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下油管装置及系统
本申请涉及石油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起下油管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修井作业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保持油、水井安全正常生产的重要工作。在日常修井作业时,常涉及油管的起出或者下入(即,起下油管)。在修井作业现场起下油管过程中,液压钳就位后可以对油管进行上扣或卸扣,完成上扣或卸扣工作之后液压钳回位。目前,常通过如下两种方式推拉液压钳,使液压钳就位和回位。第一种方式:将液压钳悬吊在井架上,通过人工或液压油缸水平推拉液压钳,实现液压钳的就位和回位。第二种方式:将液压钳悬吊在井口上,通过液压油缸水平推拉液压钳,实现液压钳的就位和回位。然而,上面第一种方式为人工操作,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第二种方式推拉液压钳时,由于液压油缸的动作慢,使得液压钳的就位和回位速度较慢,从而导致起下油管效率较低,且液压油缸需要占用的空间较大,很容易磕碰到井口工人。此外,安装在修井机尾部的机械手推拉油管时,只能朝背向修井机尾部的正前方推拉油管,因此不适应于小井场、丛式井组中间的油井作业,从而大大限制了该项技术的使用范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下油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下油管装置包括:液压钳模块(1)、四连杆机构(2)、第一底座(3)、油缸支撑(4)、油缸(5)、油缸活塞(6)、机械手模块(7)、支架(8)和第二底座(9);/n所述液压钳模块(1)的底端与所述四连杆机构(2)的顶端连接,所述四连杆机构(2)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底座(3)的板面连接,所述液压钳模块(1)用于对油管进行上扣和卸扣;/n所述油缸支撑(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底座(3)的侧边连接,所述油缸支撑(4)的第二端与所述油缸(5)的第一端铰接,所述油缸活塞(6)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油缸(5)内,所述油缸活塞(6)的第二端与所述四连杆机构(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下油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下油管装置包括:液压钳模块(1)、四连杆机构(2)、第一底座(3)、油缸支撑(4)、油缸(5)、油缸活塞(6)、机械手模块(7)、支架(8)和第二底座(9);
所述液压钳模块(1)的底端与所述四连杆机构(2)的顶端连接,所述四连杆机构(2)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底座(3)的板面连接,所述液压钳模块(1)用于对油管进行上扣和卸扣;
所述油缸支撑(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底座(3)的侧边连接,所述油缸支撑(4)的第二端与所述油缸(5)的第一端铰接,所述油缸活塞(6)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油缸(5)内,所述油缸活塞(6)的第二端与所述四连杆机构(2)铰接,所述油缸活塞(6)用于驱动所述四连杆机构(2)摆动,所述四连杆机构(2)用于驱动所述液压钳模块(1)就位和回位;
所述机械手模块(7)的底端与所述支架(8)的顶端连接,所述支架(8)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底座(9)的板面连接,所述机械手模块(7)用于推拉油管和转运吊卡,所述第一底座(3)与所述第二底座(9)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下油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钳模块(1)包括:承载横梁(101)、第一支腿(102)、第二支腿(103)、吊绳(104)、液压钳(105)、第一定滑轮(106)、第二定滑轮(107)、悬吊桶(108)、连接杆(109)和固定板(110);
所述承载横梁(10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腿(102)的顶端和所述第二支腿(103)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支腿(102)的底端和所述第二支腿(103)的底端均与所述四连杆机构(2)的顶端连接;
所述悬吊桶(108)、所述连接杆(109)和所述固定板(110)均位于所述液压钳(105)的一侧,所述固定板(110)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板体(1101)和第二板体(1102),所述吊绳(104)绕在所述第一定滑轮(106)和所述第二定滑轮(107)上,所述吊绳(104)的第一端与所述液压钳(105)连接,所述吊绳(104)的第二端与所述悬吊桶(10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悬吊桶(108)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杆(10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109)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板体(1101),所述第二板体(1102)与所述四连杆机构(2)的顶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下油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连杆机构(2)包括:第一立柱(201)、第二立柱(202)、第一横梁(203)、第二横梁(204)、连接板(205)、第三立柱(206)、第四立柱(207)、第三横梁(208)、第四横梁(209)和第五横梁(210);
所述第一立柱(201)的顶端和所述第二立柱(202)的顶端均与所述第一横梁(203)连接,所述第一立柱(201)的底端和所述第二立柱(202)的底端均与所述第二横梁(204)连接,所述第一横梁(20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205)的板面铰接,所述第二横梁(20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底座(3)的板面铰接,所述第一立柱(201)、所述第二立柱(202)、所述第一横梁(203)和所述第二横梁(204)围成固定的方形结构;
所述第三立柱(206)的顶端和所述第四立柱(207)的顶端均与所述第三横梁(208)连接,所述第三立柱(206)的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玉广,张萌,马刚,王铁锋,孙连会,黄树,李世杰,张旭,刘湃,高乃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