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环境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75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家居环境控制器,包括下盖、外壳以及上盖,所述下盖与上盖均分别设置于外壳上下端,且内部形成一型腔,所述下盖底部设置进气槽,所述上盖下方与外壳连接处设置排气槽,所述型腔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主板、风扇、PM2.5粉尘传感器、温湿度常感器、甲醛传感器以及电源板,所述主板、风扇、PM2.5粉尘传感器以及温湿度传感器均与电源板电连接;所述主板固定设置于上盖下方,所述风扇以及PM2.5粉尘传感器通过固定组件设置于下盖上,所述电源板固定设置下盖上,且位于固定组件与下盖之间。利用PM2.5粉尘传感器与温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实现对家居环境的实时监测,再通过实时监控室内环境,实现智能化、监控、环保的家居生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家居环境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的
,特别是一种智能家居环境控制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室内环境的舒适程度。目前家居电器如空调、排气扇、加湿器等需要人为干涉,才能启动或关闭或调整工作状态,缺少智能化控制环节,人们生活品质无法进一步提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专门设计了一种智能家居环境控制器,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家居环境控制器,包括下盖、外壳以及上盖,所述下盖与上盖均分别设置于外壳上下端,且内部形成一型腔,所述下盖底部设置进气槽,所述上盖下方与外壳连接处设置排气槽,所述型腔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主板、风扇、PM2.5粉尘传感器、温湿度常感器以及电源板,所述主板、风扇、PM2.5粉尘传感器以及温湿度传感器均与电源板电连接;所述主板固定设置于上盖下方,所述风扇以及PM2.5粉尘传感器通过固定组件设置于下盖上,所述电源板固定设置下盖上,且位于固定组件与下盖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若干铜柱、第二固定座以及若干螺母,若干所述铜柱上端凸台,且凸台上设置外螺纹,所述铜柱下端固定于下盖上,上端穿过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设置于凸台上,且通过螺母锁紧,所述PM2.5粉尘传感器设置于第一固定座上,所述风扇设置于第二固定座上。进一步的,所述PM2.5粉尘传感器通过可拆卸结构可拆卸设置于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第一过孔,且位于第一过孔两侧设置滑槽,位于第一过孔后侧设置限位台,位于第一过孔前侧设置弹性片,所述PM2.5粉尘传感器两侧设置于滑槽配合的滑轨,且前后通过限位台与弹性片限制于第一固定座上。进一步的,所述PM2.5传感器与风扇之间设置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固定设置于第二固定座底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置第二过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于铜柱外形且数量一致的第一通孔。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上设置第一装饰面板,所述下盖下设置第二装饰面板。进一步的,所述型腔内还设置甲醛传感器,所述甲醛传感器与电源板电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甲醛传感器均设置于主板下方。进一步的,所述主板下方还设置蓝牙、ZigBee无线通讯模块,其上方设置显示屏。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与下盖均通过若干螺栓锁紧与外壳上。本技术的智能家居环境控制器通过上盖、外壳以及下盖形成的一型腔,并且型腔内设计了一种紧凑结构,通过风扇工作,将空气通过下盖的进气槽进入型腔内,气流通过PM2.5粉尘传感器以及温湿度传感器,并由上盖的排气槽排出,利用PM2.5粉尘传感器与温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实现对家居环境的实时监测,再通过实时监控室内环境(温度、湿度、甲醛浓度、粉尘颗粒浓度),实现智能化、监控、环保的家居生活。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是本技术智能家居环境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智能家居环境控制器的爆炸图一;图3是本技术智能家居环境控制器的爆炸图二;图4是本技术智能家居环境控制器的爆炸图三;图5是本技术第一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0-上盖,11-排气槽,20-外壳,30-下盖,31-进气槽,40-主板,50-风扇,60-PM2.5粉尘传感器,61-滑轨,70-电源板,71-USB接口,80-固定组件,81-第一固定座,811-第一过孔,812-滑槽,813-限位台,814-弹性片,815-第一通孔,82-第二固定座,821-第二过孔,83-铜柱,84-螺母,90-连接套,100-第一装饰面板,110-第二装饰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5,是作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家居环境控制器,用于控制加湿器、空调、风扇50、空气净化器等,其包括下盖30、外壳20以及上盖10,下盖30与上盖10均分别设置于外壳20上下端,且内部形成一型腔,下盖30底部设置进气槽31,进气槽31与型腔内部连通,当下盖30与外壳20锁紧后,进气槽31用于进气,上盖10下方与外壳20连接处设置排气槽11,型腔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主板40、风扇50、PM2.5粉尘传感器60以及电源板70,主板40、风扇50以及PM2.5粉尘传感器60均与电源板70电连接,风扇50采用直流风扇50。主板40固定设置于上盖10下方,风扇50以及PM2.5粉尘传感器60通过固定组件80设置于下盖30上,电源板70固定设置下盖30上,且位于固定组件80与下盖30之间。固定组件80包括第一固定座81、若干铜柱83、第二固定座82以及若干螺母84,若干铜柱83上端凸台,且凸台上设置外螺纹,铜柱83下端固定于下盖30上,上端穿过第一固定座81,第二固定座82设置于凸台上,且通过螺母84锁紧,PM2.5粉尘传感器60设置于第一固定座81上,风扇50设置于第二固定座82上。为了方便维护更换零部件,PM2.5粉尘传感器60通过可拆卸结构可拆卸设置于第一固定座81上,具体的,第一固定座81上设置第一过孔811,且位于第一过孔811两侧设置滑槽,位于第一过孔811后侧设置限位台813,位于第一过孔811前侧设置弹性片814,PM2.5粉尘传感器60两侧设置于滑槽配合的滑轨61,且前后通过限位台813与弹性片814限制于第一固定座81上,安装时,先将弹性片814下压,PM2.5粉尘传感器60通过滑轨61与滑槽配合滑入,当越过弹片时,弹片自动弹起,与限位台813配合将PM2.5粉尘传感器60限制在第一固定座81上,需要拆卸时,下压弹性即可。PM2.5传感器与风扇50之间设置连接套90,便于通过风扇50将外界空气从进气槽31抽入PM2.5粉尘传感器60内部,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监测,连接套90固定设置于第二固定座82底部,第二固定座82上设置第二过孔821。第一固定座81上设置于铜柱83外形且数量一致的第一通孔815。固定组件80安装时,先利用螺栓穿过下盖30与铜柱83连接,并将螺栓锁紧在下盖30上,将安装了PM2.5粉尘传感器60的第一固定座81设置在铜柱83上,随后将风扇50与连接套90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座82的上端与下端,然后将第二固定座82设置在凸台上,最后利用螺母84锁紧在凸台上。型腔内还设置甲醛传感器,甲醛传感器与电源板70电连接,温湿度传感器、甲醛传感器均设置于主板40下方,主板40下方还设置蓝牙、ZigBee无线通讯模块,其上方设置显示屏,显示屏用于显示数值等信息,同时在第一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家居环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外壳以及上盖,所述下盖与上盖均分别设置于外壳上下端,且内部形成一型腔,所述下盖底部设置进气槽,所述上盖下方与外壳连接处设置排气槽,所述型腔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主板、风扇、PM2.5粉尘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以及电源板,所述主板、风扇、PM2.5粉尘传感器以及温湿度传感器均与电源板电连接;/n所述主板固定设置于上盖下方,所述风扇以及PM2.5粉尘传感器通过固定组件设置于下盖上,所述电源板固定设置下盖上,且位于固定组件与下盖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家居环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外壳以及上盖,所述下盖与上盖均分别设置于外壳上下端,且内部形成一型腔,所述下盖底部设置进气槽,所述上盖下方与外壳连接处设置排气槽,所述型腔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主板、风扇、PM2.5粉尘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以及电源板,所述主板、风扇、PM2.5粉尘传感器以及温湿度传感器均与电源板电连接;
所述主板固定设置于上盖下方,所述风扇以及PM2.5粉尘传感器通过固定组件设置于下盖上,所述电源板固定设置下盖上,且位于固定组件与下盖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环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若干铜柱、第二固定座以及若干螺母,若干所述铜柱上端凸台,且凸台上设置外螺纹,所述铜柱下端固定于下盖上,上端穿过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设置于凸台上,且通过螺母锁紧,所述PM2.5粉尘传感器设置于第一固定座上,所述风扇设置于第二固定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环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M2.5粉尘传感器通过可拆卸结构可拆卸设置于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第一过孔,且位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广廖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通达创智厦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