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意民专利>正文

预防龙卷风、热带气旋、水灾和冰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97 阅读:3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龙卷风、热带气旋、水灾和冰雹的方法,旨在使人们可以避免遭受其灾害。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通过气象台预测或人工的观测分析将要出现龙卷风、热带气旋、水灾和冰雹的灾害性气候;(2)在产生龙卷风、热带气旋、水灾和冰雹之前,于积雨云层中制作一条或多条长形的催雨带并进行人工降雨,降低积雨云层与地面空气的压差、温差和云量,使形成龙卷风、热带气旋、水灾和冰雹的自然条件消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防天气灾害的方法,特别是一种预防龙卷风、热带气旋、水灾和冰雹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地球和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受到天气灾害的威胁,其中包括龙卷风、热带气旋、水灾和冰雹的威胁。以上天灾都是因云量多而产生,因室温效应使地球越来越热,产生的云越来越多,所以发生天灾的机会也越来越多。龙卷风是一大片厚而密的云层下的高压、高温空气被云层上低压、低温空气从云层中被强力抽及和凝聚上升的一股水分密度高的气流。当抽及力强时,龙卷风会直达地面,抽及力弱时,龙卷风就悬挂在空中。因为离地面越高,空气中的水分越多,所以我们所看到的龙卷风上面直径大,下面直径小,形似一个漏斗。根据其产生的地区,龙卷风分为陆龙卷(产生于陆地上空)和水龙卷(产生于海洋或内陆水面上空)。龙卷的下部直径最小的只有几米,一般的为几百米,最大可达千米以上。上部直径则为数千米,最大可达10公里。龙卷的气压很低,水平气压梯度很大,从而造成很强的风速,一般为50-150米/秒,最大风速可达200米/秒。龙卷的移动速度是由产生它的积雨云的移动速度决定的,一般为40-50公里,最快可达90-100公里。随着龙卷风强度的增大,它可以将人、畜、房屋甚至桥梁卷走,有极大的破坏力。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的天气现象,它象在流动江河中的旋涡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的大气向前移动。越靠近热带气旋中心,气压越低,风力越大,其中心称其为风眼。根据国际分类,当热带气旋附近的最大风力小于8级时,成为热带低压,8和9级风力的称为热带风暴,10和11级风力的称为强热带风暴,最大风力达到12级的称为台风。由于热带低压的破坏力不强,习惯上所指的热带气旋只包括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和巨浪能引起山洪爆发和水灾、破坏房屋、颠覆船、损害庄稼、危及交通安全和破坏港口设施,给国民经济和人民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冰雹是从积雨云中降落下来的一种固态降水。其直径一般约为0.2-0.3毫米,大的可达6毫米。它也可以给庄稼、牲畜和人造成较大的损害。冰雹的成因是因为快速增加密而厚的云层被地面的热力挤压至数千米的空中,地面的温度因太阳被快速阻挡而急剧降低,高空的温度随着地面的温度急降而急降,使原先没有处于冰点的密云突然降至冰点而结成冰雹降落。这些冰雹下落时因受到地面热力的挤压和上升密云的阻慢,降低了其下落的速度,所以冰雹有较长的时间吸聚密云中的水分而增大。地面急降的温度越大,形成的冰雹体积越大,但其密度低,一接触硬的地面就会被撞裂而碎开。龙卷风、热带气旋和冰雹等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温热的季节或气候时,由于太阳的高温直射,使海水或陆地上的水分蒸发、上升成云,并快速地流向低压中心区而积聚,积聚的云层移动缓慢甚至停滞,它在地面热力的作用下被挤压上升数千米高而形成密而厚的积雨云层。这种云层因地面的热气流还没有遇冷成雨,它象一片厚而密的水幕一样浮在空中,在短时间内把太阳遮挡,使白天象夜间似的黑暗。这些几乎密不透风的云层把地面热而高压的空气和高空冷而低压的空气隔开,形成极大的压力差和温度差。云层下的空气温度因为突然间得不到太阳的照射所以快速下降,温度的下降使空气收缩而引起四周较暖的空气之填补,于是产生强烈的风。收缩的冷空气与暖空气混合后会膨胀上升,气流的急剧上升会形成雷电。在以上提及的气温快速下降的同一时间,云层上面的空气因为地面温度的快速下降而随之快速下降,积雨云因此遇冷形成雨点很大的雨滴,甚至达到冰点而形成冰雹。冰冷的雨滴或冰雹落到地面后,使地面和其附近的空气的温度急剧加倍地降低并收缩,产生更强大的引力使周围的空气进行补充,从而形成非常强大的气流甚至旋转气流。低处的云层因为急剧收缩和受到雨点或冰雹的刺激,这股被强力引入和受热膨胀的气流会从云层的中间径直往上冲,再加上云层上方的低压、低温空气的吸引力,将往上冲的旋转气流顺势吸上高空,形成一条可达数千米高的通道。由于该通道两端的压差和温差的巨大,因此通道就象一支强力吸管,将下层的高温、高压空气沿着吸管吸到云层上面,被快速吸上来的重空气是会旋转的,即形成了一个龙卷风。龙卷风多产生在海拔低、无高山的平原地区。因为海拔低的地区较热,云层可高达数千米高而未能遇冷成雨,而高山可把云引上高空,高山也可以防止云层与云层之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密不透风的云层。地面的高压、高温空气可沿山坡向高空升腾。于是,高山就象一个泄气通道一样减少地面与高空的压差和温差。大城市和飞机场较易产生龙卷风,因为其地势平坦及热量较大。龙卷风也可能发生在炎热的深夜,特别是盆地地区。这是因为密厚的云层会在晚上受冷而成雨,或者在晚上遇上由别处流入的较冷的云层,从而形成降雨,降雨使地面气温快速下降而引起龙卷风。陆地上的带雨的龙卷风之寿命是短暂的,一旦地面和接近地面的空气被雨水冷却,加上降雨使积雨云大大减少,地面与高空的空气压差、温差也大大减小,因此龙卷风就会消失。片刻消失的龙卷风往往被人们视为暴雨初期的狂风,但它的破坏力也是很大的。但是,在一些附近没有高山的平原地区所形成的不带雨水的龙卷风之寿命就要长得多。这样的地区处于低压中心时,大量的云从高压区快速流向该地区并积聚起来。积聚的云层没有高山的阻挡,因此在低空通行无阻地流向低压区。这些云停留积聚时,虽然密而厚,但距离地面很近,其上部还达不到形成雨滴或冰雹的温度。同时,因为这些云离地面近,使地面的高压空气和高温更难向高空泄出,所以地面与高空的压差和温差更大。当太阳的辐射热被云快速地阻挡,云层下的空气便会收缩,周围的温热强风流入补充时会互相对撞,形成快速的旋转热气流上升,并从云层中钻出一条或多条通道,即形成一个或多个龙卷风。因为它难以带来降雨,所以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热带气旋形成的初期只是一片在海上快速积聚的带雨的云,高压、高温的气流从云中钻出由下至上的通道,高速旋转上升的空气带动云层转动形成海龙卷。海龙卷受到大陆上低气压的吸引,使其在海上急速运行。所以热带气旋是一个在海洋中形成的云量大、生命力长的龙卷风。热带气旋中间的风眼就是以上所说的云层通道。它虽然带雨,但雨水不足以冷却海面,反而使海面上的空气更加潮湿。太阳直射海水所产生的大量热力和周围空气和云的积聚补给,使其能量大大增加,足以快速前进甚至登陆。但大部分的热带气旋会在运动中耗尽能量而自然消失。简而言之,龙卷风、热带气旋、冰雹和狂风暴雨的成因是,由于地面或海面的热使处于或接近于低压区中心的空气快速积聚成密而厚的云层,它把下面高压、高温的空气和上面低压、低温的空气分隔开来,云下的空气一旦快速变冷,空气快速收缩,就会形成龙卷风、热带气旋、冰雹和暴雨狂风。关键的因素是云层,云层越厚越密,可能造成的灾害会越严重。由于现代气象学和气象卫星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云层的流向、积聚点,暴雨、狂风、雷电或热带气旋的形成、移动方向和强度等都有了深入地研究和明确地认识,也能对其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报,通知灾区的居民预先作好防备措施或及早疏散。但是对于遭受灾害的严重后果却无能为力。所以人们急切地盼望能够改变目前被动预防的局面,而找到一种主动解决遭受灾害的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种预防龙卷风、热带气旋、水灾和冰雹的方法,并且可以避免人身和财产遭受其害。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就可以达到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防龙卷风、热带气旋、水灾和冰雹的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以下步骤:    (1)通过气象台或者人工的观察分析到,某低压区将有大量云层积聚或有云层从另一高压区流入已有大量云层积聚的区域;    (2)在产生龙卷风、热带气旋、水灾和冰雹之前,于积雨云层中预先制作一条或多条长形的催雨带并进行人工降雨,降低积雨云层与地面空气的压差、温差和云量,使形成龙卷风、热带气旋、强降雨和冰雹的自然条件消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龙卷风、热带气旋、水灾和冰雹的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以下步骤(1)通过气象台或者人工的观察分析到,某低压区将有大量云层积聚或有云层从另一高压区流入已有大量云层积聚的区域;(2)在产生龙卷风、热带气旋、水灾和冰雹之前,于积雨云层中预先制作一条或多条长形的催雨带并进行人工降雨,降低积雨云层与地面空气的压差、温差和云量,使形成龙卷风、热带气旋、强降雨和冰雹的自然条件消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龙卷风、热带气旋、水灾和冰雹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制作一条或多条长形的催雨带的方法是采用飞机喷洒催雨剂的方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龙卷风、热带气旋、水灾和冰雹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制作一条或多条长形的催雨带的方法是采用大炮发射催雨弹的方法。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预防龙卷风、热带气旋和冰雹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制作的一条或多条长形的催雨带位于积雨云层的中部地带。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预防龙卷风、热带气旋和冰雹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通过气象台或者人工的观察分析,预测到某低压区将有大量云层积聚或有云层从另一高压区流入已有大量云层积聚的区域是指预测到将要出现两片密而厚的云层对流,当时又处于容易发生龙卷风的地区、季节和时段;所说的制作的一条或多条长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意民
申请(专利权)人:廖意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