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式的光环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014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射式的光环形器,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有准直器组件、第一双折射晶体、第一旋光组件、第二双折射晶体、第二旋光组件和直角棱镜;准直器组件包括多个准直器,多个准直器的光轴共面布置且分别平行于光路方向,多个准直器的光轴分别穿过第一双折射晶体、第一旋光组件、第二双折射晶体、第二旋光组件和直角棱镜。环形器三个准直器的接入端口在同一侧,可以降低光纤管理难度,器件放置的位置更灵活,光路上复用光学晶体和引入反射棱镜,对光程差起到很好的补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射式的光环形器
本技术设计光学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反射式的光环形器。
技术介绍
一般的光环形器有3个端口,1端和3端位于一侧,2端位于另外一侧,在生产光学模块时,需要将器件放置于模块盒的中部,两端留出空间,用于光纤的盘绕和熔接,导致光模块的尺寸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端口布局的反射式的光环形器。为了实现本技术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反射式的光环形器,其特征在于,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有准直器组件、第一双折射晶体、第一旋光组件、第二双折射晶体、第二旋光组件和直角棱镜;准直器组件包括多个准直器,多个准直器的光轴共面布置且分别平行于光路方向,多个准直器的光轴分别穿过第一双折射晶体、第一旋光组件、第二双折射晶体、第二旋光组件和直角棱镜。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旋光组件包括第一1/2波片、第二1/2波片、第一旋光装置和第一磁体,第一1/2波片和第二1/2波片沿纵向分布,第一磁体位于第一旋光装置的外周。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1/2波片和第二1/2波片的光轴夹角是45度。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旋光装置采用法拉第旋光晶体。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旋光组件包括法拉第旋光晶体和第二磁体,第二磁体位于法拉第旋光晶体的外周。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多个准直器的光轴在横向面共面布置,直角棱镜包括两个反射面,两个反射面沿纵向分布。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多个准直器均位于第一双折射晶体的同一侧上。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一个准直器输出的光依次穿过第一双折射晶体、第一旋光组件、第二双折射晶体、第二旋光组件后输入至直角棱镜;光经过直角棱镜反射后依次穿过第二旋光组件、第二双折射晶体、第一旋光组件、第一双折射晶体后输入至相邻的另一个准直器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平行共面布置的准直器,且准直器位于同一侧地布置,使准直器输出的光依次穿过第一双折射晶体、第一旋光组件、第二双折射晶体、第二旋光组件后输入至直角棱镜;光经过直角棱镜反射后依次穿过第二旋光组件、第二双折射晶体、第一旋光组件、第一双折射晶体后输入至相邻的另一个准直器中,继而可实现光路环形循环,且环形器三个准直器的接入端口在同一侧,可以降低光纤管理难度,器件放置的位置更灵活,光路上复用光学晶体和引入反射棱镜,对光程差起到很好的补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光环形器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光环形器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光环形器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光环形器实施例中各个器件的光偏振态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反射式的光环形器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有准直器组件、第一双折射晶体21、第一旋光组件、第二双折射晶体24、第二旋光组件和直角棱镜26,上述器件均设置在同一基座上或同一封装内,光路方向沿X方向延伸,准直器组件包括准直器11、准直器12和准直器13,准直器11、准直器12和准直器13平行并排地设置在座体14上,准直器11、准直器12和准直器13沿Y方向并排布置,X方向和Y方向在横向面相互垂直,多个准直器11、12、13的光轴共面布置且分别平行于光路方向,Z方向沿纵向延伸,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相互垂直布置。第一旋光组件包括第一1/2波片221、第二1/2波片222、第一旋光装置和第一磁体231,第一旋光装置采用法拉第旋光晶体23,第一磁体231位于法拉第旋光晶体23的外周,为法拉第旋光晶体23提供磁场,第一1/2波片221和第二1/2波片222分别沿Y方向延伸,第一1/2波片221和第二1/2波片222呈Z方向上下布置,上分光光束穿过第一1/2波片221,下分光光束穿过第二1/2波片222,第一1/2波片221和第二1/2波片222和位于第一双折射晶体21和法拉第旋光晶体23之间,第一1/2波片221和第二1/2波片222分别设置在第一双折射晶体21的输出端面上,两个1/2波片的光轴夹角是45度,第一1/2波片221、第二1/2波片222和法拉第旋光晶体25沿光路方向布置,第二旋光组件包括法拉第旋光晶体25和第二磁体251,第二磁体251位于法拉第旋光晶体25的外周。第一双折射晶体21、第一1/2波片221、法拉第旋光晶体23、第二双折射晶体24、法拉第旋光晶体25和直角棱镜26沿Y方向延伸,且分别呈一体式布置,直角棱镜26包括两个反射面261,两个反射面261沿纵向分布且呈直角夹角布置。准直器11、12、13的光轴在横向面共面布置,准直器11、12、13均位于第一双折射晶体21的同一侧上,准直器11、12、13的光轴沿X轴,准直器11、12、13的光轴分别穿过第一双折射晶体21、两个1/2波片、法拉第旋光晶体23、第二双折射晶体24、法拉第旋光晶体25和直角棱镜26。参照图3,P1、P2、P3光路中各个器件的光偏振态示意图,六方格的左侧上下格子是准直器11的输出的光经过器件的偏振态,中侧上下格子是准直器12的输出的光经过器件的偏振态,右侧上下格子是准直器13的输出的光经过器件的偏振态。一个准直器11输出的光沿P1光路依次穿过第一双折射晶体21、两个1/2波片、法拉第旋光晶体23、第二双折射晶体24、法拉第旋光晶体25后输入至直角棱镜26,上下两束分光在直角棱镜26后上下位置对调,光经过直角棱镜26反射后依次穿过法拉第旋光晶体25、第二双折射晶体24、法拉第旋光晶体23、两个1/2波片、第一双折射晶体21后输入至相邻的另一个准直器12中,此时,当光返回进入第二双折射晶体24时,光与双折射晶体24的光轴面平行,沿e光光路传输,光路发射偏折,继而使光偏折进入P2光路,随后,准直器12输出的光依次穿过第一双折射晶体21、两个1/2波片、法拉第旋光晶体23、第二双折射晶体24、法拉第旋光晶体25后输入至直角棱镜26,基于上述相同原理,光经过直角棱镜26反射后依次穿过法拉第旋光晶体25、第二双折射晶体24、法拉第旋光晶体23、两个1/2波片、第一双折射晶体21后输入至相邻的另一个准直器13中,即在第二双折射晶体24的偏折下,光偏折进入P3光路,继而实现光路的循环。由上可见,通过平行共面布置的准直器,且准直器位于同一侧地布置,使准直器输出的光依次穿过第一双折射晶体、第一旋光组件、第二双折射晶体、第二旋光组件后输入至直角棱镜;光经过直角棱镜反射后依次穿过第二旋光组件、第二双折射晶体、第一旋光组件、第一双折射晶体后输入至相邻的另一个准直器中,继而可实现光路环形循环,且环形器三个准直器的接入端口在同一侧,可以降低光纤管理难度,器件放置的位置更灵活,光路上复用光学晶体和引入反射棱镜,对光程差起到很好的补偿。当然,本技术的实施例较佳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可具有更多的变换,如对于旋光组件可采用其他能够实现旋光的设备,另外,还可以在3个准直器的基础上继续沿Y方向并排增加准直器,准直器的光路均穿过上述器件,继而也可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射式的光环形器,其特征在于,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有准直器组件、第一双折射晶体、第一旋光组件、第二双折射晶体、第二旋光组件和直角棱镜;/n所述准直器组件包括多个准直器,多个所述准直器的光轴共面布置且分别平行于所述光路方向,多个所述准直器的光轴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双折射晶体、所述第一旋光组件、所述第二双折射晶体、所述第二旋光组件和所述直角棱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射式的光环形器,其特征在于,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有准直器组件、第一双折射晶体、第一旋光组件、第二双折射晶体、第二旋光组件和直角棱镜;
所述准直器组件包括多个准直器,多个所述准直器的光轴共面布置且分别平行于所述光路方向,多个所述准直器的光轴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双折射晶体、所述第一旋光组件、所述第二双折射晶体、所述第二旋光组件和所述直角棱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环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旋光组件包括第一1/2波片、第二1/2波片、第一旋光装置和第一磁体,所述第一1/2波片和所述第二1/2波片沿纵向分布,所述第一磁体位于所述第一旋光装置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环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1/2波片和所述第二1/2波片的光轴夹角是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环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旋光装置采用法拉第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建南张大鹏周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光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