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管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137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7
一种保护管连接结构,包括:保护管,电线插入穿过该保护管,并且该保护管具有交替的大直径部和小直径部;以及覆盖部件,保护管的端部固定至该覆盖部件,从端部引出的电线布置在主体部的内部。电线支撑部设置于覆盖部件的垂直下方的底板部,使得从保护管的端部引出的电线首先放置于电线支撑部并且电线支撑部位于最末端侧的小直径部的内表面的垂直上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护管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护管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大量电线布置在车辆中。一些电线由保护器或者保护管覆盖,以防止被施加物理力,特别是从外部被施加物理力(见专利文献1)。作为保护管,经常使用由硬树脂制成的并且形成为波节状的波纹管,该波节状中大直径部和小直径部交替地连接。在这种类型电线的布线结构中,如图6A所示,电线505穿过保护器501和线束管(波纹管)503。线束管503的端部507松散地插入到保护器中。系带509将保护器501与电线505固定。在电线505的布线结构中,用作朝着盖体511升高的限制突起的肋517设置于主体部513的面对盖体511的底壁515。肋517(抵接突起)抵接线束管503的端部507的末端,以限制线束管503的端部507进入保护器501的内部。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A-2006-60934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即使电线505由线束管503或者保护器501覆盖以受到保护,也会传递由行进期间的车辆振动等导致的外力。特别地,当其中插入了电线505的线束管503切割为预定长度并使用时,切割缘519可以形成于端部507的末端处。当线束管503在垂直于中央轴的方向上被切割时,切割缘519在切割方向的起始端侧径向向内突出,并且在末端侧径向向外突出。由于线束管503由硬树脂制成,所以切割缘519可能是锋利的。特别地,当在保护器中通过系带将电线505固定(约束)时,保护器501的振动传递至电线505,并且径向向内突出的切割缘519可能导致对电线505的绝缘被覆521的损坏。绝缘被覆521也可能由于电线505和肋517之间的接触而损坏。已经鉴于上述情形做出本专利技术,并且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管连接结构,其能够减少由于车辆振动等引起的对电线的损坏。通过下列构造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1)一种保护管连接结构,包括:保护管,电线穿过该保护管插入,并且该保护管具有交替的大直径部和小直径部;以及覆盖部件,保护管的端部固定至该覆盖部件,从所述端部引出的电线布置在主体部的内部。电线支撑部设置在覆盖部件的垂直下方的底板部上,使得从保护管的端部引出的电线首先放置于电线支撑部,并且电线支撑部位于最末端侧的小直径部的内表面的垂直上方。根据具有(1)的构造的保护管连接结构,电线支撑部设置于覆盖部件的主体部的底板部。底板部位于主体部的垂直下方。例如,接合肋在底板部上在垂直方向上向上突出。接合肋的上端进入小直径部并且与小直径部的外周接合,该小直径部形成为保护管的相邻大直径部之间的谷状。固定至覆盖部件的主体部的保护管的端部由于接合肋而从底板部稍微浮起。因此,从保护管的端部引出的电线从底板部浮起预定的距离。底板部设置有在电线的引出方向上与保护管的端部隔开的电线支撑部。由此,从保护管的端部引出的电线首先放置于电线支撑部。电线支撑部位于保护管的最末端侧的小直径部的内表面的垂直上方,并且因此设置于主体部的底板部。即,从保护管的端部引出的电线弯曲并且朝着电线支撑部向上倾斜。由于该倾斜,电线在保护管的端部处布置在与小直径部的内表面隔开的悬浮位置处。结果,即使当切割缘从小直径部的下缘垂直向上地升高时,也避免切割缘与电线的干涉或者缓解其咬入。(2)根据(1)所述的保护管连接结构,其中,抵接突起设置在所述覆盖部件的底板部上,所述抵接突起从所述底板部垂直地向上突出,并且所述抵接突起的上端布置与小直径部的内表面的垂直下方。根据具有(2)的构造的保护管连接结构,从底板部垂直地向上突出的抵接突起设置在保护管的端部与电线支撑部之间。抵接突起的上端布置于小直径部的内表面的垂直下方。因此,从保护管的端部引出的电线不接触抵接突起的上端。由此,电线从保护管的端部引出并且首先放置于电线支撑部。抵接突起抵接保护管的端部以限制保护管的端部进一步进入覆盖部件的内部。抵接突起比小直径部的内表面低,并且从保护管的端部引出的电线放置于电线支撑部。因此,抵接突起不与电线干涉。由此,抵接突起能够可靠地限制保护管进入覆盖部件的内部。(3)根据(1)或(2)所述的保护管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电线支撑部包括沿着所述底板部设置的平坦的放置表面。根据具有(3)的构造的保护管连接结构,电线支撑部包括沿着底板部的平坦的放置表面。由于放置表面形成为平坦的,所以在电线接触放置表面时绝缘被覆不太会被损坏。即,电线从放置表面接收的每单位面积的按压力比在肋的末端是尖的这样的情形下接收的按压力小。由此,在电线的绝缘被覆上不太会发生塑性变形或者损坏。(4)根据(3)所述的保护管连接结构,其中,所述放置表面与朝着所述端部向下倾斜的倾斜表面连续地设置。根据具有(4)的构造的保护管连接结构,倾斜表面连续地设置在电线支撑部的放置表面与保护管的端部之间,以从放置表面朝着端部向下倾斜。即,倾斜表面从端部朝着电线支撑部的放置表面向上倾斜。由此,从保护管的端部引出的电线接触钝角的转角部,该转角部通过放置表面与倾斜表面相交而形成。结果,相比于电线与直角或者锐角的转角部接触的情形,电线的绝缘被覆不太会变形或者损坏。(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管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电线支撑部包括一对带插入孔,该一对带插入孔使沿着放置的电线外周缠绕的系带的两侧连通。根据具有(5)的构造的保护管连接结构,电线支撑部在其上放置了电线的放置表面上包括一对带插入孔。沿着电线的外周缠绕的系带的两侧通过一对带插入孔而连通。即,电线支撑部用作系带固定部,其中电线通过系带而固定至放置表面。如上所述,保护管通过接合肋而固定至覆盖部件。从保护管的端部引出的电线通过系带而固定至电线支撑部的放置表面。因此,在覆盖部件的主体部的内部限制电线相对于底板部的相对移动。由此,电线不太会摩擦电线支撑部,并且防止绝缘被覆由于滑动接触而损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护管连接结构,能够减少由于车辆振动等引起的对电线的损坏。以上已经简短地描述了本专利技术。通过参考附图而阅读下文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下文,称为“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细节将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保护管连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覆盖部件的主体部的部分剖视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保护管连接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4是沿图3中线IV-IV截取的截面图。图5是图4的部分A的放大图。图6A是示出现有技术中的保护管连接结构的截面图,并且图6B是图6A的部分B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保护管连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保护管连接结构包括作为主要构件的以下构件:电线11、用作保护管的波纹管19、用作覆盖部件的保护器27的主体部13以及设置在主体部13中的电线支撑部15。电线11是通过用由绝缘树脂制成的绝缘被覆17覆盖内部芯线16而形成的绝缘电线。可以有一个电线11或者多个电线11。多个电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护管连接结构,包括:/n保护管,电线插入穿过该保护管,并且该保护管具有交替的大直径部和小直径部;以及/n覆盖部件,所述保护管的端部固定于该覆盖部件,从所述端部引出的所述电线布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内部,/n其中,电线支撑部设置在所述覆盖部件的垂直下方的底板部上,使得从所述保护管的所述端部引出的电线首先放置于所述电线支撑部,并且所述电线支撑部位于最末端侧的所述小直径部的内表面的垂直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31 JP 2019-0158301.一种保护管连接结构,包括:
保护管,电线插入穿过该保护管,并且该保护管具有交替的大直径部和小直径部;以及
覆盖部件,所述保护管的端部固定于该覆盖部件,从所述端部引出的所述电线布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内部,
其中,电线支撑部设置在所述覆盖部件的垂直下方的底板部上,使得从所述保护管的所述端部引出的电线首先放置于所述电线支撑部,并且所述电线支撑部位于最末端侧的所述小直径部的内表面的垂直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管连接结构,
其中,抵接突起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内聪徳松冈干也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