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0kV断路器触头夹持测量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988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0kV断路器触头夹持测量工具,包括夹持钳,夹持钳包括手柄、连接部、两个夹持片和PVC绝缘外壳,两个夹持片对称设置,夹持片一端连接所述手柄,两个夹持片的手柄通过连接部相连,所述夹持片内侧设有五段圆弧形的刀口,五段刀口从靠近手柄一侧至远离手柄一侧分别命名为第一刀口、第二刀口、第三刀口、第四刀口和第五刀口,其中,第一刀口与第五刀口半径相同且位于同一圆弧线上,第二刀口与第四刀口半径相同且位于同一圆弧线上。该夹持测量工具携带方便、夹持牢固,适应多种型号开关柜触头并且可有效避免对触头弹簧的损伤等优点,有效解决了高压试验现场的触头夹持问题,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0kV断路器触头夹持测量工具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测试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0kV断路器触头夹持测量工具。
技术介绍
10kV开关柜中断路器触头在进行高压试验时需进行夹持。传统夹持工具携带笨重,当前开关接触电阻测试中,测试钳夹在开关上下动触头的梅花桩上,这种夹持方式存在接触面积小、夹持难以固定,大电流通过时易造成对触指弹簧的损伤、梅花桩头与连接杆接触松紧存在叠加电阻等缺点。同时根据《川电运检〔2017〕28号文》要求,对断路器手车,电流测试线不得夹在触指弹簧上。目前测量接触电阻的新方法,有两种:(1)在触指弹簧与传统线夹间放入垫片避免线夹直接夹伤弹簧,但这种方法依旧没有解决测量存在叠加电阻、难以固定等问题;(2)是通过新的测试线夹,从触头内部撑开固定,虽然测试更为合理,但存在测试线安装时间长的问题,影响现场工作效率。根据情况,现在最好的测试方式放在导体上直接测量,但所有开关出厂都包有绝缘护套,传统测试线夹不能保证可以进行夹持。同时不同大小的开关,其触头部位尺寸不一导致测试费时、费力、成本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一种10kV断路器触头夹持测量工具,该夹持测量工具携带方便、夹持牢固,适应多种型号开关柜触头并且可有效避免对触头弹簧的损伤等优点,有效解决了高压试验现场的触头夹持问题,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10kV断路器触头夹持测量工具,包括夹持钳,夹持钳包括手柄、连接部、两个夹持片和PVC绝缘外壳,两个夹持片对称设置,夹持片一端连接所述手柄,两个夹持片的手柄通过连接部相连,所述夹持片内侧设有五段圆弧形的刀口,五段刀口从靠近手柄一侧至远离手柄一侧分别命名为第一刀口、第二刀口、第三刀口、第四刀口和第五刀口,其中,第一刀口与第五刀口半径相同且位于同一圆弧线上,第二刀口与第四刀口半径相同且位于同一圆弧线上。本技术中,采用内侧为圆弧形刀口的夹持钳直接夹持10kV断路器触头的连接杆,相比现有夹持钳夹持方式而言,可有效避免对触头弹簧的损伤,解决了传统测量存在的叠加电阻、难以固定等问题,圆弧形刀口能够有效匹配连接杆,增大接触面,提高夹持的稳固性。其中,所述第三刀口半径小于第二刀口与第四刀口的半径,第二刀口与第四刀口的半径小于第一刀口与第五刀口的半径。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刀口半径为35mm,第二刀口与第四刀口的半径为49mm,第一刀口与第五刀口的半径为109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刀口、第二刀口、第三刀口、第四刀口和第五刀口的半径与相应的10kV断路器触头的连接杆外径匹配。本技术中,夹持片内侧刀口采用五段设计,第三刀口用于夹持半径35mm的断路器触头的连接杆,第二刀口与第四刀口用于夹持半径49mm的断路器触头的连接杆,第一刀口与第五刀口用于夹持半径109mm的断路器触头的连接杆,因此同一个夹持钳能够同时适用于上述三种规格的10kV断路器触头的夹持测试,适用范围广,且携带方便,有效解决了高压试验现场的触头夹持问题,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与夹持片间通过连接片连接,连接片上设有圆孔,所述连接部为销钉,销钉穿过两个连接片上的圆孔,两个夹持片通过销钉活动相连,在两个手柄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为压簧。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片外侧呈圆弧形,在夹持片外侧连接有测试线连接块,测试线连接块上设有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刀口与第四刀口对称设置在第三刀口两侧,第一刀口与第五刀口相对第三刀口中点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PVC绝缘外壳包裹在两个夹持片外周,使两个夹持片相互绝缘,并露出五段圆弧形的刀口。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片厚度为1mm,所述PVC绝缘外壳厚度为10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10kV断路器触头夹持测量工具,采用内侧为圆弧形刀口的夹持钳直接夹持10kV断路器触头的连接杆,相比现有夹持钳夹持方式而言,可有效避免对触头弹簧的损伤,解决了传统测量存在的叠加电阻、难以固定等问题,圆弧形刀口能够有效匹配连接杆,增大接触面,提高夹持的稳固性;2、本技术一种10kV断路器触头夹持测量工具,夹持片内侧刀口采用五段设计,第三刀口用于夹持半径35mm的断路器触头的连接杆,第二刀口与第四刀口用于夹持半径49mm的断路器触头的连接杆,第一刀口与第五刀口用于夹持半径109mm的断路器触头的连接杆,因此同一个夹持钳能够同时适用于上述三种规格的10kV断路器触头的夹持测试,适用范围广,且携带方便,有效解决了高压试验现场的触头夹持问题,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夹持半径为35mm的连接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夹持半径为49mm的连接杆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手柄,2-连接部,3-夹持片,31-第一刀口,32-第二刀口,33-第三刀口,34-第四刀口,35-第五刀口,4-连接杆,5-连接片,51-圆孔,6-弹簧,7-连接块,7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10kV断路器触头夹持测量工具,包括夹持钳,夹持钳包括手柄1、连接部2、两个夹持片3和PVC绝缘外壳,两个夹持片3对称设置,夹持片3一端连接所述手柄1,两个夹持片3的手柄1通过连接部2相连,所述夹持片3内侧设有五段圆弧形的刀口,五段刀口从靠近手柄1一侧至远离手柄1一侧分别命名为第一刀口31、第二刀口32、第三刀口33、第四刀口34和第五刀口35,其中,第一刀口31与第五刀口35半径相同且位于同一圆弧线上,第二刀口32与第四刀口34半径相同且位于同一圆弧线上。其中,所述第三刀口33半径小于第二刀口32与第四刀口34的半径,第二刀口32与第四刀口34的半径小于第一刀口31与第五刀口35的半径。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刀口33半径为35mm,第二刀口32与第四刀口34的半径为49mm,第一刀口31与第五刀口35的半径为109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刀口31、第二刀口32、第三刀口33、第四刀口34和第五刀口35的半径与相应的10kV断路器触头的连接杆4外径匹配。实施例2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10kV断路器触头夹持测量工具,包括夹持钳,夹持钳包括手柄1、连接部2和两个夹持片3,两个夹持片3对称设置,夹持片3一端连接所述手柄1,两个夹持片3的手柄1通过连接部2相连,所述夹持片3内侧设有五段圆弧形的刀口,五段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0kV断路器触头夹持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钳,夹持钳包括手柄(1)、连接部(2)、两个夹持片(3)和PVC绝缘外壳,两个夹持片(3)对称设置,夹持片(3)一端连接所述手柄(1),两个夹持片(3)的手柄(1)通过连接部(2)相连,所述夹持片(3)内侧设有五段圆弧形的刀口,五段刀口从靠近手柄(1)一侧至远离手柄(1)一侧分别命名为第一刀口(31)、第二刀口(32)、第三刀口(33)、第四刀口(34)和第五刀口(35),其中,第一刀口(31)与第五刀口(35)半径相同且位于同一圆弧线上,第二刀口(32)与第四刀口(34)半径相同且位于同一圆弧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0kV断路器触头夹持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钳,夹持钳包括手柄(1)、连接部(2)、两个夹持片(3)和PVC绝缘外壳,两个夹持片(3)对称设置,夹持片(3)一端连接所述手柄(1),两个夹持片(3)的手柄(1)通过连接部(2)相连,所述夹持片(3)内侧设有五段圆弧形的刀口,五段刀口从靠近手柄(1)一侧至远离手柄(1)一侧分别命名为第一刀口(31)、第二刀口(32)、第三刀口(33)、第四刀口(34)和第五刀口(35),其中,第一刀口(31)与第五刀口(35)半径相同且位于同一圆弧线上,第二刀口(32)与第四刀口(34)半径相同且位于同一圆弧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kV断路器触头夹持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刀口(33)半径小于第二刀口(32)与第四刀口(34)的半径,第二刀口(32)与第四刀口(34)的半径小于第一刀口(31)与第五刀口(35)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kV断路器触头夹持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刀口(33)半径为35mm,第二刀口(32)与第四刀口(34)的半径为49mm,第一刀口(31)与第五刀口(35)的半径为109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kV断路器触头夹持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口(31)、第二刀口(32)、第三刀口(33)、第四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涛杨帆严敏超许本茂伍飞飞廖亮亮庞军李雨哲周奎宇裴榆卢然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天府新区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