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954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1
搬送装置1对层叠的薄板状的工件W自上侧依次吸附并提起以进行搬送,所述搬送装置1包括:吸附搬送部10,利用吸附嘴16吸附工件W来进行搬送;空气振动器20,对吸附嘴16赋予振动;以及空气喷出部30,通过对由吸附嘴16吸附的工件W的表面吹送压缩空气,使工件W挠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搬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搬送装置,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对层叠的薄板状的工件自上侧依次吸附并提起以进行搬送的搬送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一种搬送装置,其利用吸附嘴吸附面板零件等层叠的薄板状的工件,由此自上侧依次提起工件以进行搬送。在此种搬送装置中,需要将工件逐片分离来进行搬送,以便不搬送多个工件。因此,已知有在利用搬送装置进行搬送时,用以将第一片工件与第二片及第二片以后的工件可靠地分离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技术:在位于最上部的面板的上表面上所重叠的衬纸上吸附两个吸附垫,使吸附垫向衬纸的纸面内侧方向靠近而使衬纸挠曲,从而解除衬纸与最上层的面板的密接状态。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技术,即,所述技术包括:分离用保持器,将最上层的板材的至少端部提起;超声波振子,对最上层的板材的端部赋予超声波振动;以及空气喷嘴,通过超声波振动,将气体吹入最上层的板材与其正下方的板材之间所产生的间隙中。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1889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9-966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欲将所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应用于工件的搬送装置的情况下,需要在工件上吸附两个吸附垫并使所述吸附垫靠近。但是,在设置有两个吸附垫的情况下,搬送装置的装置构成变得大型化,成为装置成本增加的因素。另外,也可考虑利用吸附垫吸附工件的一个部位并利用机械臂(robotarm)等按压另一部位以使工件挠曲的构成。但是,工件中的经按压的部分有可能受损,或者内部电路有可能破损,因此难以采用所述构成。进而,根据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至空气进入最上层的工件与第二片工件之间为止需要花费时间,因此分离工件彼此需要花费时间。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如上所述的状况而成,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搬送装置,其在自薄板状的工件的层叠体中吸附工件来进行搬送时,能够以简易的构成在不损伤工件的情况下且在短时间内进行搬送。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提供以下构成的搬送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例的搬送装置是对层叠的薄板状的工件自上侧依次吸附并提起以进行搬送的搬送装置,包括:吸附搬送部,利用吸附嘴吸附所述工件来进行搬送;振动产生部,对所述吸附嘴赋予振动;以及空气喷出部,通过对由所述吸附嘴吸附的所述工件的表面吹送压缩空气,使所述工件挠曲。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搬送装置的整体正视图。图2是表示工件吸附时的搬送装置的放大正视图。图3是表示工件上升时的搬送装置的放大正视图。图4是表示吹送时的搬送装置的放大正视图。图5是表示工件搬送时的搬送装置的放大正视图。图6是表示工件的吸附部分及吹送部位的平面图。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搬送装置的放大正视图。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搬送装置中工件的吸附部分及吹送部位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搬送装置1>首先,使用图1至图6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搬送装置1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箭头表示搬送装置1的方向。本实施方式的搬送装置1用于自水平层叠的薄板状的工件W的层叠体WL中对工件W自上侧依次吸附并提起以进行搬送。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位于层叠体WL的最上部的工件W记载为“第一工件W1”,将位于第一工件W1的正下方(自上方起第二个)的工件W记载为“第二工件W2”(参照图2)。搬送装置1包括吸附搬送部10、作为振动产生部的空气振动器(airvibrator)20、以及空气喷出部30作为主要构成要素。在本实施方式的搬送装置1中,各构成要素由未图示的控制部驱动控制。以下,依序对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吸附搬送部10是用于由吸附嘴16吸附工件W来进行搬送的构成。吸附搬送部10包括搬送引导件11、搬送机构12、升降引导件13、升降机构14、吸气管15、吸附嘴16、吸气机构17、以及吸气软管18等。搬送机构12是用于将工件W向左右水平方向(图1中所示的箭头H方向)搬送的机构。搬送机构12构成为能够沿着架设于水平方向上的搬送引导件11移动。自搬送机构12向下方垂下了升降引导件13,在升降引导件13上设置有升降机构14。升降机构14构成为能够沿着升降引导件13在上下方向(图1中所示的箭头V方向)上升降。自升降机构14向下方垂下了吸气管15,在吸气管15的下端部设置有吸附嘴16。吸气管15经由吸气软管18而与吸气机构17连接。吸气机构17包括未图示的真空泵及阀,通过控制部驱动吸气机构17,经由吸气软管18及吸气管15而自吸附嘴16进行吸气。在吸附搬送部10中,通过控制部驱动搬送机构12及升降机构14,能够使吸附嘴16及被吸附嘴16吸附的工件W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移位。此外,吸附搬送部的构成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也可为其他构成。例如,也可设为以下构成:将吸附嘴16装设于具有多个关节的机械臂的前端,通过驱动机械臂来使吸附嘴16及工件W移位。如图1所示,在升降引导件13上设置有作为振动产生部的空气振动器20。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控制部驱动空气振动器20,经由吸气管15对吸附嘴16赋予振动。此外,振动产生部只要是对吸附嘴16赋予振动的构成即可,其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空气振动器。例如,作为振动产生部,也可采用振动马达、推-拉式螺线管(push-pullsolenoid)。另外,振动产生部对吸附嘴16赋予的振动并不限于持续产生的振动。例如,对振动产生部设置重锤(weighthammer)而对吸附嘴16施加重锤所产生的单发冲击的构成也视为“由振动产生部对吸附嘴16赋予振动”。如图1所示,在吸附嘴16的下方,用以收容多个工件W层叠而成的层叠体WL的收容壳体Cw载置于地面F。在本实施方式中,层叠体WL配置于其中工件W的俯视时的中央部分C(参照图6)自吸附嘴16的正下方向左方向偏移的位置。换句话说,由吸附嘴16吸附的工件W的吸附部分P1(参照图6)自工件W的中央部分C向右方侧偏移而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在工件W的右端部配置有连接端子T。如图1所示,在吸附搬送部10中的与吸气管15及吸附嘴16邻接的位置配设有空气喷出部30。空气喷出部30包括喷出嘴31、喷嘴支撑部32、喷出机构33、以及送气软管34等。喷出嘴31由一体地组装于升降机构14的喷嘴支撑部32支撑,且构成为随着升降机构14的升降而上下移位。喷出嘴31配置成当吸附嘴16吸附并提起工件W时可对工件W的表面中的左侧端部以与工件W的表面正交的角度吹送压缩空气的位置(比提起工件W的位置稍靠左侧上方的位置)及姿势(与工件W的表面正交的姿势)(参照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喷出嘴31与升降机构14一体地配置,实现了当吸附嘴16提起工件W时工件W不会与喷出嘴31接触的构成。喷出嘴31经由送气软管34而与喷出机构33连接。喷出机构33包括未图示的压缩泵及阀,通过控制部驱动喷出机构33,经由送气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搬送装置,对层叠的薄板状的工件自上侧依次吸附并提起以进行搬送,其特征在于,所述搬送装置包括:/n吸附搬送部,利用吸附嘴吸附所述工件来进行搬送;/n振动产生部,对所述吸附嘴赋予振动;以及/n空气喷出部,通过对由所述吸附嘴吸附的所述工件的表面吹送压缩空气,使所述工件挠曲。/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26 JP 2017-2493481.一种搬送装置,对层叠的薄板状的工件自上侧依次吸附并提起以进行搬送,其特征在于,所述搬送装置包括:
吸附搬送部,利用吸附嘴吸附所述工件来进行搬送;
振动产生部,对所述吸附嘴赋予振动;以及
空气喷出部,通过对由所述吸附嘴吸附的所述工件的表面吹送压缩空气,使所述工件挠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喷出部自所述工件的所述吸附嘴侧,朝向所述工件的表面以与所述表面交叉的角度吹送压缩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喷出部以与所述工件的表面正交的角度吹送压缩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吸附嘴吸附的所述工件的吸附部分自所述工件的中央部分向一端方向侧偏移而配置,
所述空气喷出部对所述工件的另一端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和也岸田阳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理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