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001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6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光学系统,包括一固定组件、一活动组件以及一驱动模块。固定组件具有一主轴。活动组件可相对固定组件运动并连接于一第一光学组件。驱动模块配置以驱动活动组件相对固定组件运动。驱动模块包括一第一驱动组件以及一第二驱动组件,并且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可个别进行作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系统
本公开涉及一种光学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液态镜头的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智能型手机)皆具有照相或录像的功能。通过设置于电子装置上的摄像模块,用户可以操作电子装置来获取各式各样的照片。现今的电子装置的设计不断地朝向微型化的趋势发展,使得摄像模块的各种组件或其结构也必须不断地缩小,以实现微型化的目的。一般而言,摄像模块中的驱动机构可具有一镜头承载件,配置以承载一镜头,并且驱动机构可具有自动对焦(AutoFocusing)或光学防手震(OpticalImageStabilization)的功能。然而,现有的驱动机构虽可实现前述照相或录像的功能,但仍无法满足所有需求。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以同时执行自动对焦、光学防手震并且可实现微型化的摄像模块,便是现今值得探讨与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一种光学系统(摄像模块),以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光学系统,包括一固定组件、一活动组件以及一驱动模块。固定组件具有一主轴。活动组件可相对固定组件运动并连接于一第一光学组件。驱动模块配置以驱动活动组件相对固定组件运动。驱动模块包括一第一驱动组件以及一第二驱动组件,并且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可个别进行作动。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光学系统还包含一电路组件,并且第一驱动组件经由电路组件的一第一导电组件而电性连接于第二驱动组件。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第一导电组件具有一第一弦臂以及一第二弦臂,分别连接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固定组件还包括一底座,底座具有至少一凸柱,并且第一导电组件连接于凸柱。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光学系统还包括一活动组件,驱动模块驱动活动组件相对固定组件运动,借此带动活动组件运动,并且活动组件经由第一导电组件活动地连接固定组件。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电路组件还包括一第二导电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经由第二导电组件电性连接第二驱动组件,并且第一导电组件以及第二导电组件分别设置于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的两侧。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光学系统还包括一活动组件,驱动模块驱动活动组件相对固定组件运动,借此带动活动组件运动,并且活动组件经由第一、第二导电组件活动地连接固定组件。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电路组件还包括一电路构件,并且第一、第二导电组件是经由电路构件电性连接于一对外电性连接部。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第一导电组件通过一第一电性连接点电性连接于电路构件,第二导电组件通过一第二电性连接点电性连接于电路构件,并且第一电性连接点与第一光学组件的最短距离不同于第二电性连接点与第一光学组件的最短距离。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当沿着主轴的方向观察时,第二驱动组件重叠于对外电性连接部,并且第一驱动组件不重叠于对外电性连接部。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驱动模块还包括一第三驱动组件,电路组件还包含一第三导电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经由第三导电组件电性连接第三驱动组件。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第一、第三导电组件皆具有板状结构,并且沿着第一导电组件延伸的方向观察时,第一、第三导电组件至少部分重叠。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电路组件还包括一第四导电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经由第四导电组件电性连接第三驱动组件,并且第三、第四导电组件分别设置于第二、第三驱动组件的两侧。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电路组件还包括具有一多边形结构的一电路构件,第一导电组件通过一第一电性连接点电性连接于电路构件,第二导电组件通过一第二电性连接点电性连接于电路构件,第三导电组件通过一第三电性连接点电性连接于电路构件,第四导电组件通过一第四电性连接点电性连接于电路构件,并且第二、第四电性连接点位于电路构件的一侧。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当沿着主轴的方向观察时,第二、第四电性连接点位于第一、第三电性连接点之间。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光学系统还包括一活动组件,第一、第三导电组件设置于活动组件的一顶面,并且当沿着主轴的方向观察时,第一、第三导电组件不重叠。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第一导电组件具有一电性接点以及一狭小部,电性接点配置以电性连接于第一驱动组件,并且狭小部邻近于电性接点。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光学系统还包含一绝缘件,设置于第一导电组件以及第三导电组件之间。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绝缘件为一胶水,配置以连接第一、第三导电组件以及活动组件。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分别具有一第一电路组件以及一第二电路组件,第一电路组件的电路布局不同于第二电路组件的电路布局。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系统,具有第一光学组件、塑形件、活动组件、固定组件、连接组件、活动组件以及驱动模块。活动组件是配置通过塑形件连接于第一光学组件,活动组件是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于活动组件。当驱动模块是配置以驱动活动组件相对固定组件运动时,可带动活动组件移动,以使塑形件推压第一光学组件的底部,进而改变液态镜片组件的光学性质。另外,驱动组件中相邻的电路板的电路布局是对称配置,并且活动组件中的相邻的活动构件是可共享导电组件,使得本公开的光学系统可以达到简化机构设计以及小型化的目的。附图说明本公开可通过之后的详细说明并配合图示而得到清楚的了解。要强调的是,按照业界的标准做法,各种特征并没有按比例绘制,并且仅用于说明的目的。事实上,为了能够清楚的说明,因此各种特征的尺寸可能会任意地放大或者缩小。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2-100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光学系统2-100的爆炸图。图3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图1的光学系统2-100沿着线段2-A-2-A’的剖面图。图4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第一光学组件2-OE未被塑形件2-101推压的示意图。图5以及图6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第一光学组件2-OE被塑形件2-101推压后的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2-100A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2-100A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9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2-100A的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10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2-100A的部分结构于另一视角的放大示意图。图11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移除底座2-112后的光学系统2-100A的放大示意图。图12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2-100A的移除底座2-112的底部示意图。图13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2-100~光学系统2-100A~光学系统2-101~塑形件2-102~外壳2-1021~外壳开孔2-1023~容置空间2-103~活动组件2-103S~活动组件表面2-104~框架2-1041~凹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固定组件,具有一主轴;/n一活动组件,可相对该固定组件运动并连接于一第一光学组件;以及/n一驱动模块,配置以驱动该活动组件相对该固定组件运动;/n其中该驱动模块包括一第一驱动组件以及一第二驱动组件,并且该第一驱动组件以及该第二驱动组件可个别进行作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20 EP 19218902;20181227 US 62/785,5931.一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组件,具有一主轴;
一活动组件,可相对该固定组件运动并连接于一第一光学组件;以及
一驱动模块,配置以驱动该活动组件相对该固定组件运动;
其中该驱动模块包括一第一驱动组件以及一第二驱动组件,并且该第一驱动组件以及该第二驱动组件可个别进行作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光学系统还包含一电路组件,并且该第一驱动组件经由该电路组件的一第一导电组件而电性连接于该第二驱动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组件具有一第一弦臂以及一第二弦臂,分别连接该第一驱动组件以及该第二驱动组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组件还包括一底座,该底座具有至少一凸柱,并且该第一导电组件连接于该凸柱。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光学系统还包括一活动组件,该驱动模块驱动该活动组件相对该固定组件运动,借此带动该活动组件运动,并且该活动组件经由该第一导电组件活动地连接该固定组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路组件还包括一第二导电组件,该第一驱动组件经由该第二导电组件电性连接该第二驱动组件,并且该第一导电组件以及该第二导电组件分别设置于该第一驱动组件以及该第二驱动组件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光学系统还包括一活动组件,该驱动模块驱动该活动组件相对该固定组件运动,借此带动该活动组件运动,并且该活动组件经由该第一、第二导电组件活动地连接该固定组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路组件还包括一电路构件,并且该第一、第二导电组件是经由该电路构件电性连接于一对外电性连接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组件通过一第一电性连接点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构件,该第二导电组件通过一第二电性连接点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构件,并且该第一电性连接点与该第一光学组件的最短距离不同于该第二电性连接点与该第一光学组件的最短距离。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朝彰张哲维蒋智文徐辰二吴富源刘守宸翁智伟徐茂国吕学儒邱哲翔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