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旋式致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18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7
一种直旋式致动器,包括基座。第一线性马达设置于基座上,包括固定的第一线圈组及可动的第一磁石背板。第二线性马达设置于基座上,包括固定的第二线圈组及可动的第二磁石背板。第一线性轨道固定于基座上。滚珠螺杆包括螺杆及螺帽,螺杆连接第一磁石背板并耦合于第一线性轨道,螺帽连接第二磁石背板并耦合于第一线性轨道。第一线圈组及第二线圈组共同固定于基座的一第一侧。当螺杆及螺帽由第一、第二线性马达驱动而沿着第一线性轨道以同步方式移动时,致动器提供直线运动输出。当螺帽由第二线性马达驱动而沿着第一线性轨道以相对于螺杆为异步方式移动时,致动器提供旋转运动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旋式致动器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07月15日、申请号为201610559688.6、专利技术名称为“直旋式致动器”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直旋式致动器;特别有关于一种使用两组线性马达及一滚珠螺杆而可提供直线及旋转运动输出的直旋式致动器。
技术介绍
使用线性马达作为致动器,无须额外的转换机构就可提供直线运动输出,但是在许多应用场合如物品取放或检测定位等制程中,仅是直线运动并不够,尚须搭配旋转运动才能满足需求。现行可提供直线及旋转运动输出的直旋式致动器,多数以线性马达负责直线运动,再额外搭载伺服旋转马达以负责旋转运动。然而,线性马达与伺服旋转马达的机构差异甚大,故需要很多额外的机构转换零件,方能将两者整合。除此之外,伺服旋转马达搭载于线性马达的移动部上,因此伺服旋转马达的动力电缆及编码器电缆必须随之移动,从而可能产生可靠度方面的疑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旋式致动器,主要使用两组线性马达及一滚珠螺杆而可提供直线及旋转运动输出。因不须额外搭载伺服旋转马达,故可改善前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旋式致动器,包括:一基座;一第一线性马达,设置于基座上,包括一固定的第一线圈组及一可动的第一磁石背板;一第二线性马达,设置于基座上,包括一固定的第二线圈组及一可动的第二磁石背板;一第一线性轨道,固定于基座上,其中第一线性马达、第二线性马达及第一线性轨道以相互平行的方式设置;以及一滚珠螺杆,包括相互螺合的一螺杆及一螺帽,螺杆连接第一磁石背板并耦合于第一线性轨道,螺帽连接第二磁石背板并耦合于第一线性轨道;当螺杆及螺帽由第一、第二线性马达驱动而沿着第一线性轨道以同步方式移动时,直旋式致动器提供直线运动输出,而当螺帽由第二线性马达驱动而沿着第一线性轨道以相对于螺杆为异步方式移动时,直旋式致动器提供旋转运动输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前述基座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前述第一线圈组及第二线圈组分别固定于第一侧及第二侧,前述第一磁石背板设置于第一侧并可相对于第一线圈组移动,前述第二磁石背板设置于第二侧并可相对于第二线圈组移动,且基座更具有介于第一侧及第二侧之间的一第三侧,前述第一线性轨道固定于该第三侧。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前述直旋式致动器更包括一第一线性滑块及一第二线性滑块,前述螺杆及第一磁石背板通过第一线性滑块耦合于前述第一线性轨道,前述螺帽及第二磁石背板通过第二线性滑块耦合于第一线性轨道。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前述直旋式致动器更包括一第二线性轨道、一第三线性轨道、一第三线性滑块及一第四线性滑块,第二线性轨道及第三线性轨道分别固定于前述基座的第一侧及第二侧,且前述第一磁石背板通过第三线性滑块耦合于第二线性轨道,前述第二磁石背板通过第四线性滑块耦合于该第三线性轨道。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前述直旋式致动器更包括一第四线性轨道、一第五线性滑块及一第六线性滑块,第四线性轨道固定于前述基座的一第四侧,该第四侧介于前述基座的第一侧及第二侧之间并相对于前述基座的第三侧,且前述第一磁石背板通过第五线性滑块耦合于第四线性轨道,前述第二磁石背板通过第六线性滑块耦合于第四线性轨道。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前述第一线圈组及第二线圈组共同固定于前述基座的一第一侧,前述第一磁石背板设置于基座的第一侧并可相对于前述第一线圈组移动,前述第二磁石背板设置于基座的第一侧并可相对于前述第二线圈组移动,且前述第一线性轨道固定于基座的第一侧并介于第一线圈组及第二线圈组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前述直旋式致动器更包括一第一线性滑块及一第二线性滑块,前述螺杆及第一磁石背板通过第一线性滑块耦合于前述第一线性轨道,前述螺帽及第二磁石背板通过第二线性滑块耦合于第一线性轨道。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前述直旋式致动器更包括一第二线性轨道、一第三线性轨道、一第三线性滑块及一第四线性滑块,第二线性轨道固定于前述基座的第一侧并位于前述第一线圈组与前述第一线性轨道相对的一侧,第三线性轨道固定于前述基座的第一侧并位于前述第二线圈组与第一线性轨道相对的一侧,且前述第一磁石背板通过第三线性滑块耦合于第二线性轨道,前述第二磁石背板通过第四线性滑块耦合于第三线性轨道。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旋式致动器,包括:一第一基座及一第二基座,以相互平行的方式设置;一第一线性马达,设置于第一基座邻近于第二基座的一第一侧,包括一固定的第一线圈组及一可动的第一磁石背板;一第二线性马达,设置于第二基座邻近于第一基座的一第二侧,包括一固定的第二线圈组及一可动的第二磁石背板;一第一线性轨道,固定于第一基座的第一侧;一第二线性轨道,固定于第二基座的第二侧,其中第一线性马达、第二线性马达、第一线性轨道及第二线性轨道以相互平行的方式设置;以及一滚珠螺杆,设置于第一线性马达及第二线性马达之间,包括相互螺合的一螺杆及一螺帽,螺杆连接第一磁石背板并耦合于第一线性轨道,螺帽连接第二磁石背板并耦合于第二线性轨道;当螺杆及螺帽由第一、第二线性马达驱动而分别沿着第一、第二线性轨道以同步方式移动时,直旋式致动器提供直线运动输出,而当螺帽由第二线性马达驱动而沿着第二线性轨道以相对于螺杆为异步方式移动时,直旋式致动器提供旋转运动输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前述第一线圈组固定于前述第一基座的第一侧,前述第一磁石背板设置于第一基座的第一侧并可相对于第一线圈组移动,前述第二线圈组固定于前述第二基座的第二侧,前述第二磁石背板设置于第二基座的第二侧并可相对于第二线圈组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前述直旋式致动器更包括一第一线性滑块及一第二线性滑块,前述螺杆及第一磁石背板通过第一线性滑块耦合于前述第一线性轨道,前述螺帽及第二磁石背板通过第二线性滑块耦合于前述第二线性轨道。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前述直旋式致动器更包括一第三线性轨道、一第四线性轨道、一第三线性滑块及一第四线性滑块,第三线性轨道及第四线性轨道分别固定于前述第一基座的第一侧及前述第二基座的第二侧并相互平行,且第三线性轨道位于前述第一线圈组与前述第一线性轨道相对的一侧,前述第四线性轨道位于前述第二线圈组与前述第二线性轨道相对的一侧,且前述第一磁石背板通过第三线性滑块耦合于第三线性轨道,前述第二磁石背板通过第四线性滑块耦合于第四线性轨道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旋式致动器,包括:一基座,具有一第一侧;一第一线性马达,设置于基座的第一侧,包括一固定的第一线圈组及一可动的第一磁石背板,该第一磁石背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且第一磁石背板的第一侧面向基座的第一侧;一第二线性马达,设置于第一磁石背板的第二侧,包括一固定的第二线圈组及一可动的第二磁石背板;一第一线性轨道,固定于基座的第一侧;一第二线性轨道,固定于第一磁石背板之第二侧,其中第一线性马达、第二线性马达、第一线性轨道及第二线性轨道以相互平行的方式设置;以及一滚珠螺杆,设置于第一磁石背板的第二侧,包括相互螺合的一螺杆及一螺帽,螺杆连接第一磁石背板且第一磁石背板耦合于第一线性轨道,螺帽连接第二磁石背板并耦合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旋式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基座;/n一第一线性马达,设置于该基座上,包括一固定的第一线圈组及一可动的第一磁石背板;/n一第二线性马达,设置于该基座上,包括一固定的第二线圈组及一可动的第二磁石背板;/n一第一线性轨道,固定于该基座上,其中该第一线性马达、该第二线性马达及该第一线性轨道以相互平行的方式设置;以及/n一滚珠螺杆,包括相互螺合的一螺杆及一螺帽,该螺杆连接该第一磁石背板并耦合于该第一线性轨道,该螺帽连接该第二磁石背板并耦合于该第一线性轨道;/n其中,该第一线圈组及该第二线圈组共同固定于该基座的一第一侧,该第一磁石背板设置于该基座的第一侧并可相对于该第一线圈组移动,该第二磁石背板设置于该基座的第一侧并可相对于该第二线圈组移动,且该第一线性轨道固定于该基座的第一侧并介于该第一线圈组及该第二线圈组之间;/n当该螺杆及该螺帽由该第一、第二线性马达驱动而沿着该第一线性轨道以同步方式移动时,该直旋式致动器提供直线运动输出,而当该螺帽由该第二线性马达驱动而沿着该第一线性轨道以相对于该螺杆为异步方式移动时,该直旋式致动器提供旋转运动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旋式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
一第一线性马达,设置于该基座上,包括一固定的第一线圈组及一可动的第一磁石背板;
一第二线性马达,设置于该基座上,包括一固定的第二线圈组及一可动的第二磁石背板;
一第一线性轨道,固定于该基座上,其中该第一线性马达、该第二线性马达及该第一线性轨道以相互平行的方式设置;以及
一滚珠螺杆,包括相互螺合的一螺杆及一螺帽,该螺杆连接该第一磁石背板并耦合于该第一线性轨道,该螺帽连接该第二磁石背板并耦合于该第一线性轨道;
其中,该第一线圈组及该第二线圈组共同固定于该基座的一第一侧,该第一磁石背板设置于该基座的第一侧并可相对于该第一线圈组移动,该第二磁石背板设置于该基座的第一侧并可相对于该第二线圈组移动,且该第一线性轨道固定于该基座的第一侧并介于该第一线圈组及该第二线圈组之间;
当该螺杆及该螺帽由该第一、第二线性马达驱动而沿着该第一线性轨道以同步方式移动时,该直旋式致动器提供直线运动输出,而当该螺帽由该第二线性马达驱动而沿着该第一线性轨道以相对于该螺杆为异步方式移动时,该直旋式致动器提供旋转运动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旋式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第一线性滑块及一第二线性滑块,该螺杆及该第一磁石背板通过该第一线性滑块耦合于该第一线性轨道,该螺帽及该第二磁石背板通过该第二线性滑块耦合于该第一线性轨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旋式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第二线性轨道、一第三线性轨道、一第三线性滑块及一第四线性滑块,该第二线性轨道固定于该基座的该第一侧并位于该第一线圈组与该第一线性轨道相对的一侧,该第三线性轨道固定于该基座的该第一侧并位于该第二线圈组与该第一线性轨道相对的一侧,且该第一磁石背板通过该第三线性滑块耦合于该第二线性轨道,该第二磁石背板通过该第四线性滑块耦合于该第三线性轨道。


4.一种直旋式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基座及一第二基座,以相互平行的方式设置;
一第一线性马达,设置于该第一基座的邻近于该第二基座的一第一侧,包括一固定的第一线圈组及一可动的第一磁石背板;
一第二线性马达,设置于该第二基座的邻近于该第一基座的一第二侧,包括一固定的第二线圈组及一可动的第二磁石背板;
一第一线性轨道,固定于该第一基座的该第一侧;
一第二线性轨道,固定于该第二基座的该第二侧,其中该第一线性马达、该第二线性马达、该第一线性轨道及该第二线性轨道以相互平行的方式设置;以及
一滚珠螺杆,设置于该第一线性马达及该第二线性马达之间,包括相互螺合的一螺杆及一螺帽,该螺杆连接该第一磁石背板并耦合于该第一线性轨道,该螺帽连接该第二磁石背板并耦合于该第二线性轨道;
当该螺杆及该螺帽由该第一、第二线性马达驱动而分别沿着该第一、第二线性轨道以同步方式移动时,该直旋式致动器提供直线运动输出,而当该螺帽由该第二线性马达驱动而沿着该第二线性轨道以相对于该螺杆为异步方式移动时,该直旋式致动器提供旋转运动输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旋式致动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线圈组固定于该第一基座的该第一侧,该第一磁石背板设置于该第一基座的该第一侧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鐘啓闻陈柏孜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