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液装置和注液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972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2
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抽出袋状覆膜体内的气体的注液装置。注液装置(2)具有:喷嘴(9),其用于将电解液向袋状覆膜体(4)内注液;和密封机构(10),其能够按压已插入有喷嘴的袋状覆膜体而密封喷嘴。喷嘴具有外周侧喷嘴部(15)、内周侧喷嘴部(16)以及具备中空部(17b)的轴部(17)。喷嘴具有:电解液通路(19),其供电解液流通;减压通路(28),其由轴部的中空部形成,用于抽出袋状覆膜体内的气体;第1阀(24),其使成为电解液通路的出口的注液口(20)开闭自如;以及第2阀(25),其使成为减压通路的入口的吸入口(29)开闭自如。并且,在第1阀关闭注液口的状态下,轴部从内周侧喷嘴部的顶端部朝向发电要素伸长,从而第2阀使吸入口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注液装置和注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插入到袋状覆膜体的喷嘴来抽出该覆膜体内的气体的注液装置和注液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将抽真空用的喷嘴插入用于收容发电要素的袋状的层压片的开口部而进行抽真空的注液装置,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注液装置。在专利文献1的注液装置中,与注液用的喷嘴独立地设置有抽真空用的喷嘴,这些喷嘴向袋状的层压片的开口部插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644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若在该注液装置进行抽真空之际、抽真空用的喷嘴顶端位于相对远离发电要素的位置,则随着抽真空而在喷嘴顶端与发电要素之间产生层压片彼此的粘附,而有可能难以进行外包装体内的充分的抽真空。另一方面,对于在进行抽真空之际将抽真空用的喷嘴顶端深深地插入到发电要素附近的情况,在抽真空后,需要在保持利用一对密封组件按压抽真空用的喷嘴的状态下将该喷嘴在较长的距离范围内抽出,因此,袋状的层压片的密闭性有可能降低。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这样的问题而做成的,其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抽出袋状覆膜体内的气体的注液装置和注液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达成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是将电解液向用于收容发电要素的袋状覆膜体内注液的注液装置,其具有:喷嘴,其用于将电解液向所述袋状覆膜体内注液;和密封机构,其具有能够按压已插入有所述喷嘴的所述袋状覆膜体而密封所述喷嘴的弹性体。所述喷嘴具有:外周侧喷嘴部,其能够被所述密封机构密封;内周侧喷嘴部,其移动自如地收容于所述外周侧喷嘴部的内部;以及轴部,其移动自如地收容于所述内周侧喷嘴部的内部,并具备中空部。所述喷嘴具有:电解液通路,其形成于所述外周侧喷嘴部与所述内周侧喷嘴部之间,供所述电解液流通;和减压通路,其由所述轴部的所述中空部形成,用于抽出所述袋状覆膜体内的气体。所述喷嘴具有:第1阀,其配置于所述内周侧喷嘴部,使成为所述电解液通路的出口的注液口开闭自如;和第2阀,其配置于所述轴部,使成为所述减压通路的入口的吸入口开闭自如。所述内周侧喷嘴部构成为,从所述外周侧喷嘴部在向所述袋状覆膜体内插入时处于顶端侧的顶端部相对于所述发电要素伸缩移动自如。所述轴部构成为,从所述内周侧喷嘴部在向所述袋状覆膜体内插入时处于顶端侧的顶端部相对于所述发电要素伸缩移动自如。并且,在所述第1阀关闭所述注液口的状态下,所述轴部从所述内周侧喷嘴部的所述顶端部朝向所述发电要素伸长,从而所述第2阀使所述吸入口开口。达成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是借助喷嘴将电解液向用于收容发电要素的袋状覆膜体内注液的注液方法。所述喷嘴具备:外周侧喷嘴部;内周侧喷嘴部,其移动自如地收容于所述外周侧喷嘴部的内部;以及轴部,其移动自如地收容于所述内周侧喷嘴部的内部,并具备中空部。在该注液方法中,将所述外周侧喷嘴部的顶端部插入所述袋状覆膜体的开口部内,利用密封机构将所述外周侧喷嘴部与所述袋状覆膜体一起密封。接着,在关闭成为电解液通路的出口的注液口的状态下,使所述轴部从所述内周侧喷嘴部的顶端部朝向所述发电要素伸长而使成为减压通路的入口的吸入口开口,该电解液通路形成于所述外周侧喷嘴部与所述内周侧喷嘴部之间,并供所述电解液流通,该减压通路由所述轴部的所述中空部形成。接着,从所述吸入口经由所述减压通路抽出所述袋状覆膜体内的气体。接着,在关闭所述轴部的所述吸入口的状态下,使所述内周侧喷嘴部从所述外周侧喷嘴部的顶端部朝向所述发电要素伸长而使所述注液口开口。接着,将电解液从所述注液口向所述袋状覆膜体内注液。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注液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插入有喷嘴的状态的袋状覆膜体的说明图。图3A是喷嘴的沿着轴向的剖视图。图3B是放大地表示在图3A中由双点划线围成的A部的剖视图。图4是从图1的近前侧观察时的注液装置的说明图。图5是主密封机构所使用的弹性体的立体图。图6是沿着图1的线A-A截取的注液装置的剖视图。图7是副密封机构所使用的弹性体的立体图。图8A是表示袋状覆膜体的抽真空工序的说明图。图8B是表示向袋状覆膜体注液的注液工序的说明图。图8C是表示注液后的袋状覆膜体的密封工序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所附的附图,一边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存在如下情况:出于方便说明,附图中的各构件的大小、比率被夸张,而与实际的大小、比率不同。在图1中示出了用于将电解液向覆膜电池1注液的注液装置2。覆膜电池1是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矩形的发电要素3,其是层叠多个作为电极的未图示的正极和负极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未图示的分隔件而成的(参照图2);袋状覆膜体4,其将该发电要素3与电解液一起收容(参照图2);以及正极引板5和负极引板6,其分别与发电要素3连接起来(参照图2)。在此,对成为注液对象的袋状覆膜体4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袋状覆膜体4是以使正极引板5从该袋状覆膜体4的1个边4a向外部导出、且使负极引板6从该袋状覆膜体4的与边4a平行的边4b向外部导出的方式将两张矩形形状层压膜相互重叠并对3个边4a、4b、4c进行热熔接而形成的。在对3个边4a、4b、4c进行了热熔接的状态下,在上部的边4d形成有用于对电解液进行注液的开口部7。将电解液从开口部7向如此收容有发电要素3的袋状覆膜体4内注液。若进行概述,则本实施方式的注液装置2具有:喷嘴9,其将电解液向袋状覆膜体4内注液;和主密封机构10(相当于密封机构),其具有按压已插入有喷嘴9的袋状覆膜体4而密封喷嘴9的弹性体。喷嘴9具有:外周侧喷嘴部15,其能够被主密封机构10密封;内周侧喷嘴部16,其移动自如地收容于外周侧喷嘴部15的内部;以及轴部17,其移动自如地收容于内周侧喷嘴部16的内部,并具备中空部17b。喷嘴9具有:电解液通路19,其形成于外周侧喷嘴部15与内周侧喷嘴部16之间,供电解液流通;和减压通路28,其由轴部17的中空部17b形成,用于抽出袋状覆膜体4内的气体。喷嘴9具有:第1阀24,其配置于内周侧喷嘴部16,使成为电解液通路19的出口的注液口20开闭自如;和第2阀25,其配置于轴部17,使成为减压通路28的入口的吸入口29开闭自如。内周侧喷嘴部16构成为,从外周侧喷嘴部15在向袋状覆膜体4内插入时处于顶端侧的顶端部相对于发电要素3伸缩移动自如。轴部17构成为,从内周侧喷嘴部16在向袋状覆膜体4内插入时处于顶端侧的顶端部相对于发电要素3伸缩移动自如。并且,在第1阀24关闭注液口20的状态下,轴部17从内周侧喷嘴部16的顶端部朝向发电要素3伸长,从而第2阀25使吸入口29开口。另外,在第2阀25关闭吸入口29的状态下,内周侧喷嘴部16从外周侧喷嘴部15的顶端部朝向发电要素3伸长,从而第1阀24使注液口20开口。以下,详细地说明注液装置2的结构。注液装置2具备:按压治具8,其保持具有开口部7的袋状覆膜体4;喷嘴9,其用于对袋状覆膜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液装置,其是将电解液向用于收容发电要素的袋状覆膜体内注液的注液装置,其中,/n该注液装置具有:/n喷嘴,其用于将所述电解液向所述袋状覆膜体内注液;以及/n密封机构,其具有能够按压已插入有所述喷嘴的所述袋状覆膜体而密封所述喷嘴的弹性体,/n所述喷嘴具有:/n外周侧喷嘴部,其能够被所述密封机构密封;/n内周侧喷嘴部,其移动自如地收容于所述外周侧喷嘴部的内部;/n轴部,其移动自如地收容于所述内周侧喷嘴部的内部,并具备中空部;/n电解液通路,其形成于所述外周侧喷嘴部与所述内周侧喷嘴部之间,供所述电解液流通;/n减压通路,其由所述轴部的所述中空部形成,用于抽出所述袋状覆膜体内的气体;/n第1阀,其配置于所述内周侧喷嘴部,使成为所述电解液通路的出口的注液口开闭自如;以及/n第2阀,其配置于所述轴部,使成为所述减压通路的入口的吸入口开闭自如,/n所述内周侧喷嘴部构成为,从所述外周侧喷嘴部在向所述袋状覆膜体内插入时处于顶端侧的顶端部相对于所述发电要素伸缩移动自如,/n所述轴部构成为,从所述内周侧喷嘴部在向所述袋状覆膜体内插入时处于顶端侧的顶端部相对于所述发电要素伸缩移动自如,/n在所述第1阀关闭所述注液口的状态下,所述轴部从所述内周侧喷嘴部的顶端部朝向所述发电要素伸长,从而所述第2阀使所述吸入口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注液装置,其是将电解液向用于收容发电要素的袋状覆膜体内注液的注液装置,其中,
该注液装置具有:
喷嘴,其用于将所述电解液向所述袋状覆膜体内注液;以及
密封机构,其具有能够按压已插入有所述喷嘴的所述袋状覆膜体而密封所述喷嘴的弹性体,
所述喷嘴具有:
外周侧喷嘴部,其能够被所述密封机构密封;
内周侧喷嘴部,其移动自如地收容于所述外周侧喷嘴部的内部;
轴部,其移动自如地收容于所述内周侧喷嘴部的内部,并具备中空部;
电解液通路,其形成于所述外周侧喷嘴部与所述内周侧喷嘴部之间,供所述电解液流通;
减压通路,其由所述轴部的所述中空部形成,用于抽出所述袋状覆膜体内的气体;
第1阀,其配置于所述内周侧喷嘴部,使成为所述电解液通路的出口的注液口开闭自如;以及
第2阀,其配置于所述轴部,使成为所述减压通路的入口的吸入口开闭自如,
所述内周侧喷嘴部构成为,从所述外周侧喷嘴部在向所述袋状覆膜体内插入时处于顶端侧的顶端部相对于所述发电要素伸缩移动自如,
所述轴部构成为,从所述内周侧喷嘴部在向所述袋状覆膜体内插入时处于顶端侧的顶端部相对于所述发电要素伸缩移动自如,
在所述第1阀关闭所述注液口的状态下,所述轴部从所述内周侧喷嘴部的顶端部朝向所述发电要素伸长,从而所述第2阀使所述吸入口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2阀关闭所述吸入口的状态下,所述内周侧喷嘴部从所述外周侧喷嘴部的顶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田孝一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AESC日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