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导风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73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导风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部设有入风孔,外壳的内部安装有:风机、蒸发器组件和导风结构,风机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空调室内机外部的空气通过入风孔进入蒸发器组件换热后,通过风机的进风口进入并从所述出风口出去,从出风口出去的空气通过导风结构从输出风口离开空调室内机,导风结构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构成具有腰部的出风通道,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朝相互接近的方向弯曲,出风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风口连通。通过具有腰部的出风通道,将输出风进行加速,使得输出风传输到更加远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空调技术领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导风结构的空调室内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室内机
,特别涉及一种带导风结构的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调室内机都设有输出风口,其中在输出风口的位置设有导风结构,导风结构用于将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导向。但是现有的导风结构是直接将输出风导到输出风口,但是,这种导风结构使得输出风的速度不高,传递不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结构导风结构使得输出风的速度不高,传递不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带导风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部设有入风孔,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风机、蒸发器组件和导风结构,所述风机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空调室内机外部的空气通过入风孔进入蒸发器组件换热后,通过风机的进风口进入并从所述出风口出去,从所述出风口出去的空气通过导风结构从输出风口离开空调室内机,所述导风结构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构成具有腰部的出风通道,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朝相互接近的方向弯曲,所述出风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风口连通。进一步,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最接近点的切线相交并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范围为30°-45°。进一步,所述夹角为30°。进一步,所述蒸发器组件包括:第一蒸发器模块、第二蒸发器模块和第三蒸发器模块,所述进风口与入风孔之间设有风流动通道,所述风流动通道自所述入风孔出发依次经过第一蒸发器模块、第二蒸发器模块和第三蒸发器模块并到达进风口。进一步,所述风流动通道内设有滤尘网,所述滤尘网设置在所述入风孔与所述第一蒸发器模块之间。进一步,所述风机为贯流风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具有腰部的出风通道,将输出风进行加速,使得输出风传输到更加远的距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腰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空调室内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考图1、图2和图3,一种带导风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100,外壳100的上部设有入风孔110,外壳100的内部安装有:风机120、蒸发器组件和导风结构,风机120设有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22,空调室内机外部的空气通过入风孔110进入蒸发器组件换热后,通过风机120的进风口121进入并从出风口122出去,从出风口122出去的空气通过导风结构从输出风口150离开空调室内机,所述导风结构包括第一挡板141和第二挡板142,第一挡板141和第二挡板142构成具有腰部A的出风通道,第一挡板141和第二挡板142朝相互接近的方向弯曲,所述出风通道的一端与出风口122连通,所述出风通道的另一端与输出风口150连通。当空调室内机工作时,风机120转动,空调室内机外部的空气通过入风孔110进入蒸发器组件换热后,换热的空气继续前进,从出风口122出去形成输出风。此时,由于第一挡板141和第二挡板142构成具有腰部A的出风通道,腰部A指的是一种两头宽,中间窄的结构。由于这种结构使得输出风在腰部A的窄处被挤压,这种挤压使得输出风的速度加快,从而使得输出风以较高的速度通过输出风口150离开空调室内机。使得输出风传输到更加远的距离。本公开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具有腰部A的出风通道,将输出风进行加速,使得输出风传输到更加远的距离。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一挡板141和第二挡板142最接近点的切线相交并形成夹角α,夹角α的范围为30°-45°。其中,夹角α优选为30°。通过反复实验发现,当夹角α为30°时,在风机120相同功率的情况下,输出风的风速最高。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蒸发器组件包括:第一蒸发器模块131、第二蒸发器模块132和第三蒸发器模块133,进风口121与入风孔110之间设有风流动通道,所述风流动通道自入风孔110出发依次经过第一蒸发器模块131、第二蒸发器模块132和第三蒸发器模块133并到达进风口121。外部的空气从入风孔110进入到空调室内机的内部,外部的空气在风机120的作用下进入了风流动通道,其中,外部的空气的运动轨迹如图1的箭头所示。外部的空气通过第一蒸发器模块131,进行的第一次换热。第一次换热完成后,所述外部的空气继续前进,通过第二蒸发器模块132,进行第二次换热。第二次换热完成后,所述外部的空气继续前进,通过第三蒸发器模块133,进行第三次换热。通过设置三次换热的方式,将外部的空气进行深度换热,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换热效率。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风流动通道内设有滤尘网160,滤尘网160设置在入风孔110与第一蒸发器模块131之间。通过在风通道内设置滤尘网160,可以有效的过滤掉灰尘,提高输出空气的洁净度。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风机120为贯流风机。通过采用贯流风机,使得输出风更加稳定。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导风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部设有入风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风机、蒸发器组件和导风结构,所述风机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空调室内机外部的空气通过入风孔进入蒸发器组件换热后,通过风机的进风口进入并从所述出风口出去,从所述出风口出去的空气通过导风结构从输出风口离开空调室内机,所述导风结构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构成具有腰部的出风通道,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朝相互接近的方向弯曲,所述出风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风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导风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部设有入风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风机、蒸发器组件和导风结构,所述风机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空调室内机外部的空气通过入风孔进入蒸发器组件换热后,通过风机的进风口进入并从所述出风口出去,从所述出风口出去的空气通过导风结构从输出风口离开空调室内机,所述导风结构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构成具有腰部的出风通道,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朝相互接近的方向弯曲,所述出风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风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导风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最接近点的切线相交并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范围为3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立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美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