粗肌丝(3)一侧的内壁贴合时,所述填充块(553)远离所述M线垂直板(2)的一侧与垂直于所述粗肌丝(3)时的所述连接杆(33)靠近所述M线垂直板(2)的一侧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肌丝滑行模型教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中央设有竖向的M线垂直板(2),所述M线垂直板(2)将所述底座(1)分为呈对称设置的第一滑行区和第二滑行区;
所述M线垂直板(2)上设有横向的粗肌丝(3),所述底座(1)上方设有与所述M线垂直板(2)平行的Z线垂直板(4),所述Z线垂直板(4)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与所述粗肌丝(3)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细肌丝(5),所述细肌丝(5)的一端与所述Z线垂直板(4)连接,所述细肌丝(5)的自由端朝向所述M线垂直板(2),所述M线垂直板(2)上设有与所述细肌丝(5)滑动连接的滑杆(6),所述滑杆(6)于M线垂直板(2)和细肌丝(5)之间的部分套设有复位弹簧(61);
所述粗肌丝(3)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沿粗肌丝(3)长度方向伸缩的伸缩装置(31),所述伸缩装置(31)铰接有传动杆(32),所述粗肌丝(3)靠近所述细肌丝(5)的两侧对称铰接有连接杆(33),所述传动杆(32)的自由端与所述连接杆(33)铰接,所述传动杆(32)与连接杆(33)均在水平面上转动;
所述细肌丝(5)内设有腔体(51),,所述细肌丝(5)远离所述粗肌丝(3)的一侧设有连通所述腔体(51)的螺孔(52),所述细肌丝(5)靠近所述粗肌丝(3)的一侧设有若干连通所述腔体(51)的通孔(53),所述腔体(51)内设有可滑动的滑板(54),所述滑板(54)靠近所述通孔(53)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通孔(53)一一对应的连接块(55),所述连接块(55)远离所述滑板(54)的一端设有水平且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开明
申请(专利权)人: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