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式卡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554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拉伸式卡箍,包括:外部件,呈两端开口的桶状结构,外部件内具有锥形段;内部件,能够沿自身的径向方向收缩,内部件设置在外部件内,内部件能够沿外部件的轴线方向移动并与锥形段配合抵接。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工作时,通过内部件沿图中由右向左的方向移动,使内部件与锥形段抵接配合,由于锥形段的直径逐渐减小,内部件在移动过程中逐渐缩紧,从而将套置于内部件内侧的部件压紧,达到锁紧固定的目的。在解锁时只要执行上述操作的反向操作即可,解锁快捷容易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伸式卡箍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伸式卡箍。
技术介绍
油藏开采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油水井采出液及注入液进行化验分析,从而了解油藏流体性质的变化。因此,油水井取样是一种常见的工作。油水井液体出口一般为金属管。液体从金属管到取样桶之间往往需要软管进行导流,而软管与金属管接口间的固定与连接普遍采用紧固件。目前,紧固件的种类繁多,主要有德式卡箍、英式卡箍、美式卡箍等,这些卡箍通常需要借助辅助工具进行安装或解开,且操作也比较繁琐及耗时。油井取样涉及井数众多、取样频繁且工作量大。取样前需要安装紧固件,且取样结束后需要解开紧固件。频繁的安装及解开也不利于紧固件的使用寿命。因此现场工作人员迫切需要一种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安装及解开的紧固件,从而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拉伸式卡箍,以达到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伸式卡箍,包括:外部件,呈两端开口的桶状结构,外部件内具有锥形段;内部件,能够沿自身的径向方向收缩,内部件设置在外部件内,内部件能够沿外部件的轴线方向移动并与锥形段配合抵接。进一步地,内部件包括卷筒和万向轮,卷筒能够收缩,万向轮设置在卷筒的外周并能够与锥形段配合,且万向轮能够驱动卷筒收缩。进一步地,外部件的外壁上设置有手柄卡扣,内部件的外壁上设置有能够带动内部件相对外部件移动的第一手柄,第一手柄能够与手柄卡扣配合卡接。进一步地,手柄卡扣包括滑动槽和多个卡接槽,滑动槽沿外部件的轴线方向设置,多个卡接槽平行间隔设置并均与滑动槽连接。进一步地,第一手柄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内部件的外壁上,手柄卡扣也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外部件的外壁上。进一步地,外部件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手柄,第二手柄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外部件的外壁上。进一步地,拉伸式卡箍还包括加长手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均能够与加长手柄连接。进一步地,万向轮为多个,沿卷筒的周向间隔均布。进一步地,万向轮包括:钢杆,一端与卷筒连接;圈套,设置在钢杆的另一端,圈套具有容纳空间,且圈套能够相对于钢杆转动;钢珠,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并能够相对于圈套滚动。进一步地,卷筒的内表面设置有弹性橡胶保护膜,弹性橡胶保护膜的内表面为颗粒状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应用本技术实施例工作时,通过内部件沿图中由右向左的方向移动,使内部件与锥形段抵接配合,由于锥形段的直径逐渐减小,内部件在移动过程中逐渐缩紧,从而将套置于内部件内侧的部件压紧,达到锁紧固定的目的。在解锁时只要执行上述操作的反向操作即可,解锁快捷容易操作。同时,如图所示,外部件的左侧空心直径小,当软管固定不牢固时,由于摩擦力作用,软管会带动内部件一起往外部件的左侧滑动,从而使内部件直径减小,达到加固作用。本实施例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安装及解开的紧固件,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内部件的侧视图;图3为内部件的主视图;图4为万向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手柄卡扣与第一手柄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剖视图;图7为外部件第二手柄与内部件第一手柄的位置关系图;图8为图7的剖视图;图9为应用本实施例固定金属管与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内部件;2、外部件;3、加长手柄;4、卷筒;5、第一手柄;6、万向轮;7、弹性橡胶保护膜;8、钢杆;9、圈套;10、钢珠;11、手柄卡扣;12、第二手柄;13、锥形段。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拉伸式卡箍,包括外部件2和内部件1。外部件2呈两端开口的桶状结构,外部件2内具有锥形段13,如图6所示,该锥形段13沿由右至左的方向直径逐渐减小。内部件1能够沿自身的径向方向收缩,即内部件1的径向方向尺寸可调节。内部件1设置在外部件2内,内部件1能够沿外部件2的轴线方向移动并与锥形段13配合抵接。应用本技术实施例工作时,通过内部件1沿图6中由右向左的方向移动,使内部件1与锥形段13抵接配合,由于锥形段13的直径逐渐减小,内部件1在移动过程中逐渐缩紧,从而将套置于内部件1内侧的部件压紧,达到锁紧固定的目的。在解锁时只要执行上述操作的反向操作即可,解锁快捷容易操作。同时,如图6所示,外部件2的左侧空心直径小,当软管固定不牢固时,由于摩擦力作用,软管会带动内部件1一起往外部件2的左侧滑动,从而使内部件1直径减小,达到加固作用。本实施例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安装及解开的紧固件,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具体地,内部件1包括卷筒4、第一手柄5和万向轮6。卷筒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在受到外力作用下能够收缩,在撤销外力后卷筒4能够恢复原样。第一手柄5设置在卷筒4的外壁上,第一手柄5能够带动卷筒4相对外部件2移动。万向轮6设置在卷筒4的外周并能够与锥形段13配合,且万向轮6能够驱动卷筒4收缩。需要说明的是,卷筒4的内表面设置有弹性橡胶保护膜7,弹性橡胶保护膜7的内表面为颗粒状结构。弹性橡胶保护膜7可以保护待固定的软管与卷筒4接触时不被损坏,同时也可以增加软管与卷筒4接触时的摩擦力,从而有利于软管的固定。对应地,外部件2的外壁上设置有镂空的手柄卡扣11,第一手柄5的一端穿过手柄卡扣11置于外部件2外,以便于工作人员拉动第一手柄5。同时,第一手柄5能够与手柄卡扣11配合卡接。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手柄卡扣11包括滑动槽和多个卡接槽,滑动槽沿外部件2的轴线方向设置,多个卡接槽垂直于滑动槽设置,且多个卡接槽平行间隔分布并均与滑动槽连接。上述每个卡接槽均形成一个档位,上述第一手柄5能够由滑动槽移动至任意一个卡接槽内并与卡接槽卡接限位,即置于卡接槽中的第一手柄5不能够沿外部件2的轴线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一手柄5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内部件1的外壁上,手柄卡扣11也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外部件2的外壁上。外部件2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手柄12,第二手柄12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外部件2的外壁上。优选地,拉伸式卡箍还包括加长手柄3,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12均能够与加长手柄3连接。上述加长手柄3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或者插接等形式连接在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12处,以便于工作人员持握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12。本实施例中,上述锥形段13的内表面为光滑面,上述万向轮6为多个,沿卷筒4的周向间隔均布。每个万向轮6均能够与锥形段13抵接,以保证在移动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伸式卡箍,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部件(2),呈两端开口的桶状结构,外部件(2)内具有锥形段(13);/n内部件(1),能够沿自身的径向方向收缩,内部件(1)设置在外部件(2)内,内部件(1)能够沿外部件(2)的轴线方向移动并与所述锥形段(13)配合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伸式卡箍,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部件(2),呈两端开口的桶状结构,外部件(2)内具有锥形段(13);
内部件(1),能够沿自身的径向方向收缩,内部件(1)设置在外部件(2)内,内部件(1)能够沿外部件(2)的轴线方向移动并与所述锥形段(13)配合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式卡箍,其特征在于,内部件(1)包括卷筒(4)和万向轮(6),卷筒(4)能够收缩,万向轮(6)设置在卷筒(4)的外周并能够与所述锥形段(13)配合,且万向轮(6)能够驱动卷筒(4)收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伸式卡箍,其特征在于,外部件(2)的外壁上设置有手柄卡扣(11),内部件(1)的外壁上设置有能够带动内部件(1)相对外部件(2)移动的第一手柄(5),第一手柄(5)能够与手柄卡扣(11)配合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伸式卡箍,其特征在于,手柄卡扣(11)包括滑动槽和多个卡接槽,所述滑动槽沿外部件(2)的轴线方向设置,多个所述卡接槽平行间隔设置并均与所述滑动槽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伸式卡箍,其特征在于,第一手柄(5)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令彬潘婷婷石建姿祁丽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